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

上海县建县于1292年,1992年撤县。在撤县前有集镇40多个。随着政区范围的变化,部分集镇已经划出县外,融入市区的集镇多转为城市区片。因为时代的发展变迁,许多集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照今昔,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地方都有哪些变化?详↓

现属闵行区部分集镇(驻地同名)

七宝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

七宝镇旧影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

1990年代七宝塘桥(蒲汇塘桥)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

今日七宝老街牌楼

七宝集镇因七宝教寺得名。又传因镇有飞来佛、氽来钟(氽,音tǔn,吴语“漂浮”之意)、金鸡、玉筷、王斧、神树、金字莲花经七件宝物而名。全镇以塘桥为中心,南北大街为轴,街道狭窄,屋宇逼仄,大多为平房和二层楼房。2001年,以南、北大街为主修缮改建为七宝老街景区,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有七宝白切、红烧羊肉,荷包豆腐干,七宝大曲、上海特曲白酒等土特产。

莘庄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5)

1960年代莘庄十字街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6)

1980年代莘庄镇区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7)

今闵行区政府驻地莘庄镇鸟瞰

莘庄集镇跨莘溪而名,故集镇又名莘溪。明嘉靖、万历年间因市业兴而成集镇,崇祯年间有居民数千人,富有江南水乡风貌。1960年,上海县治迁此,辟莘建路,建县政府机关大楼,市貌未有大改。1965年填没莘溪改建为莘浜路,70年代后期加快改造旧街,镇貌始为大变。1993年,新的闵行区成立后,大多机关都迁至沪闵路侧,现老镇商市集中在莘松路和沪闵路交界处龙之梦购物中心和邻近区中心医院一带的莘东路、莘松路,镇区西扩至沪杭铁路外环线一侧。

闵行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8)

1946年闵行镇南北大街景象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9)

1959年闵行镇南北大街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0)

1994年南北大街街景

1911年(清宣统三年)根据民政部自治章程建立闵行乡,闵行镇归其管辖。1928年7月上海市、县分治后,改闵行乡为第一区,闵行镇也跃为当时上海县首镇。1945~1948年、1954~1960年曾两度为上海县政府驻地。1992年撤销上海县建立新的闵行区后,为区别“闵行”的地理概念,群众渐渐将这一地区称为老闵行,也泛指江川路街道辖区。21世纪初,闵行老街旧区改造,建成星河景苑住宅区,现老街唯一保留旧迹——项家宅院内设有闵行老街展览馆。

华漕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1)

1980年代华漕镇老街

华漕集镇为原华漕乡(镇)政府所在地。位吴淞江南岸,华漕港贯镇而过。地处北翟路、吴漕路、华江路交叉口,南近虹桥飞机场。旧街呈丁字形,南北街长200余米,东西街百米,街宽二三米,商店多列南北街,大多为平房。70年代后期,商店渐移北翟路、吴漕路(今七莘路)交叉路口,一式多层楼房。

虹桥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2)

1980年代虹桥镇老街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3)

1980年代虹桥影剧院

虹桥集镇为原虹桥乡(镇)政府所在地。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东南与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据传因夏雨后,跨塘桥可见西天彩虹,而名虹桥。所在地区是上海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种植商品蔬菜有上百年历史。80年代建新镇区于镇北,虹梅(北)路、吴中路交会处,粗具规模,有十数家商店和乡影剧院。

梅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4)

1980年代梅陇镇老街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5)

梅陇镇南街现状

梅陇集镇为原梅陇乡(镇)政府所在地。位梅陇乡中部,朱梅路、虹梅南路、梅陇路汇合处,沪杭铁路、沪闵公路南侧。梅陇港横贯镇中,河上架有平桥。旧名梅家弄,传因明成化年间徽州梅姓在此经商,后裔建宅第似街弄而名。80年代老镇改造,旧街全部拆除,建新街。镇北有当时上海最大的游艺场锦江乐园。有多路公交通徐家汇、闵行、莘庄。

曹行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6)

曹行镇老街近貌

曹行集镇为原曹行乡(镇)政府所在地。又名曹家行、曹家桥,因明副使曹闵(弘治九年进士)宅第得名。后有丁姓艺人卖艺定居于此,子孙繁衍兴旺,故居民以曹、丁两姓为多。80年代,街面拓宽至8米,并辟新街于马屯经西,建有银行、邮局及商店。

