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长华老师,1878年~1967年,喜连城科班创始人之一,总教习,教学60多年耽误了自己的名声,却造就了一大批大师级人物,他的学生和传人不下千人,桃李满天下。当代著名演员受教于老先生的有雷喜福、侯喜瑞、马连良、于连泉、谭富英、马富禄、茹富蕙、叶盛章、裘盛戎、叶盛兰、李盛藻、高盛麟、袁世海、李世芳等。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1)

赵松樵,1901年一1996年,是我国著名京剧老艺人,6岁学戏,7岁登台,9岁那年随戏班子到海参崴去演出,艺名为九龄童。10岁时他到了北京,进入喜连成科班投师学艺,他的京剧艺术天赋得以施展,京剧界大师谭鑫培看中了他,亲自带他到天津去配戏。他功底深厚,艺无专师,广采博纳,独树一帜,文武俱佳,生净兼长,素有"活颜良"之誉。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2)

赵松樵《芦花荡》剧照

宋保罗,1916年----2017年,堪称京剧活化石。6岁学艺,7岁登台,工老生,也唱过老旦。15岁自组班社,和梅兰芳、程砚秋、金少山、周信芳等大牌名角同台共演,名声大振。父亲宋永珍,是有名的旦角演员。后世名旦筱翠花、尚小云都曾向他讨教;母亲本是旗人,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因爱慕其父台上那番俊雅,遂冲破家庭桎梏嫁他。夫唱妇随,也成了有名的青衣,嗓子倒掉后改演丑角,名气很大。许多青年坤伶诸如孟小冬、孟丽君等都拜在门下,称她为干妈。有人戏称为戏曲界的“名妈”。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3)

宋保罗

王玉田,1917年-2016年,,宗金派,化用金派花脸的艺术特点,结合自己的嗓音发声, 90多岁了还能唱正宫调。

他青年时期就读于外语专科学校,毕业后在洋行工作,后来下海从艺,上世纪五十年代他随剧团来到上海,得到周信芳大师的青睐并随后调来上海为周信芳大师配戏。之后他相继和谭富英、奚啸伯、芙蓉草、孙盛文、宋宝罗、高盛麟、王琴生、王金璐、李玉茹、童芷苓等艺术家同台献艺,五八年他调到西安加盟尚小云领衔的陕西京剧团。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4)

金派花脸赵炳啸,1917年---2017,百岁老人。工金派花脸,1939年正式拜金少山先生为师,成为金先生的第二个关门弟子。在金府的两年间,终日相伴金师左右,艺术上得到金先生的倾囊传授。

解放后,曾参加谭富英、杨宝森、徐东明、奚啸伯等班社到各地演出。1956年间,曾随天津京剧团到武汉、上海等地巡演。与杨宝森、厉慧良等名家合作演出了《失空斩》(饰司马懿)、《杨家将》(饰潘洪)、《洪洋洞》(饰孟良)、《长坂坡》(饰曹操)、《击鼓骂曹》(饰曹操)、《伍子胥》(饰姬僚)等剧目。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5)

赵炳啸先生马长礼先生的《智斗》

王金璐,1919年-----2016年,在武生行当里堪称全材,凡长靠短打武生戏,能演200余出。1937年北京《立言报》举办童伶竞选,获生部冠军。此后分别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79年任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6)

迟金声,1922年生于梨园世家,自幼学戏,数十年追随马连良研习问艺,成为马派艺术传承的执鞭人。曾担任中国京剧“音配像”几百出剧目的总导演,并执导现代京剧《沙家浜》《红岩》、新编京剧《三打陶三春》等。

作为跟随马连良最久的学生,迟金声把马连良自上世纪30年代以后演出的戏基本都掌握了,被誉为马派戏的“活字典”。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7)

班世超,1920年----2016年, 班先生是一位男性武旦演员,年仅5岁的班世超,被父母送进了富连成京剧科班学艺。7岁跟戏班跑龙套,8岁正式入行武旦,10岁在京首次登台演出,小小年纪,一口气演了三出武旦行的重头戏。

1941年年初,班世超应上海天蟾舞台邀约,首次挂牌演出《泗州城》,果然一炮打响,轰动上海,纷纷称赞班世超“扮相好,身段优美,功底深厚,技巧娴熟,踢枪出手花样繁多,技法稳健,武旦大刀下场花,溜而不野,快而不乱”,更绝妙的是他的“旱水”绝活,称得上是当代武旦中的绝功。(“旱水”绝活,是在三张桌的高台上,一只手按在桌面上,两脚并拢横伸在高空,另只手掏头上的翎子,那只按在桌上的手还不停地升起落下,再升起再落下,并随着手的转动,横撑空中的身体也跟着转动,然后两手交换,那只掏翎子的手再按到桌子上,就这样反复多次,长达二十多分钟,身轻如飞燕,矫健若游龙。)

老一辈京剧艺人细节处理(说几位菊坛老寿星)(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