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总是有好处的,说到格竹,大家一定会想到明朝大思想家王守仁,年轻的他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学说,曾格了七日七夜的竹子,希望格出圣人之理,结果不仅没能达成心愿,却落下了病根。

关于王守仁的总结(王守仁看了竹子七天七夜)(1)

那何为格物呢,意思就是探究万物规律。格,“规律”之意。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王守仁一生从公元1472年到1529年,开创了阳明心学,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格物思想。

最近看的一本书《这才是心理学》中,有这样一段话:“纯粹,单一的实证主义还不够。观察法很好,而且很有必要,但对自然世界单纯的,非结构化的观察并不能产生科学知识。”

在我看来,这正是对格物理论所存在问题的最好解释,正如王守仁看了竹子七天七夜,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

从阳明心学我们不难看出,当时的我们不是没有启蒙,只是我们没有越过这道坎,也正因为如此,中华五千年开始被超越,我们没有系统化的,深入的透析事务的本质和规律,导致我们和西方产生的差距越来越大。科技带来了工业革命,将我们彻底的甩在了身后。

本书还有一个概念叫证伪,书中提到了现实中的常识和世俗智慧存在一个问题,即它们之中有不少自相矛盾的,因此也是不可证伪的。比如我们都听过“三思而后行”,但也有人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有“行走江湖,安全第一”,可也有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就是说,这是典型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究竟该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或许我们只知道三思后行,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了,若我们知道了三思后行,还知道机不可失,那还真的会变得犹豫和纠结起来。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观点,比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作为过来人的我们,该如何理解呢,不听老人言,被冠以不孝子孙,听了老人言,明知不对,却还要将就,若真的遇到大是大非,又当如何呢?

王守仁老先生,也许也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或许都被苹果一样的东西砸过,有的人捡起来吃了,有的人骂骂咧咧,有的人却发现了物理定理,人生,懂得换一个思维,才算明白了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