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上有一对女子的关系堪称奇葩,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一对女子就是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什么关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什么关系(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仇人)

武则天和上官婉儿什么关系

唐朝历史上有一对女子的关系堪称奇葩,在别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这一对女子就是武则天和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西汉上官桀、上官安、上官期祖孙三代的后裔,高祖父上官贤官至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上官弘曾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祖父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

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与父亲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则天所杀,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

仪凤二年(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武则天是上官婉儿的仇人,为何还要把上官婉儿留在身边?难道武则天不怕上官婉儿报仇,突然在某一天对自己不利吗?

武则天当然明白,她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女政治家,但她有足够手腕对上官婉儿进行可靠的掌控。武则天把上官婉儿留在身边是放心的,因为她有自信可以驾驭上官婉儿,但是也有防范。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佐证:

1,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关系是由复杂的人性和心理作用以及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对于上官婉儿来说,武则天不仅是她的灭族仇人,还是她的救命恩人,即是掌控她生死的顶头上司,又是她崇拜的政治偶像,她不但因武则天而沦为贱奴,也因武则天的赏识而成高官,可谓集爱恨情仇于一身,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2,年轻时的上官婉儿虽然诗文才高八斗,但在政治上却是一雏儿,对她的这种矛盾心态,聪明的武则天了如指掌,以武则天的能力完全可以掌控,不会造成真正的威胁。

3,成年以后的上官婉儿则基本上已经被武则天驯化,加上因对太子谋反知情不报,与武则天面首私通等事件,让武则天恩威并用、软硬兼施加以归化,上官婉儿已经没有了报仇的动机,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武则天为什么花那么大的心思,还要重用上官婉儿呢?

1,因为上官婉儿确有才华。上官婉儿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被后世公认的才华盖世的奇女子,这一点无需多言。

2,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知己。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惺惺相惜,她们在中国历史上同样冰雪聪明,同样文采出众,她们互相欣赏,堪为知己。

3,上官婉儿还是武则天的心腹。有些事情武则天是不能与大臣们商量的,而上官婉儿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4,从上官婉儿身上武则天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武则天的性格和上官婉儿的过失,再有几个上官婉儿也应该留不下,武则天对上官婉儿的特殊怜爱有着复杂的心理原因,因为武则天从上官婉儿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5,武则天和上官婉儿成就了一种即是君臣又像母女的特殊关系,因为武则天执掌朝政,家庭关系紧张,而上官婉儿有助填补武则天的感情空白,她们之间还有一层神秘的亲情关系。

上官婉儿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女官,也是中国历史上官位出类拔萃的女人,世人称她为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一个被权利染缸熏染变色的绝色佳人、惊世才人。

第一,妖冶艳丽,秀美轻盈,自成风度。

传闻上官婉儿不仅仅聪慧异常,才情满满,而且论相貌,也是数一数二的美人。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

相传夏日之时,常有人在傍晚看见玉簪花下有一女子在喃喃吟诵,其样貌美艳,婀娜多姿,于是便有人传言那是司掌玉簪花的花神。其实,那个俊秀的美人就是上官婉儿。

第二,朱砂点额,愈发妩媚动人,侍女效仿,取名梅花妆。

上官婉儿曾经获罪,武则天道:“朕念你之前有功,此番不多计较。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依律当处黥刑!”不过,武则天私下却又吩咐行刑时改用朱砂点额,仅刺了红梅花一朵。上官婉儿本就是天生丽质, 这一点梅花,反倒让她变得愈发妩媚动人,宫中的侍女纷纷效仿, 还将此取名梅花妆。

第三,上官婉儿早已因其才情而名声在外

武则天登上皇位以后,很快发现了她。彼时的上官婉儿早已因其才情而名声在外,于是,同样身为女人的武则天,对她多了几分赞许之心,便将她召进宫来当场考其文才,果然尽如人意,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第四,美貌与才华令大臣汗颜。

上官婉儿的什么特质如此深度地吸引了当今人们的重视?是上官氏的美貌与才华?据说唐上官氏曾代表女皇武则天评价群臣作诗,结论一出,无不交口称赞。宫中盛行作诗娱乐,每次大臣忙于自己作诗,唐中宗、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诗都有上官氏代劳,每每几首诗同时完成,辞藻意境,无不美妙,常令在座大臣汗颜。

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上官婉儿人品功过颇具争议

上官婉儿才华诗文不让须眉男子,其人品功过颇具争议。有人赞其文才,有人批其淫媚,极度推崇者有之,轻视鄙视者有之。而她与武则天长达二十七年的共处亦让后人津津乐道。《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都对上官婉儿有记载,但较为体现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并操纵政治,控制朝纲的负面事件。

第六,上官婉儿卷入权力漩涡被杀

景龙四年(710年),上官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显突然驾崩,朝政大权尽落韦氏之手。宰相宗楚客、韦温更改诏书,劝韦后效仿武则天。 得到消息的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7月21日李隆基发动唐隆之变,以禁军官兵攻入宫中,杀死韦后、安乐公主及所有韦后一党,拥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于旗下。

后记:上官婉儿才气过人,但是长期染指权利中枢,深陷皇权漩涡不能自拔,悲剧收场让人感慨,悲哉,惜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