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林语堂评之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苏东坡著名的十首诗(苏东坡这首回文诗)(1)

(东坡居士)

东坡诗之长处,在有豪情、有逸趣,比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读惯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澎湃,《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豪迈,《卜算子·寂寞沙洲冷》的凄凉。今天我们换个花样,来欣赏一下苏东坡另类诗,回文诗一首《七律·题金山寺》。其绝妙之处在于,这首诗正着读是在写“从黑夜到白天”的景致,强调“渔舟钓月”,颈联却在强调“江天晓”、“海日晴”,让人有种融入诗中、与作者共同经历美景徐徐转换的感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苏东坡著名的十首诗(苏东坡这首回文诗)(2)

(金山寺)

而从末尾最后一个字反着往前读,又能创造出新的诗,这首诗的景致就成了从白天向黑夜转变,颔联“江天破晓”,尾联“月下泛舟”。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回文律诗,每一联的内容变了,情境的顺序也变了。这样的诗,没有极高的文学水平,根本做不出来。(一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