吴泾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7)

1980年代吴泾地区俯瞰

吴泾东临黄浦江,境内有一条自西向东入浦的吴冲泾,北岸昔日有吴冲泾庙(今不存),集镇因此得名。地境原是农田。1919年后,胡厥文、穆湘瑶建信大砖瓦公司,渐成集镇。有48间职工简易平房。1958年前后,吴泾化工厂等建造,成为上海重要的化工区和电力生产基地。建造吴泾新村等。1960年划入新设的闵行区。

马桥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8)

1980年代马桥镇老街旧貌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19)

马桥镇东街现状

马桥集镇为原马桥乡(镇)政府所在地。位沙港、俞塘汇合处,北倚北松路,南滨俞塘河。镇旧有四座石桥,分布呈马状,故名马桥。兴起于清初,称马桥市,乾隆年间称镇。1958年,俞塘改道南移,镇区逐步改建。70年代末起,居民住宅、商业楼、文化中心、影院、办公楼相继落成。沙港以东老街旧貌依然。

杜行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0)

杜行镇老街旧影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1)

杜行镇老街现状

杜行集镇为原杜行乡(镇)府所在地。向属南汇县,1950年6月划属上海县。西距黄浦江1公里许,位于塘湾、闸港、塘口、召楼、鲁汇、陈行各镇的中心。明永乐年间,周浦杜勉夫之子迁此,蕃衍成族,故称杜家行。1955年杜召路开辟,1977年沈杜公路筑成,有公交通周浦镇。现周遭为新建之浦江郊野公园,融于自然野趣,别有意蕴。

鲁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2)

鲁汇镇老街近貌

鲁汇集镇为原鲁汇乡(镇)政府所在地。向属南汇县,1950年6月划属上海县。位县东南隅,闸港、肇沥港、小闸港三水汇集于此。明崇祯年间举人鲁道昆居此,时北有萧家店,南有叶家行两市,其后汇合为一,因名鲁家汇。

现属闵行区部分集镇(驻地不同名或非驻地)

吴家巷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3)

2007年虹桥枢纽建设大动迁前的吴家巷老街

吴家巷集镇属原华漕乡(镇)吴家巷村。位虹桥飞机场西侧、吴翟路东,东濒横沥港,处七宝、诸翟两镇的中心。清代中叶为吴家巷市,旧属七宝镇。

朱行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4)

朱行镇东首敦义桥旧影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5)

朱行镇老街今貌

朱行集镇位于原梅陇乡(镇)朱行村。北临淀浦河,南傍老春申港,位朱梅、朱曹(今合为虹梅南)、朱莘(今莘朱)、老朱行(今莘朱东)和朱行5条公路交会处。老街原有一株近300岁树龄古紫藤,已迁梅陇镇西;镇东春申塘故道上敦义桥尚在(由屋墙所围)。公交可通徐家汇、大兴街、龙华和莘庄。

翁板桥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6)

翁板桥石桥现状

翁板桥在原梅陇乡(镇)集心村,因村西南一路春申塘河面桥梁得名。解放前分治于上海县和松江县,地处僻隅,抗日战争时期成为该地区通往上海市区交通要道,一度繁荣成市,沿桥侧有商店30余家,居民百余户,时称“翁板桥赛莘庄”。现已成为为上海春城住宅区。曾为梅陇、莘庄、曹行、颛桥4乡界村。跨春申塘石桥仍完好。

荷巷桥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7)

1980年代紫藤棚的古紫藤

荷巷桥集镇位马桥集镇西南,上海重型机器厂西。初因镇南有小溪荷叶田田,称荷溪镇。又因镇小,实为巷,溪有小桥,后改名荷巷桥。兴起于清嘉庆年间,遂称荷巷桥市。镇南设有公交终点站。镇西新辟有韩湘水博园。

中河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8)

中河镇西街近貌

中河镇在原陈行乡(镇)芦胜村。位陈行乡西北部,路黄浦江1公里许,因流经市镇的河道介于周浦塘、三林港二水之间而得名。居民多金姓,故又称金家行。旧隶南汇县,1952年划属上海县。

召稼楼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29)

召稼楼道南桥旧影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0)

1980年代召稼楼古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1)

召稼楼古镇今貌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2)

