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就是说尽管学者多如牛毛,但是真正学有所成者却非常少。其中的“麟角”就是传说中神兽麒麟的角,虽然说麒麟这种有着瑞兽称号的神兽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历史上关于麒麟的记载可不在少数,说法各异。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1)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2)

《礼记》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么看来,麒麟应该是和龙一个级别的神兽,《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毛犊生应龙,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麒麟生庶兽,凡毛者,生于庶兽。也就是说龙应该是麒麟的祖父。《五杂俎》里又这么记载:龙与阳牛人交,则生麟。也就是说龙应该是麒麟的爸爸……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3)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4)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麒麟是瑞兽,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麒麟送子,麒麟儿是对别人孩子的最高赞美。相传当年圣人孔子就是其母亲遇到麒麟之后所生,而且在孔子出生前夕,有一头麒麟从天而降,吐出一卷玉书,玉书上面写着: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也就是说,其实孔子并不是凡人,虽然没有坐上帝王的位置,却有着帝王的德行。《史记》还记载了这么一件事,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举行过一场狩猎,并且狩猎到了麒麟,孔子听说后非常的伤心。孔子在此之后再也没有著书,所以也有“孔子获麟绝笔”的说法。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5)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6)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7)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麒麟也有着别样的喜爱,他在洪武二十四年下了这么一道命令:公、侯、驸马、伯服饰要用麒麟作为补服图案,所以又有一品麒麟的说法。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朱元璋都喜欢麒麟,那他的儿子们自然也会喜欢麒麟,明成祖朱棣就曾经举办过一场声势浩大的“迎麒麟”活动。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8)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9)

明成祖时期,明朝国力强盛,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宣传明朝的强盛。据记载,在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时期,带回了一个小国的贡品,这贡品就是大名鼎鼎的“麒麟”。大家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来得不是那么光彩,一直被天下人所诟病,这也成为了他的心病之一。如今听到番邦小国向明朝进贡“麒麟”,朱棣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要知道麒麟一直被朱元璋所推崇,而且《礼记》载:麟者,仁宠也,圣王之嘉瑞也。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10)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11)

番邦小国进贡麒麟,这不说明自己是圣王明君嘛,朱棣知道这是他洗白自己名声的好机会,于是举办了声势浩大的“迎麒麟”活动,盛况空前。文人骚客更是作了各种麒麟赋,用来赞美麒麟,文坛掀起了一股麒麟潮流,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他们看到的麒麟真的是我们印象中的神兽麒麟吗?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12)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期带回麒麟,郑和下西洋带回神兽麒麟(13)

事实上,在当时除了各种各样的麒麟文赋,明成祖朱棣还下令宫廷画师画下了麒麟图像,是为《瑞应麒麟图》(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其上还有明朝著名书法家沈度(永乐大钟上二十余万字经文的作者)亲笔所写的《瑞应麒麟颂》。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幅图上面画的麒麟和长颈鹿实在是太过相似。所以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明成祖朱棣是被忽悠了,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长颈鹿并不是我国的本土生物,在这之前,中国人根本没见过长颈鹿,而且长颈鹿也符合古籍里麒麟“鹿身、牛尾、马蹄者”的记载,长颈鹿被错认成麒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