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雄,一个受人尊敬的圣人与救民于水火的英雄的简称。谈起圣雄甘地不得不说起印度这片神奇的国土,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占地面积居世界第七,本地语言种类繁多竟然多达1600种,也是众多宗教的发源地,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便孕育此地。但其中印度多数人信奉印度教,少部分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

圣雄甘地下场:曾经被丘吉尔评价为令人作呕的圣雄甘地(1)

那么宗教信仰的不同必然可能会导致其民众对社会意识形态不同,思想束缚落后和宗教信仰纷争很难使该国家统一发展,很快于17世纪末,各地封建王公割据,各成一方势力,国家从此四分五裂。18世纪中后期英国乘虚而入,一方面收买王公贵族,另一方面加速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虽然英国在印度统治近两百年(据历史记载:英国在印度实际占统300年,而殖民统治190年)。

可是对于印度人来说,难道就一点反抗意识都没有吗?要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随着二战后期,各大被殖民的国家通过武装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换句话说大多数国家争取独立都有大大小小的流血牺牲。

圣雄甘地下场:曾经被丘吉尔评价为令人作呕的圣雄甘地(2)

对于我国来说,对二战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巨大,其中四川出军350万(也有说是五百万,此处不究),伤亡多达64万,怪不得当年三国诸葛亮喜欢用“川军”,此地壮丁可谓生猛,这也应证了“枪杆子里出政权”。印度就比较厉害了,只用了两点便争取独立,一是采用非暴力不合作,二是为抵抗英国政府机关单位的控制和赋税带领民众“绝食”。这是怎么可能成功呢?也只有圣雄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做得到。

甘地幼时信奉仁爱、素食、不杀生的印度教,1888年,甘地为在西方文化求得真理不惜被开除种姓身份,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学习法律毕业回到印度,起初任职律师,在一次偶然的经历在南非受理过程受到种族歧视与侮辱问题困扰,民族尊严和平等待遇迫使其争取独立意识增强,甘地20年的努力终于成功了,积累经验后归国,此时的甘地将梭伦、托尔斯泰等的巨匠思想与《圣经》与《古兰经》中的智慧思想相结合,逐渐为非暴力不合作理论创建了基础。

圣雄甘地下场:曾经被丘吉尔评价为令人作呕的圣雄甘地(3)

1920年9月,甘地号召人们示威游行;在1922年,甘地及有关人员被捕入狱。而印度人民反抗意识也随之增强,英国不得不逐步做出退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盼望已久的独立来临,1948年1月30日圣雄甘地却被宗教徒狂热分子南度蓝姆·高德西刺杀,对于印度民众来说无异于噩耗一般,仁爱的甘地在临死前没有怪罪行刺人,一方面对众人说“请大家宽恕这个可怜的人。”另一方面请求火化,于是应其遗言他的遗体在新德里东面的亚穆纳河畔24小时内就被火化。

圣雄甘地下场:曾经被丘吉尔评价为令人作呕的圣雄甘地(4)

可能是宗教信仰缘故,印度民众认为抚摸一下甘地裹尸布,希望可以带来好运吧,也可精神升华。甘地的信徒众多于是前来人数就不计其数,很多人不愿接受这样的现实既感到气愤又感觉到惋惜。当时就数十名情绪激动女子冲破警察的阻挡,扑向火海,部分人认为他们这是自愿给甘地殉葬。而我认为可能当时其不愿接受残酷的现实希望得到证实:这不是真的。另一方面群众的围观叫嚷声,微弱的警力没有适当的安抚民众,导致悲剧发生,信奉宗教信仰的他们把这种事故以自愿殉葬为缘由收关了。

圣雄甘地下场:曾经被丘吉尔评价为令人作呕的圣雄甘地(5)

印度人们对圣雄甘地的敬仰之情没有因为其遇刺而亡减弱,把其骨灰视作圣物,在官方把甘地的骨灰被送到印度中央邦Bapu Bhawan纪念馆供奉后。于是众人对残余骨灰疯抢“仪式”开始了,争抢后供奉家中。甘地的确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上最具高明思想者,以不战而胜为对敌上策,就连爱因斯坦也曾评价其:

“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相反,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则曾经这样评价甘地:

“他的思想令人作呕。”

圣雄甘地下场:曾经被丘吉尔评价为令人作呕的圣雄甘地(6)

看似物是人非,实则甘地精神永远流传。我个人认为其巧妙利用国情宗教信仰不同以求追求自由独立之同,以“绝食”之行为唤醒英国人的怜悯之心,这也说明只有符合国情的要求和顺应民心历史潮流来发展,才能得以正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