召稼楼古镇牌楼

召稼楼,即召楼集镇,在原杜行乡(镇)革新村。东界原南汇县,西距杜行集镇4公里。明工部右侍郞谈伦子田,建楼鸣钟以召农耕,因名召稼楼。2007年,古镇重修开放,为继七宝老街后区内又一古镇景区。

已划入长宁区部分集镇

北新泾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3)

1970年代北新泾街头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4)

1978年北新泾公共汽车站

北新泾集镇是原上海县北片重镇,与长宁区相接,滨吴淞江,新泾港贯镇。全镇面积0.459平方公里。南宋已成村落。清嘉庆年间称北新泾市。1984年全部拆除搭建于抗日战争前后的吴淞江、新泾港畔约200户“滚地龙”棚房。交通极为便捷,有多路公交通上海市区和莘庄、青浦、纪王、诸翟。

程家桥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5)

程家桥集镇旧貌

程家桥位新泾港东,因桥而名。以虹桥路为界,路南原属虹桥乡,路北属新泾乡。1954年镇西高尔夫球场改建为西郊公园(今名上海动物园),游客大增,市面益振。60年代虹桥机场扩建为国际航空港,市政设施日益完善,商业更为兴旺。有多路公交通静安寺及莘庄、北新泾、青浦、朱家角等地。

已划入徐汇区部分集镇

漕河泾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6)

1970年代漕河泾镇老街景象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7)

今日漕河景苑小区内的漕河泾中市桥石板

漕河泾集镇傍漕河泾港两岸。港东通黄浦江,西接蒲汇塘,由西向东贯镇而过。全镇面积0.636平方公里。元代称王家宅。明中叶,松江府粮、棉经蒲汇塘入漕河泾(时称曹乌泾)集散,渐聚成市。万历年间称作漕湖泾。今旧街不存,建为漕河景苑住宅区,唯中市桥石板留存至今,成为小区河畔一景。

龙华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8)

1970年代龙华集镇鸟瞰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39)

今日龙华

龙华集镇因龙华寺、龙华塔得名。傍黄浦江、龙华港。宋代称龙华村。元设龙华铺。明弘治时仍为村落,万历时已成集镇。1922年建龙华水陆两用飞机场,1934年通1路公共汽车,交通日趋发达。胜迹有龙华寺塔、百步桥、龙华烈士陵园、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土特产龙华水蜜桃、龙华豆腐干闻名遐迩。

小闸镇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0)

拆迁前的小闸镇1号桥

小闸镇在原虹桥乡小闸村。位中山西路、宜山路相交处南侧,距徐家汇1公里许。蒲汇塘自西向东南转折穿越镇区。1984年有二至三层居民住宅及六层新工房各2幢。水陆交通便利,蒲汇塘流经镇通龙华、漕河泾、七宝3镇,有居民396户、1246人。特产小闸黄狼南瓜。小闸镇现已完全融入市区。

华泾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1)

1980年代华泾镇老街

华泾集镇在原龙华乡(今华泾镇)华浦和建华村。镇近黄浦江,华泾港流贯镇中。地以居民姓氏得名。1984年有四五家小店。镇狭长,南北小街、东西街相交于桥北。镇北有建于朱隆兴年间,毁于清道光年间的宁国寺(现于近处重建)。今镇西有邹容墓,东北有黄道婆墓,镇上有刘季平故居黄叶楼。

已划入浦东新区部分集镇

三林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2)

1980年代古朴依旧的三林塘老街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3)

三林塘老街今貌

三林集镇为原三林乡(镇)政府所在地。原上海县浦东地区首镇。宋代隐士林乐耕后裔分居东林、西林、中林3庄,故名三林。手工刺绣有上百年历史,镇郊所产蔬菜、酱菜、崩瓜、肉皮等均以三林塘出名,享誉沪上。今老街临河房屋拆除,成为单面街,现通称三林塘老街。

东三林塘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4)

1980年代东三林塘老街

东三林塘位原三林乡(镇)三林港、东汾泾、陈村港三水汇集处三林港北岸,与原南汇、川沙两县一水之隔。明代称东塘,与西塘合称三林塘镇,至清代,东塘日形寥落,清末又自成小镇。沿三林塘长街西通三林集镇。

资料:上海测绘院官网微信@图溯上海

编辑:张添翼

上海七宝古镇有哪些特色(记忆七宝北新泾)(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