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机制
⑴药物:包括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Ⅰ、Ⅱ、Ⅲ、Ⅳ类。非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分裂药、抗高血压药、血管扩张剂等,毒品可卡因也可导致Q-T间期延长。
⑵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镁、低钙等。
⑶严重的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房结功能不全。
⑷心脏疾病: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脏肿瘤,心功能不全。
⑸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外伤、脑炎、脑血管意外。
⑹内分泌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醛固酮增多症。
⑺营养不良。
上述各种因素引起的心室肌复极延迟,心肌细胞间复极时间差异性增大,导致复极不均匀,心室肌纤维弥漫性传导障碍,极易诱发广泛的折返激动,心电图出现Q-T间期延长,严重时发生TDP。
2、临床表现
反复发作晕厥,发作前大多有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史,或有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以及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存在。
3、预防及治疗
使用能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时应紧密观察血钾、血镁离子变化情况及心电图变化,如果Q-T间期大于500-600ms时应停药,有低血钾、血镁要尽早纠正Q-T间期显著延长并出现TDP时可给予益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该药能提高心率,缩短Q-T间期,同时大剂量时能增强向外的钾离子电流,加快复极,易致早期后除极,预防和终止TDP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