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到一个人钻牛角尖的体验是什么?会发生哪些心理疾患?

有焦虑的人可以学习心理学吗(焦虑到一个人钻牛角尖的体验是什么)(1)

一个人过度焦虑就会发生钻牛角尖的现象,就像心理学说的一样:“黑箱效应。

我们得去认识这个黑箱,才能解开我们心中为什么会对一些不确定的事情,会产生如此可怕的一些想象或者说是画面。

比如,“你起初焦虑孩子会犯错,在单位与人打架打得很厉害,最后孩子受了伤,住进了医院……”

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担忧的坏死蔓延的结果发生?

那其实恰恰就是孩子可能有这样的迹象,又或者根本没这样的迹象,你过度担忧,凭空想象而已。

就算有迹象,你想到了一些可怕的事情,那多半都是自己的黑箱心理效应在作怪。即过度担忧焦虑了,从而想到了一些没有发生,或者一些没有发生的可怕事情。

针对上面说的,我们来看看一个例子。

你之所以会焦虑到孩子与人打架住进了医院(其实现实是没有发生的),那是因为他有一些这样的迹象可循,也因为你太在意孩子的这些迹象了,所以你想到了一些害怕,而现实没有发生的事情(这就黑箱效应)。

比如,“孩子在单位和同事关系不合、爱和别人计较,容易发生争执、或者孩子性格比较偏执等等。

有焦虑的人可以学习心理学吗(焦虑到一个人钻牛角尖的体验是什么)(2)

孩子的这些不和谐的萌芽迹象,使得你过度担忧,从而造就了你内心的黑箱与不确定性的蔓延想象,故而你脑海里就会产生一些悲剧式的、害怕的剧情上演,如同上面说的一样,因为孩子不和谐的性情,你想到了他和同事打架,进而受了伤住进了医院……”

即便是没有这些迹象,有的父母也会过度担忧,凭空想象出一些可怕的事情来,所以一个人担忧焦虑过度,就会钻牛角尖,就会走进黑箱效应,就会想到孩子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而现实中,他却是好好的,安然无恙的,顶多和同事斗斗嘴而已,但是你的担忧焦虑使你走进了“自我想象而又可怕的黑箱效应里。”每个人的焦虑产生,其原理都是这样子的。

基于上面的担忧,甚至你的这种担忧式的钻牛角尖,还可能钻得更深,比如,“孩子因为打架住进了医院,受伤厉害,导致不治身亡的一些可怕的想象发生。”

这样无中生有的害怕想象,使得你更加坐立不安、焦虑到彻夜难眠。因为你害怕、因为你担忧、因为你钻牛角尖把自己钻进了想象里和可怕的剧情里了。

所以,这时,又会导致部分焦虑严重者,在看现实世界的时候,是处在一种迷迷糊糊,不真实的感觉。这在于你脑海里的那些可怕的画面还滞留在那里,没有被解除,因为你不能合理地去分析自己的担忧是否会应验或者纯属就是多余的,那么时间久了,焦虑症和失眠就发生了。这显然就是一种可怕的黑箱心理效应。

有焦虑的人可以学习心理学吗(焦虑到一个人钻牛角尖的体验是什么)(3)

可以说,一个人一旦过度焦虑就是失眠,而焦虑和失眠一起发生,那么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人的心理轨迹,往往都是有迹可循的,而这个“迹”,就是心理问题发展成心理精神疾患的一个大致顺序。

即:焦虑到失眠;

失眠会导致神经衰弱,进而焦虑失眠同时发生,恶性循环,最后变成了抑郁症。

一个人患上抑郁症,基本上的路子都是这样走的。也在于此前的内心和脑海里发生了一些很动荡不安的折磨,即:黑箱心理效应,焦虑到彻夜失眠,焦虑到在看这个世界时,都是模模糊糊不真实的。

发展这个样子,就已经是很严重的焦虑症了,同时也很难避免抑郁不发生。

可见焦虑过度,等着的就是那个恶魔:抑郁症。

有焦虑的人可以学习心理学吗(焦虑到一个人钻牛角尖的体验是什么)(4)

把一个人的焦虑轨迹、前因后果分析出来,其实就是告诉大家,焦虑这种情绪病,是可以避免的,同时发生了也不要畏惧它,因为它太常见了,常见到几乎人人都有,时刻都有,关键在于我们要懂得如何去缓解焦虑的情绪,不至于它无限的蔓延发展成焦虑症,这才是一个及时止损的智慧手段,也是人人都必须学会的一种生活能力。

那么,如何才能预防或者缓解我们这样的焦虑和钻牛角的心理问题发生呢?

