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苍玉的传说(留住最后的和田青驴)(1)

水苍玉的传说(留住最后的和田青驴)(2)

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讯 (记者江斌伟 金少兵)有着250多年历史的和田青驴,如今濒临灭绝,仅存500头。

和田青驴是新疆三种本土毛驴之一,因繁殖性能和产乳性能较好,是优良的地方品种,一度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而随着机械化进程加快,它们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如何留住最后的和田青驴,引起各方重视。近日,自治区畜牧厅重新修订《自治区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在34个保护品种中和田青驴位列一级保护品种。

和田青驴已达濒临灭绝临界点

2月26日一大早,皮山县乔达乡果拉村村民买买提·马合木起床后第一件事,是赶紧来到屋后的驴圈,给他的“宝贝们”喂饲料添水。

买买提·马合木今年30多岁,通过手机视频,他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宝贝”7头果拉驴。

这些正忙着吃苜蓿的驴个高头大耳朵长,毛色为菊花青。其中,最受优待的是一头即将待产的母驴,正在享用主人特意为它准备的几根胡萝卜。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书记托乎提·阿及德,是马属动物学科带头人,常年研究新疆本土毛驴,尤其钟爱果拉驴,称其为“最温柔的大力士”。

托乎提·阿及德说,果拉驴学名和田青驴,也称果洛驴,属兼用型地方品种,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皮山县,毛色以青为主,具有耐粗饲、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性格温顺,负重尤其突出,一头成年果拉驴驮3个人可连着走六公里。

买买提·马合木看着圈里的驴们欢快地吃着草料,眉头却皱了起来。

来村里查看毛驴产驹情况的副乡长艾泽孜·马木提知道他的心思:村里阿不力克木·阿卜杜热曼家最多时曾养过6头驴,今年一头也没有养。现在不要说村里,全县养果拉驴的人家也不多,买买提·马合木是担心因为配种难题没法再养驴。

艾泽孜·马木提在电话中说,果拉村有400多户人家,因家家养果拉驴而远近闻名,2006年以前一个村就养了近千头果拉驴,如今村里仅剩130多头,全乡也只有380头。

来自自治区畜牧厅的一组数据证实:2008年,皮山县和田青驴存栏率有3652头,2009年降为2000头,到2016年直降到500头。

“和田青驴的存栏率已达濒临灭绝的临界点。”从业30多年的自治区畜牧总站畜禽遗传资源科推广研究员迪力夏提·买买提说。

从学术意义上讲,濒临灭绝是指该品种的种群总数量略高于100头,但仍在减少。

“照这个下降趋势,和田青驴明年还会减少100头左右。”和田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魏华推算道。

传统养殖难以形成产业链

文献资料显示,新疆是我国毛驴主要发源地,早在殷商时代新疆一代已养驴、用驴,并不断输入内地,逐渐形成和田青驴、新疆驴及吐鲁番驴。

作为全国毛驴养殖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新疆毛驴存栏量曾在全国遥遥领先,但由于近些年驴的役用属性逐渐被替代,且饲养成本高等原因,数量越来越少。

不只是新疆,毛驴这一物种在中国已经濒危。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的600万头,并且还在以每年约30万头的数量下降。

随着阿胶产业趋火,驴皮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市场上一张驴皮价格仅20元,2010年涨至200元,到今年更是涨到近2000元,十多年来驴皮价格上涨了70-100倍。

国内不少企业加入了“满世界找驴”的行列,新疆克州友谊羊绒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经理吴爽说,去年公司首次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活驴560头,经伊尔克什坦口岸入境销往山东等地,一头驴收购价约2000元,今年则计划进口2万头。

在山东菏泽郓城县宏伟集团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杜磊印象中,新疆毛驴收购最火时是2004年到2012年,一年至少可收两万头。

买买提·马合木也算了笔账,家中每头驴最少可卖8000元,去年一头小驴作为种驴卖了17000元,靠卖驴家里每年都有几万元入账。

市场有需求,售价又高,和田青驴却为何陷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皮山县乔达乡党委书记李锋认为,随着“村村通公路”及机械化的普及,和田青驴逐步退出人们生产和生活是一种趋势。

“毛驴孕期长,一头毛驴平均一年生一个或三年生两个,繁殖较为缓慢也是原因。”皮山县农牧兽医局局长阿力甫·亚生说。

在魏华看来,由于缺乏现代化的高效繁殖技术及深度开发技术,当地农民一直采用传统方式饲养粗放,加之饲料减少,驴皮在当地又只能做阿胶初加工,农民获利少,未形成产业链是和田青驴存栏量直线下降主因。

新疆特色养殖面临新机遇

在和田青驴急剧减少的同时,渐成规模化发展的疆岳驴进入业内人士的视线。

岳普湖县畜牧兽医站站长阿不力孜·热合曼介绍,疆岳驴是由陕西“关中驴”与岳普湖县土种驴经杂交培育的新品种,正待国家农业部认定。疆岳驴具有产奶周期长达200多天等优点,2016年末全县存栏量达8万头。

自治区畜牧厅畜牧处副处长孙家鹏介绍,当地特色乳产业渐成规模,有不少养驴大户,有六家驴奶合作社,还有一家驴奶企业,“一头驴日产奶两公斤,一个养驴大户每天最少挣600元。”

驴奶企业金阳光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小波称,公司年收购驴奶600吨,一盒480克的冻干驴奶粉可卖2000元,销往内地供不应求。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品种改良,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这给新疆的特色养殖带来新机遇。

皮山县乔达乡副乡长艾泽孜·马木提表示,乡里准备扩大苜蓿种植面积,成立驴奶合作社,吸引商家投资,促使和田青驴养殖渐成规模。

和田地区对和田青驴保护工作也比较重视,近几年不断加强保护力度。2008年,国家曾在皮山县建立和田青驴遗传资源保种场,但无后续运行费用支撑保种场已停用。

魏华建议皮山县应重建保种场,加强保护和本品种选育工作,并建立保护区。

托乎提·阿及德则建议和田地区参照疆岳驴的发展路径,进行杂交改良试验,培育出性能更加优良的果拉驴后代,促进规模化养殖。

自治区畜牧厅畜牧处副处长孙家鹏介绍,按照已实施的《自治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172020年)》,每年将安排200-300万元专项资金,分期分批扶持保种场或保护区建设。由于投入资金有限,和田青驴未出现在今年扶持的项目中,将纳入后续名单。

2011年,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已采集和田青驴血液。最近,提取和田青驴公驴精液等事项已提上工作日程,以备异地基因库保存其遗传物质。

“不能让它走出我们的视线,最终成为一篇文字资料,或者凝固成一段记忆。”魏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