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对先进制造和信息安全问题等方面的考虑,核心技术国产化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工业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软件未来国产替代的空间较大。中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为0.03%,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0.3%的平均水平相差较远,而今天要探讨的公司正是这条拥有10倍空间优质赛道的翘楚之一,那么它能够吃到国产替代的红利吗?

华脉科技8月14日盘中涨停(恒华科技300365)(1)

图片来源于港澳资讯点金手

海通研究所、申万宏源等24家机构前来调研这家公司就是恒华科技(300365),是一家面向智能电网的信息化服务供应商,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理念,为智能电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专业化信息服务。截至8月30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10.53元,涨幅达10.96%。消息面上,2021年8月27日接受海通研究所、申万宏源等24家机构调研。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1家,投资公司6家,证券公司3家,资产管理公司2家。整体处于上升调整阶段,属于右侧交易机会那么恒华科技是否还有上涨空间?从港澳资讯点金手中的一箭三雕指标中可以看出,目前该股仍处于上升调整阶段,近期主力有吸筹迹象,仍属于右侧交易机会。

华脉科技8月14日盘中涨停(恒华科技300365)(2)

图片来源于港澳资讯点金手

国产替代需求提供超百亿市场从业务结构来看,工业设计软件和技术服务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该业务未来增速如何,行业天花板还有多高呢?

华脉科技8月14日盘中涨停(恒华科技300365)(3)

图片来源于港澳资讯点金手

工业软件的国内外格局工业软件涵盖范围比较广,包含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设计逐步从二维设计走向三维设计,在三维形成了BIM模型,基于BIM模型产生了各种应用,渗透到工业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城市等各个方面。由于三维设计软件通过BIM技术能将变电站电气设备和土建进行3D全真仿真建模,使其以三维立体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空间信息表达更为清晰,从而在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均能产生诸多更为强大的功能。全球BIM软件行业发展情况根据TransparencyMarketResearch的研究报告《2015-2022年BIM全球市场分析,规模,信息,增长,趋势以及预测》,预计到2022年,全球BIM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亿美元,中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工程量增长将为BIM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以电网BIM设计为例:假设电网投资6000亿,设计费一般为5%即300亿,在这基础上再乘以10%即30亿,这部分是当前在传统设计费外给设计院额外的三维设计费用。加之施工、运维阶段的BIM投入,保守估计电力设计、施工、运维的BIM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市场规模较大。入选专精特新加快公司发展速度公司所处的领域为建筑信息化。市场熟知的广联达所处为其中的造价环节,恒华科技更偏前端设计,目前主流软件包括Autodesk、Bentley、Tekla等,国内主要为中望软件、盈建科以及恒华科技。由于建筑领域细分行业众多,目前尚无权威数据对市场占有率等竞争格局有官方描述,但目前国产化率低,是严重的“卡脖子”环节。从国外产商看,Autodesk擅长住房建筑领域,产品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其平台属性较强,可基于Revit、AutoCAD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开发者生态丰富,国内市场接受度较高。国内厂商方面,中望软件更倾向于做一个通用平台,可以在这个通用平台上做插件去应用,可应用各行各业,但不具体去制作各行业的具体应用;盈建科主要研究民用建筑的结构分析;恒华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在基于BIM的大场景基建设计、施工、运维方面具备优势,通过多种技术实现数字化的运营和服务,更关注BIM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总的来说,中望优势在智能制造方面,盈建科优势在建筑结构方面,而恒华优势在智能建造方面。此外,公司还有一个亮点值得重点关注,有望率先打破“卡脖子”环节。公司控股子公司道亨软件先后入选了北京市2021年度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及国家级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在线路设计软件市场,道亨软件率先推出三维应用,当前在三维设计市场份额已经居于领先地位。

华脉科技8月14日盘中涨停(恒华科技300365)(4)

图片来源于港澳资讯点金手

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91亿元,同比增加19.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156万元,同比增加20.98%;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0693元,同比增加22.22%。报告期内,公司在“BIM平台软件及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全新战略目标引领下,积极拓展以自主可控BIM底层平台为核心的大场景工业软件应用市场,公司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保持了持续稳健增长。综上所述,恒华科技仍处于上升调整阶段,近期主力有吸筹迹象,仍属于右侧交易机会。盈利预测整体来看,市场看好恒华科技未来业绩表现。国海、国盛和海通均发布研报对恒华科技予以乐观点评,认为基于公司在智能电网三维设计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及子公司入选专精特新名单,其未来两年业绩仍有高速增长的空间。

华脉科技8月14日盘中涨停(恒华科技300365)(5)

图片来源于港澳资讯点金手

国海证券认为,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44/0.53/0.6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22/18/14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国盛证券预计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9.84亿元、11.89亿元、14.80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亿元、3.24亿元和3.9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8倍、20.4倍和16.9倍,维持“买入”评级。海通证券认为,对标Autodesk及Bentley来看,公司未来的成长及估值还有很大空间,1亿元的回购也充分说明管理层信心。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52/11.99/14.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3.01/3.9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5/0.50/0.64元。6个月合理价值区间为12.5-15.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