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179期 文/无常奉天玉)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1)

众所周知,一个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发明和创造,现代如此,古代亦如是。例如张衡,发动了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等等。虽充满了战乱与硝烟,却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更是不缺发明大家。例如即有理民之干,又有将略之才的诸葛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除此之外,他还发明了孔明灯、孔明锁、馒头等事物,堪称奇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彼时还有一个发明大家,在发明创造这一方面,比起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到了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这个是谁呢?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2)

此人名为马钧,字德衡,生于汉末三国时期,是扶风人氏。此人并非能言善辩之辈,却非常擅长机械,是一个能工巧匠,终其一生,他还原过古物,改造过时物,也曾进行过发明。虽然他名声不显,但是诸葛亮发明的一样东西,他认为不够完美,进行改造后,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他自行创造的一样东西,则造福了无数百姓,延用至今。那么,他到底制造过哪些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3)

一、改造织绫机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4)

织绫机是一种纺织工具,原本的设计非常费时费力,五十综需要有五十个踏具,六十综则需要六十个踏具。百姓使用这样的织绫机,不但不易操作,还效率低下。出身贫寒的马钧为了方便百姓,对其进行了改造,不管多少综的织绫机,都只需要十二个踏板完成,操作简单且省时省力,而且用这种织布机织出的布料,花纹宛若天成。《三国志》注引《马钧传》记载:“(马钧)为博士,居贫,乃思绫机之变,不言而世人知其巧矣。”意思是说,马钧担任博士的时候,家境贫寒,于是想要改进织绫机,这一改进不必多说,世人便知道有多巧妙了。

二、还原指南车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5)

除了改造常见的生活器具之外,他还还原过己经失传的东西,即指南车。众所周知,在上古时期,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便凭借了指南车的帮助。不过这一器具,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早已失传了。有一次曹魏的两个官员高堂隆和秦朗,在朝堂上提到了指南车,并认为那仅是传说,不可能存在过。马钧对他们进行了反驳,但是这二人不以为意,还以马钧的名字取笑,说“衡”意思衡量轻重,钧指模具,马钧不知轻重,如何能够做出模具呢?马钧不善辩,便没有与他们争论,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此物的存在。而马钧的技术之高超,也开始为人熟知。

三、发明龙骨水车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6)

现在,他改造过的织绫机,已经被新型科技所取代,他复原的指南车,也再次失传,不过他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却流传了下来,那就是龙骨水车。据记载,他在京城居住的时候,有一块菜地,不过这块菜地地势很高,浇水的话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便制作了翻车,即如今所说的龙骨水车。这种水车既能够将低处的水,汲到高处的田地中,又能够在水涝的时候,发挥排水功能,而且非常的轻便,儿童也能够使用。时人称赞这种水车道“其巧百倍于常”,意思是说,马钧发明的翻车,比原有的要精巧百倍。最重要的是,这一发明,一直流传到了现在,不少地方仍旧在使用,千百年来,造福了无数百姓,直到自动化浇水设施普及,才逐渐“隐退”。

四、改进连弩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7)

除了这些之外,他在军事器械上,也有所贡献。据记载,他在曹魏效命的时候,见到了诸葛亮发明的连弩。《三国志》注引《魏氏春秋》曰:“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意思是说,诸葛亮发明的损益连弩,又叫元戎,箭头是铁制的,箭矢长八寸,可以十箭连发,这一发明在战争中的意义非常大,绝对值得人们称赞。可是面对此物,马钧却道:“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如果换一个人说这话,估计一定会被嘲笑,可是马钧所言非虚,他对连弩进行改造之后,发箭的效率提高了五倍。

五、造“水转百戏”

虽然马钧擅长机械,既可为百姓造福,也可改进军事器械,然而魏明帝曹叡却没有知人善任。那么他让马钧做了什么呢?据说,有人给曹叡进献了一种木偶百戏,非常的精巧,不过曹叡并不满足,他想要让这些木偶动起来。于是他招来了马钧,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马钧。马钧经过思考之后,用木头制成了原动轮,然后用水力推动,使木偶动了起来,击鼓、吹箫、耍剑、跳舞无所不能。这一发明,被称为“水转百戏”。虽然此物没有任何实用功能,但是却也足以彰显马钧的实力。

三国历史第一手史料是什么(三国被历史埋没的人才)(8)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马钧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比起鲁班、墨子等人也会逊色,只不过汉末三国时期,能够出人头地的,要么是武将,要么是谋臣,要么是政客,像马钧这样的人才,根本得不到重用,只能被埋没。更可惜的是,不但当时的当权者埋没了他,历史也同样埋没了他。到了如今,世人皆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又有几人知道马钧造龙骨水车,改善织绫机呢?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