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为什么是曹操故意输的(赤壁之战大败曹操)(1)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即“曹魏”,次年刘备在成都为延续汉朝称帝,史称“蜀汉”。223年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维持蜀汉的安全与吴再次合作,而吴在229年孙权称帝,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孙吴”。

在此后的数年里,诸葛亮数次率军北伐,但是始终都没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263年,已经基本被司马氏控制的曹魏政权开始了灭蜀之战,公元280年,在司马炎的统治下,最终结束了三国的格局,进入了晋朝。

很多人认为吴国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孙权后期的思想改变造成的,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朝令夕改,导致朝廷动荡不安,很多大臣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始了分裂和党争,而这可能只是导火线,那最后扩大分裂,导致快速进入灭亡的就是吴国的最后一任君主孙皓。

在吴国第三任皇帝孙休驾崩的时候年纪才30岁,当时自己的孩子还比较小,虽然已经让张布等人帮忙辅佐下,但是毕竟年纪太小,不能掌权,在加上当时蜀国刚刚被灭亡,魏国虎视眈眈,自己吴地也有多处内乱,如此环境,使得吴国此时的候选人为了大家都比较关心的事情,于是当时的张布等人就像皇后建言,小太子太小了,能否先让名声很好的孙皓先当权。这吴国的女子是真的让人佩服,果然江南女子多巾帼不让须眉啊,这皇后当时就答应了。

于是吴大帝孙权之孙,孙和之子孙皓开始了统治。统治初期,因为内忧外患,加上自己也有一片野心想三国一统,所以在刚上任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使得地方百姓一片赞扬、为了节省宫里面的开支,更是直接解散了很多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百姓们都觉得生活有了希望(《江表传》有记载)。

然而,随着曹魏政权更迭,司马昭死后曹魏政权也出现了政局动荡不安的局面,因此这个时候曹魏就没有余力去攻打吴国,得到喘息的孙皓瞬间放松了下来。

起初还是比较收敛,只是收了几个美女当妃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胆子也逐渐变大,几个美女已经无法满足自己,开始派遣部下到地方到处搜找美女,凡是有点姿色的都被抓到宫里,甚至很多人因送的美女多而升了官。

在恩人方面,本来自己能成功上位那都是因为有了朱皇后的孔融让梨,这恩情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是孙皓才统治没多久就忘了这份恩情,直接将朱皇后贬为景皇后,然后把自己的母亲推到了皇后的位置,追自己的父亲孙和为太上皇。更丧心病狂的是,他也把拥立自己的濮阳兴和张布杀掉,而杀掉他们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听到有人说他们在背地里讨论后悔推他登基

在用人方面,完全是听信小人,凡是忠言逆耳的话都被杀掉,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都得到了升级,尤其是在最后特别的迷信风水,皇后的升降,国都的迁移,乃至每天吃饭应该吃什么都是凭借运历、望气、筮卜、谶语之类来决定。

在刑罚上面对比夏桀有过之无不及,活人剥皮、刖人足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情,整个朝廷惶惶动荡,没人敢说真话。

他曾杀死或流放多名重要宗室,如杀害孙策之孙孙奉,流放孙霸二子,诛杀孙奋及其五子,杀死异母弟孙谦、孙俊等。对大臣,他也常常施以重刑,仅丞相一级的官员为例:除张悌在亡国之际战死外,濮阳兴被流放处死,夷三族,万彧被谴自杀,全家遭流放;陆凯死后数年,全家被处以流放。

当然这个时候的他还是自信自己能一统天下

孙皓归晋之后,被赐号为归命侯,在洛阳居住,有一回晋武帝与王济下棋,问孙皓:“听说你在吴国时剥人面、刖人足,有这回事吗?”孙皓回答说:“作为人臣而失礼于君主,他就应当受这种刑罚。”公元284年(太康五年),孙皓在洛阳去世,时年四十二岁,葬在洛阳的北邙山。滕皇后亲自为他写了哀悼文,文章甚是悲痛凄楚。

吴国本来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如果说孙浩能像自己早期那样那么后期也是有一定可能出现三国一统的,那么可能今天的我们都不是今天的我们了,所以虽然后期吴国的灭亡孙权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还是因为他自己的骄奢淫逸导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