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起床这么早,他想,“会使人变傻的。人是需要睡觉的。”

——卡夫卡《变形记》

《变形记》写于1912年,是奥地利德语小说家弗兰茨·卡夫卡最为出色的中篇小说。卡夫卡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他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有《审判》《变形记》《城堡》等。《变形记》代表了卡夫卡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1)

《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莎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每天为了一家的生计辛苦奔波,唯恐失去自己的工作。然而一天早晨他发现自己居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开始,母亲和妹妹还对于发生在他身上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十分同情。

但久而久之,家人对他的同情渐渐变为了恐慌、厌恶甚至是憎恨,盼着他能够早日死去。终于,在一天夜里,格里高尔怀着对家人的温柔和爱意,孤独地离开了人世。格里高尔死后,家人如释重负,都为此而感到庆幸,于是他们出外郊游,准备开始新的生活。《变形记》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在《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2)

如此荒诞离奇的情节,如此冷漠的人际关系。卡夫卡究竟想表达什么,为何又要通过“变形”这一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来表达呢?

《变形记》对“变形”的真正指向,绝不是人变成虫的意象,而是在格里变形之后给这个家庭每个人带来的生活上思想上的变形。再深入点说,是对这些人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价值观、存在主义的变化扭曲的透视。

《变形记》有趣的正是在于,从表面上看,变形的当然是从人变为虫的格里高尔,然而格里高尔的精神世界,他的责任感,对家人的尊敬,特别是对妹妹的爱,是由始至终都坚毅不变的。反而是家庭的另外三个成员在整个过程中经历着起伏的“思想变形”。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3)

卡夫卡《变形记》这部看似内容荒诞的作品,讲述了并不荒诞的心理情绪。卡夫卡运用他所一贯擅长的叙事手法,充满精神分析意味的意象及探究主观世界的复合主题意义。

拼命工作后的异化变形,揭示努力工作无意义。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一个旅行推销员,为了给家里还债、使家人过上好生活,他拼命工作,忍受着身心的折磨。虽然最终全家搬进了宽敞舒适的大房子 ;然而,他却完全丧失了自我,他没有朋友,没有爱情,没有娱乐,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没有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由。最后,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壳虫。

格里高尔拼命工作,结果变为甲壳虫,这消解了他拼命工作的意义。或许有人说他的努力工作虽然毁了自己,却成就了家人。果真如此吗?小说中是这样写的 :“虽然后来格里高尔挣的钱已经够维持一家的生活,事实上家庭也的确是他在负担。但大家都习惯了。”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4)

格里高尔的家人并没有感恩他的付出,而是习惯了他的付出,理所当然地享受他的付出,这显然是对他“奉献”精神的消解。并且在他变成虫不能工作后,家人们都行动起来,找到了工作,支撑起家庭,这进一步消解了他拼命工作的意义,他的拼命工作意义何在呢?

格里高尔付出的价值在哪里呢?除了让自己变成甲虫外,也让家人变成了坐享其成的懒虫。这里也体现出现代主义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消解,工作与付出的不对等、不匹配、甚至无意义是卡夫卡所要表达的第一层荒诞。

脱离人性去追寻人的自由的无果,揭示逃离与追求的无意义。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的心情是矛盾的:变形后的格里高尔得到了他向往已久的自由,实现了他辞职的心愿。然而,这一切是以人性的丧失为代价的。丑陋而肮脏的甲壳虫外形,吃腐烂的食物,说虫语,等等,这一切都不被家人所接受。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5)

在丧失了人性后,格里高尔的自由与个性便显得毫无意义,因为这不是人的自由,而是虫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很快被打破 :房间被清空,身体被伤害。这使得具有人的思维与情感的格里高尔在变虫之后,不但没有获得更多的快乐,反而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无法回归人的世界,无法与家人沟通交流。这又使他反过来向往人的世界。他脱离人性去追求人的自由的悖谬。逃离与追求的不对等、不匹配是卡夫卡所要讲述的第二层荒诞。

异化后回归人性的失败,揭示反抗的无意义。本以为变形后,他就可以逃离工作与责任,就可以获得个人自由、主宰自己生活 ;然而,他却陷入了更深的孤独与焦虑,他无法让家人理解他,了解他的思想与情感。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6)

格里高尔三次爬进客厅,力图跟家人沟通:第一次开门,企图解释自己的变形,结果吓坏了父母,被父亲推进卧室,腿被门夹伤,流着血;第二次爬进客厅,力图向母亲解释,结果被父亲用苹果轰炸,受了致命伤害;第三次爬进客厅,企图向妹妹表白他的欣赏与爱,结果带着被家人抛弃的绝望,爬回卧室,孤独死去。

一次次回归人的努力与挣扎,都以失败而告终,显示出异化后回归的不可能。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对人性异化的反抗,而他的悲剧命运,又是对这种反抗的惩罚与否定。反抗的徒劳是卡夫卡所要揭示的第三层荒诞。

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孤独与悲哀的象征。所谓象征,就是运用具象化的描述代表或暗示某种思想,意念与感情。由于一些社会现象不利于直接在作品中表现,卡夫卡运用虚构的手法来刻画人物,用象征性的方式来表达某些现象。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7)

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一只丑陋而笨拙的甲壳虫。以甲壳虫形象展示主人公形象,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现代社会中被工作、生活所挤压、物化为“非人”的现代人普遍的生存状态。

小说开头写道: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落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的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眼前舞动着。

