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如期而至,就像一个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向我们走来了。

每年的初春,心情因为那些新绿格外欢快。快步走在小区的路上,看着小桥流水,柳绿花红,总会有一两句关于春的诗词从脑海里蹦出来,但是要说描写春的散文,朱自清的《春》最为经典,笔者父辈在读书的时候,就有了这篇课文,对于经典,少不了背诵全文,也多亏了当初的背诵全文,在各种需要应景的时候才不会词穷。

朱自清的散文,入选语文课本的很多。代表作《匆匆》《荷塘月色》《背影》等名篇已经深入人心。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1)

但是这些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在萦绕,而朱自清在创作《春》这篇散文的时候,刚刚从欧洲留学回来,在出任清华大学文学系主任的同时,娶妻生子,这是他人生中最平静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文章整体风格明媚清新,极富美感和韵味。

让我们穿越到中学时代,再次赏析朱自清带给我们的美。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春天万物复苏,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开始,一年之际在于春,在企盼中,朱自清的春拉开了序幕。他选取了春天特有的东风,宣告春天的来临,而反复使用“盼望着”,表明了欣喜急切地等待春的到来,只此一句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喜悦”。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2)

而后文中,与其说作者用他细腻的笔触来展示春天,不如说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卷。

朱自清喜欢欣赏绘画,对画面的研究也很有深度,他能从美学角度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腻的美。所以他的散文里常有照相机式的记录景色的镜头。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几个场景切换,用这种并列的方式来展现春天的美。

第一个场景就是春天整体的轮廓,作者用三言两语勾勒出来,那就是“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来临山色由以前的暗淡变得明晰,由干枯变得润泽。而冰雪融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用一个“涨”字形象生动。“红”则写出了春日融融的特点。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3)

作者从大处落笔,从山水太阳等宏观的景色刻画出春天的轮廓,而这里的心情是欣喜的,一切都是“欣欣然”。

如果说春风是春天的第一个使者,“草色遥看近却无”那么小草就是先锋,接着作者为了添加的第一个细节景致就是春草报春图。

嫩绿勃发的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的”,一个钻字我们仿佛看见小草冲破土层的顽强生命力,小草仿佛有灵性,有个性。而人们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是孩子眼里的春天,新鲜有趣,亲切轻松。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4)

春天的画卷,怎么可以少得了春花呢,一副春花争春图,绚烂缤纷。作者从花的姿态、颜色、味道来描写花的争奇斗艳。“赶趟儿”般的春花,争先恐后生动而又人情味。而“红得像火,粉的像霞,白得像雪”连用三个比喻来形容不同的花色。花的味道是“甜甜”的,由花联想到后期甜甜的果实,这一份热闹和沸腾,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丰收的喜悦“春华秋实”。

春天给人体最舒适感觉的莫过于春风和春雨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和尚的诗句引用到这里,是最合适不过了。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5)

春风和煦,像母亲的手,春风沉醉,带着各种芳香,春风歌唱春天,从触觉到嗅觉到听觉,描绘了春风的柔和,芳香。而“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默默地滋润着春天。小草小花树叶在春雨的滋润下,也愈发地闪亮,一片清新和谐自然的场景让我们神往。

在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渲染下,万物之灵的人出场了,人们也是尽情地迎接春天。“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老老小小,都出来了”这里和前面的“花赶趟儿”相照应,一年之计在于春,人怎么可能落后呢,看他们“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充满活力地去“各作各的一份事去”。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6)

文章结尾用“春天像小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三个比喻从小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来比喻春天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春天给人不同的感受,但是无论哪个阶段春天都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画龙点睛,结束全文。

整篇文章紧紧围绕着“春”,画面感非常强,而其中流动的感情一直是喜悦的。从一开始的盼望春天,总写春天的轮廓,到后边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个角度描绘了五幅精美的画面。其中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多角度刻画了春天的特点,使整篇文章内在的诗情和外在的景物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感染力极强。

朱自清散文春无错别字(朱自清的散文春为何入选初中课本很多年)(7)

而朱自清作为散文大家,所使用的语言又是非常平实的,大部分是通俗易懂的口语,而且善用短句,有明显的韵律感,所以在学生阶段,虽然是背诵全文,但是并不困难,多年后我依然记得。今天突发感想,写下此文,纪念一下自己生命中的初春季节,同时也提醒自己珍惜时间,不辜负当下每一个美好的时光,同时祝愿各位读者在生命的四季中,每一天都能够如沐春风。

#师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