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一起来认识山斑鸠。

最多的山斑鸠在哪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满背金黄

山斑鸠是鸽形目鸠鸽科斑鸠属的鸟类,又名金背斑鸠、麒麟鸠、山鸽子、大花鸽等。这些别名很多来自山斑鸠的金黄色“鱼鳞状”羽毛,它们翅膀羽毛像一片片鱼鳞,“鳞片”边缘为金棕色,极富辨识度。它们的颈部两侧各有一块蓝灰色羽毛,两胁和尾部下方羽毛也为蓝灰色。山斑鸠雌雄鸟相似。

它们全身长度大约为32厘米,腰部为灰色,下半身为葡萄酒红褐色,尾羽近乎黑色,至尾梢转为浅灰色。山斑鸠的眼睛为金黄色或橙色,嘴巴为铅蓝色,脚部为洋红色。

最多的山斑鸠在哪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迈小碎步

山斑鸠主要活跃于低山丘陵、平原和山地周边,喜欢生活在开阔农耕区、村庄及房前屋后等区域。

它们一般在地面上觅食,食物多为带颗谷类,例如高粱谷、粟谷、秫谷,也食用一些樟树籽核、初生螺蛳等。

在地面活动时,山斑鸠动作敏捷,时常迈着小碎步迅速前进,并一边走一边觅食,头前后摆动。飞翔时,它们两翅鼓动频繁,飞行路线直,飞行速度快,有时也滑翔。山斑鸠鸣声低沉,其声听起来似“咕咕咕”,且会反复重复多次。

最多的山斑鸠在哪 秘境之眼人类之友(3)

爱巢简陋

山斑鸠时常成对活动,喜欢成对栖息于树上,或成对一起飞行和觅食,有时也结成小群活动。如果雌鸟受伤,雄鸟惊飞后,会数次飞回原处,并在上空盘旋鸣叫。

它们遍及全国各地,在江苏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见。4月至7月是山斑鸠的繁殖期,它们一般一年养育两窝后代,将巢建在森林中的树上,也在竹林、孤树或灌木丛中筑巢。通常,山斑鸠会将巢建在靠近主干的枝桠上,巢相当简陋,主要由枯细树枝交错堆集而成,呈盘状,结构较为松散,从下面还能看到巢中的卵或雏鸟。

巢的简陋丝毫不影响它们养育后代,它们把更多力量用在“刀刃”上了。雏鸟晚成,刚出壳时,雏鸟全身裸露没有羽毛,身上仅有稀疏几根黄色毛状绒羽。雌雄亲鸟共同抚育后代,经过18天至20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飞翔。

采写:刘春

制图:郑诚

图片:邹维明

编辑: 刘霞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