这是对变成甲壳虫的格里高尔的描写,他背着坚硬、厚重的甲壳躺在床上,那无数的小腿,只能“无可奈何地舞动着”。这是一幅很无奈的画面,也是一幅很有象征意味的画面:这坚硬、硕大而厚重的甲壳,象征着现代人所背负的重负,那些活动着的腿代表着现代人支配自我的力量,然而这些腿却“细得可怜”,隐喻着现代人几乎丧失了支配自我的能力。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8)

现代人就像那只可怜的甲壳虫,在沉重的压力下,无奈而压抑地生存着,无法自主支配自己的身心,也无法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这是格里高尔变形前生存状况的写照,也是现代人普遍生存状态的缩影。

除了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象征意义,小说中的卧室、客厅、门、窗也是具有隐喻意义的。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以塑造象征性的人物形象著称,其人物的生活环境也极具隐喻性。格里高尔的生活空间有三个 :卧室、客厅与窗外,隐喻着他的三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卧室隐喻着他私密的个人世界 ;客厅代表着家的世界 ;窗外是他的工作世界,隐喻着社会。

格里高尔追求个体世界中的自由、家庭世界中的亲情、工作世界中的尊重与理解,然而与他的愿望相反:他的个人世界是黑暗而矛盾的,家庭世界是冷漠而绝情的,工作世界是屈辱而不被理解的。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9)

窗与门是空间的连接,也是打通格里高尔三种生活世界的通道。

窗是他房间与外面世界的通道,通过窗,他可以看见外面的世界;门则是卧室与客厅的通道,是连接他个人世界与家庭世界的纽带。窗与门,把格里高尔的个人空间与家庭、社会的公共空间连接起来。但他始终只能趴在窗前观察外面的世界,却走不出去;而三次通过门走进自己的世界,都以被伤害而告终。

这些都象征着变形后的格里高尔不可能再回归家庭与社会,回归人的世界。他好不容易获得的个体自由,又以他与社会完全隔绝为代价,最后他的私人空间也被杂物占领,使他彻底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只能在孤独、黑暗中死去。

格里高尔起初是为了获得个体生存的自由空间而变形为甲壳虫,最后,却在个体的生存空间被完全剥夺后死去。这再次揭示了现代社会人异化的必然以及异化后的出路与困境。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10)

《变形记》用表面的荒诞不经,来诉说作者潜藏心底的生活理想,涵盖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与文学价值。卡夫卡的象征,不但具有深刻的文字艺术的深刻意蕴,又蕴含着理智的比喻。

首先,它表现了作者对于被社会同化的内心忧虑。社会发展趋于同化,我们对于成功学理解的单一性与成功标准的功利化,使我们趋向于常规,尽力规避风险。我们被他人所谓的成功标准而同化,影响,甚至不能自主,成为只对名利金钱追逐的奴隶,从而让人纯洁善良的一面彻底被磨灭,人成为非人。《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故事正是人异化为非人这一哲学生存现状。

其次,《变形记》还表现了在现代社会里人对生活压力的畏惧和逃避。主人公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就像是他对于自己命运控制的无力。这种恐惧与无力,挣扎无果后的绝望,是卡夫卡表达给读者的近体化情绪,给读者带来一种强烈代入感。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于命运无力改写的强烈苦恼与愤慨。在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面对家人的嫌弃与冷漠,他无力改写,只得承受。在这种情绪的感染下,卡夫卡所想表达的现实性意义被鲜明地揭示出来。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11)

在《变形记》的语境中,将人一夜之间变成了甲虫,将其置于平凡的环境中,将这种虚构作为正常现象表述。在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形式中表达出反常的内容,结果使之与现实生活中紧密相联系,表达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所产生的各种情绪。

寓言式的结构与生动的描写,体现了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点。象征与荒诞的手法也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形象具体地表现了悲观的情绪。明显地体现了“卡夫卡式”的艺术风格。

卡夫卡并没有放过格里高尔。任由这个“异人”挨饿,遭到令人痛心的委屈,在小房间里步履蹒跚,最终死去。这只甲虫走向死亡的过程,正是卡夫卡用紧扣异化的修辞吟就的绝望哀乐。

归根结底,格里高尔是被自己充满惶恐的心所吞噬,而这种不幸又反倒成为他的罪孽,他自己无法呐喊,无法控诉,只好由卡夫卡来完成一个遭到扭曲的可怜人的葬礼。

所以,卡夫卡某种程度上改革了小说的叙述艺术。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卡夫卡是智慧的。又是天真的。智慧在于他把握住了我们所有人扭曲的笑容,天真的是,他竟然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无助和愚蠢。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12)

从语言艺术的角度上来讲,卡夫卡的《变形记》无疑缔造了一场文学的变革,开启了现代派文学的大门。他为人们描写了一幅警世画,画面中每一个甲虫仿佛都是现在活在当下的世人,提醒着我们是坚强地活着还是在默默无闻地苟延残喘。

《变形记》虽看似是一部荒诞的作品,却给了现代社会中的各个角色中的人们无限的警示和启迪。人情的冷漠,亲情的淡然,及当时社会在经历变革后将人心里烙印上的那些痛楚回忆。着眼于现在,对于《变形记》所要表现的内涵,每个人都会为之警醒和反思。

卡夫卡用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人变为甲虫后所经历的种种人世间的变化,来反映出当时社会变革和经济萧条给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造成的巨大影响。

卡夫卡变形记现实意义(表面的荒诞与寓言)(13)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他被三四十年代的超现实主义作家们将卡夫卡视为同仁,被四五十年代的荒诞派视为先驱,也被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奉为典范。

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弗兰茨·卡夫卡,这位中年早逝的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去世后名声却响彻世界文坛。他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看到了人的异化,同时又发现了人与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相互排斥以及主体的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内在悖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