有一句非常受用的话送给你,也算是你在焦虑的路上,自我疗愈安抚的一句话:

“其实我们担忧、焦虑的事情,大多数都没有发生。”

事实上,你可以回顾下你前半生走过的路,或者之前担忧焦虑的事情,你会发现你所担忧焦虑的事情,是不是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心理作用在作怪,其发生的可能性都极小,也并未发生。

所以,当你焦虑时,你就用这句话来安抚疗愈自己,其实真的挺管用的。

第二,当一个人焦虑过头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生活过于沉闷了,也就是说自我封闭了,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

所以,对抗焦虑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自己忙起来,一旦充实起来了,那么你的这种胡思乱想的思维就会得到很好的遏止。

闲,往往意味着你有精力去想些不切实际的事情,当自己陷入到这样的胡思乱想中时,不如及时地扭转自己,调整自己,生活中多去与人沟通、交流,甚至是倾诉,都是很好缓解我们焦虑情绪的办法。

第三,合理地去分析自己所焦虑的事情,有利于认识梳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

你可以问问自己是不是担忧过度了?

还是自己所焦虑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有焦虑的人可以学习心理学吗(焦虑到一个人钻牛角尖的体验是什么)(5)

分析在于梳理我们不合理的一些想象与认知,当你去分析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焦虑都是太关注、太在意一件事情了,才会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

而焦虑又是因为自己太闲了、或者说是心理的黑箱效应加剧了,所以就发生了严重的焦虑症。

在焦虑还是萌芽状态是,我们就得有警觉性的去审视自己情绪的异常变化、思维的病态认知和对事情放大的想象,以便安抚自己尽快走出这样的心理怪圈,那么就可以把自己从焦虑和钻牛角尖的世界里拯救出来,逃离出这个无限蔓延的黑箱心理效应的怪圈里。

焦虑来临,带给我们的体验往往是内心不安的、恐惧的,在行为上则是坐立不安、心不在焉,或者反复去求证一件事情,比如,恐病心理的人就是如此,因为身体上的一些亚健康,比如做胃镜时发现有息肉,那么患者就开始担心它会不会变成癌,一旦有这样的担忧,且不能及时调整,那么就会演变成过度担忧,进而焦虑自己会不会死啊等等之问题!

这种担忧就是所谓的恐病心理,也是不合理的担忧。

所以,这时为了消除我们的焦虑,第一是需要去正确的看待这个息肉,听医生的分析,消除自己的顾虑。

第二要化验,看是否是良性的还是恶性,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得切除。事实上一个胃里有一个息肉,都是比较小的事情,切除就好了。

由于当事人过度害怕了,才会发生恐病的心理。

故,在应对焦虑时,首先好做到的就是合理去看待发生的所有事情,不急于去给自己贴标签,或者把一些更严重的情况往自己身上带入,不去放大问题点,那么这就是缓解我们焦虑最简单实用的办法。

如果你这个做不到,那么就会把自己一步步推向更恶劣的心境问题当中去,这看似完全可以避免的事情,但是作为当事人,往往身在局中,会连一些常识性的东西都无法分辨清楚,进而为此焦虑过了头,担忧过了度,就算一个聪明的人,也难免不被情绪问题所困扰。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无限的蔓延发展。你要学会缓解焦虑情绪,是避免很多精神疾患发生的预防警觉性意识。

-END-

作者:阿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重度抑郁症康复者、情感心理作家、著有书籍《走出心魔》,即:《抑郁症康复治愈100问与答》的升级版。一本15万字辅助疗愈焦虑抑郁症的心灵床头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