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马识途)(1)

河北省迁安市,原名安喜县。《金史·地理志》记载,“迁安县本汉令支县故城,辽以所俘安喜县民置,因名安喜,大定七年更今名。”金世宗年号为大定,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将安喜县更名为迁安县。

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马识途)(2)

老马识途这一成语事,就发生在河北省迁安市的龙(泉)山脚下滦河岸边。滦河总体是由西北流向东南,但在迁安南部却转了个弯,即由西向东而流,在转弯处的右岸有几处山谷,由谷口而进谷内沿谷而行,随山势渐升,蜿蜒崎岖,沟壑多支叉,俗称为“迷谷”。

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马识途)(3)

公元664年,齐桓公应燕庄公之邀,率师北上,举行了救燕伐山戎之役。在打败无终、令支两国之后,继而伐孤竹。孤竹城山戎首领答里呵,设计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城计”,城中兵民都逃往山中瘾藏,从而引诱齐军中计,误入迷谷。当时地形地貌与现在不同,迷谷附近尽是沙石之地,草木不生,人称旱海。是时又遇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四处茫然,咫尺不见。

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马识途)(4)

齐桓公大惊“似此绝境,如何得出?”管仲献计曰:“臣闻老马识途,可使老马数头,观其所往而随之,宜可得路也。”桓公依其言择老马数匹纵之先行,弯弯曲曲随出谷口。齐桓公率军随老马走出旱海,复攻打孤竹城,消灭了孤竹城山戎守敌。这就是“老马识途”典故的始末。

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马识途)(5)

现在,虽山川,沟谷、原野、滩涂已变,但周围许多古迹尚存。在迷谷东北三里许,有一个村庄叫“迷谷村”,该村之东北五里许有孤竹城遗址,附近龙山山腰处尚存齐桓公浮雕像,在滦河流域的三座山上,分别埋葬着孤竹国长、次、少君。

老马识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老马识途)(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