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长疣瘊怎么治疗(寻常疣瘊子的病因)(1)

寻常疣(俗称瘊子),好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初期表现为硬固的小丘疹,呈灰黄或黄褐色等,表面粗糙角化。本病发展缓慢,可自然消退,亦可采用局部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瘊子的病因

细菌感染:

致病菌为人类乳头瘤病毒(HPV-1,2,3,4,7,27,28,29),皮肤和黏膜的损伤,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是感染本病的直接因素。

环境因素:

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接触过带菌者所接触的东西未能及时手消毒。

人乳头瘤病毒经伤口进入暴露的基底细胞,可以分裂的基底层细胞是病毒DNA的贮存处,带有病毒DNA的上皮细胞可以不出现任何临床表现而呈潜伏状态,发病时,病损处皮肤棘层肥厚,乳头瘤样增生和过度角化,伴有角化不全现象。

瘊子的症状

典型症状: 丘疹、继发感染、指甲翘起

临床症状

(1)一般表现:病变初期,表现为硬固,突出皮面的小丘疹,呈灰黄,灰白,黄褐或淡黄色,表面粗糙角化,数目不定,初起多为1个,以后可增多至数个或数十个不等,随病程进展,皮损可增大呈斑片状。

(2)甲周疣和甲下疣:发生在指(趾)甲周或甲下的寻常疣称为甲周疣(periungual wart)或甲下疣(subungual wart),其根部常位于甲廓内,表现为单纯性角化,待侵及皮肤时,才出现典型的赘疣状损害,若向甲下蔓延,使甲掀起,破坏甲的生长,易致裂口,疼痛及继发感染。

(3)特殊类型

丝状疣(verruea filiformis):好发于眼睑,颈,颏部等处,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长度一般不超过1 cm左右,正常皮色或棕灰色,一般无自觉症状。

指状疣(digitate verruea):在同一个柔软的基础上发生一簇集的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其尖端为角质样物,常发生于头皮或趾间,亦可发生于面部,常为数个,可经久不消。

瘊子的治疗护理

寻常疣虽不是什么大病,却会影响美观,并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患者多希望寻求简便而迅速的治疗方法。目前最受医生和患者青睐的要属冷冻和激光治疗,因其治疗迅速、彻底、简便易行而且副作用少。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单发或数目较少者可作首选。如果是多发或融合的面积较大的疣体,还是应采取综合疗法为宜,即内服中药配合外洗中药或细胞毒性药物外涂以促使疣体脱落。

一、液氮冷冻治疗最常用,疼痛大、复发率高适用于皮损较小、数目少。

二、激光,疼痛大、复发率高。

三、汇臣PTX元素涂抹治疗。

四、对于基底部较小的疣如丝状疣,可用刮匙直接刮除后止血。

五、局部药物治疗可用10%~20%水杨酸或三氯醋酸、冰醋酸溶于等量的弹性火棉胶外涂疣体,或用5% 5-氟脲嘧啶软膏外涂,可使疣体坏死、脱落。但可致局部刺激,出现红肿、皲裂、疼痛、过敏反应、色素沉着等副作用。还有用0.1%争光霉素生理盐水溶液0.1ml注射于寻常疣或跖疣基底部,隔日1次,共2~3次即可脱落,此法副作用少。跖疣可用3%福尔马林溶液作局部湿敷或浸泡,每天1次,每次15分钟,连续4~8周,常有效。

六、左旋咪唑50mg, 口服3/日,服3天停11天,连用3个月。

七、板蓝根注射液2ml肌肉注射,1/日,10~20次为一疗程。

八、中药治疗:中药可用生薏米,每次30g,2次/d,煎服,亦可选用下方:

1、紫蓝方 马齿苋60g、板蓝根30g、紫草根15g、生薏米30g、赤芍15g、大青叶30g、红花10g、穿山甲10g。

2、灵磁石15g、生牡蛎15g、代赭石15g、珍珠母30g、桃仁10g、红花10g、赤芍10g、陈皮10g。

3、熟地黄12g、制首乌9g、杜仲9g、川牛膝9g、红花9g、白芍9g、当归9g、川芎6g。局部治疗可用黑色拔膏棍,加温外贴,5~7天换1次。亦可用木贼30g、香附30g、山豆根30g、板蓝根30g,煎浓水泡洗患处。还可用地肤子30g、金毛狗脊30g,煎水浸泡,2次/d,每次30min。

4、以养阴平肝,活血软坚为原则。

珍珠母30g,生牡蛎30g,蜀羊泉15g,龙葵15g,郁金15g,红花9g,桃仁9g,落得打12g,炙甲片9g。每日一帖煎汤内服。治疗寻常疣14例,痊愈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71%。

瘊子的食疗方

醋蛋的做法

原料:新鲜鸡蛋或鸭蛋4个,食用醋50一70克。

制作方法:

1、将蛋煮熟后去壳,刺6—10个小孔,分成四等份。

2、装杯加入醋拌匀后加盖2—6小时备用。

3、或蒸成蛋羹再加醋拌匀后食用。

健康提示:

1、早晚各吃醋蛋1个。

2、功效:活血解毒。适用于各种寻常疣。

更多此类专业级健康资讯,请微信搜索:

momoda916

↑↑↑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随时咨询、获取健康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