广州话字典有哪些(广州话那些古汉语)(1)

黐 黐古时是指木胶,用苦木皮捣取胶液制成,用途就等于现在的胶水。黐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黏也。形容人神经失常就会讲黐线,这个词来源于电线短路,因为短路时两根电线粘在一起,所以脑子短路就叫黐线。要留意黐广州话读音与痴(ci1)一样,因此黐线就要用黐而不是白痴的痴。

攰 攰读音gui6,极度疲惫也。这个字造得可谓够传神,体力透支,一睇就明白它的意思。《三国志·蒋济传》:“弊攰之民,傥有水旱,百万之众,不为国用。”攰字出现在不少古籍上,从古代用到现在,不算生僻,但翻开如今大家常用的字典,甚至都无收录,只能说认真无语!

晏 晏读作ann3,意思是晚、迟。陆游诗《杂感》:“耋老却如童稚日,早眠晏起食无时。”巴金的《家》亦有写到:“你们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晏?”

啖 啖本意係食,苏轼箇首《食荔枝》的诗句,估计大家都会。“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在广州话中啖多作量词,譬如说饮啖茶、食啖饭。讲翻苏东坡首诗,日啖荔枝三百颗,有人话来源于坊间俗语一啖荔枝三把火,本来形容荔枝食得多易上火。我就觉得苏轼的诗句会更早,当然是用了夸张手法,一日食三百个是不可能的。大家认为呢?

悭 悭读作haan1,悭本意是吝啬,另外有节约、减省的意思。譬如悭电意思即省电。让人不要多说话就会讲悭翻啖气暖肚。宋·严仁有词:“桐舒碧叶悭三寸,柳引金丝可一寻。” 郭沫若在《搜苗的检阅》亦有写到:“的确,我自己很抱歉,我和茅盾先生虽然相识,和我们鲁迅先生竟缘悭一面。”

语文课布置作文的作业,我都好烦恼如何写好一篇文章。而老师都会建议多读读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现在看来,好多字、词都被当做方言,写了会减分,不能写进文章,但作家们都用了呀!大家认为考试时候,我们能不能用这些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