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黛玉亦常听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wu四声)读书,最喜在内帷(wei二声)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红楼梦第五回笔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第五回笔记(翻译笔记之红楼梦第三回)

红楼梦第五回笔记

原文//

黛玉亦常听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wu四声)读书,最喜在内帷(wei二声)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

解释:

衔玉:含玉。而:表修饰关系,不译。诞:出生。

顽劣:顽皮恶劣。顽劣异常:就是异常顽劣。意思是异常顽皮恶劣。

极:极其,非常。恶:厌恶。内帷:内室,女子的居处。

厮混:不务正业、嬉耍胡闹的混日子。如此:这样。

译:

黛玉也常常听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是含玉出生。异常顽皮恶劣,极其厌恶读书,最喜欢在内室嬉耍胡闹。外祖母又极其溺爱,无人敢管。如今见王夫人这样说,便知道说的是这个表兄了。

原文//

因赔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姐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姐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

解释:

因:于是。赔笑:以笑脸待人。唤:叫。极:极其。

憨顽:憨厚顽皮,恣意玩耍。说:据说。况:况且。

同处:一同相处。自:自然。别院:别的院子。另室:另外的房间。

岂得:怎能,怎可。沾惹:招惹。理:道理。

译:

于是以笑脸待人说:“舅母说的,可是含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也曾经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虽然极其憨厚顽皮,据说在和姐妹们相处的感情中非常好的。况且我来了,自然只和姐妹一同相处。兄弟们自然是别的院子另外的房间的。我怎能有去招惹他的道理?”

原文//

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缘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姐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姐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

解释:

缘故:原因。自幼:自小。系:是。一处:一块。娇养:娇生惯养,宠爱放纵。

若:如果。有日:多日。纵然:即使。没趣:没有意思。

小幺儿:年少的男仆。咕唧:小声交谈或自言自语。一会子:片刻。

译:

王夫人笑着说:“你不知道原因:她和别人不同。自小因为老太太疼爱,原来是同姐妹们一块娇生惯养惯了的。如果姐妹们多日不理他,他倒是还安静些,即使他没有意思,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的两个年少的男仆人出气,自言自语片刻就完了。”

原文//

若这一日姐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

解释:

乐:高兴。一时:有时。甜言蜜语:成语,为讨人喜欢或欺骗人而说好听话。

有天无日:成语,言行荒唐,违背常理。疯疯傻傻:举止疯癫傻气。休:不要。

译:

如果这一天姐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高兴,就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理睬他。他嘴里有时为了讨好说好听话,有时言行荒唐,违背常理,有时又举止疯癫傻气,你只是不要相信他。

原文//

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王夫人忙携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

解释:

一一:一个一个地。回:回话。传:发出命令叫人过去。传晚饭:叫人去吃晚饭。

携:带。后廊:房屋后面的廊檐下。角门:建筑物角上的小门。

南北宽:东西方向。夹道:左右都有墙壁的狭窄道路。

译:

黛玉一个一个地都答应着。只见一个丫鬟来回话:“老太太那里叫人过去吃晚饭了。”王夫人连忙带黛玉从后房门出来,由房屋后面廊檐下往西走,出了角门,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夹道。

原文//

南边是倒座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

解释:

倒座:四合院中跟正房相对的房屋,通常坐南朝北。抱厦:指在原建筑之前或之后接建出来的小房子。清代以前叫龟头屋。抱厦厅:作会客或书房用的叫抱厦厅。

粉油:用白色涂料粉刷过的。影壁:又叫照壁,照墙,影墙,是寺庙、宫殿、官衙、深宅大院立于大门门内入口的一面墙壁,起屏障作用。

译:

南边是倒座房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刷过的大大的影壁墙,后面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屋。

原文//

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他来,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他说就是了。”这院门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解释:

来:用在动词后,表示行为动作的趋向,不译。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个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

小厮:未成年的男性仆人。垂手:手下垂,表示恭敬。侍立:恭顺地立在旁边伺候。

译:

王夫人笑着指向黛玉说:“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回来你好往这里找她,缺少什么东西,你只管和她说就是了。”这院门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男仆,都是手下垂,恭顺地在旁边伺候。

原文//

王夫人遂携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

解释:

东西穿堂:东西方向的穿堂。穿堂:坐落在前后两个庭院之间可以穿行的厅堂。方:才。安设:布置。

译:

王夫人于是带黛玉穿过一个东西方向穿堂,就是贾母的后院了。于是,进入后房门,已经有多人在这里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才布置桌椅。

原文//

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解释:

捧:捧着。安箸:摆筷子。进:奉上,呈上。羹:汤。正面:身体五官的那一面。榻:狭长而较矮的床形坐具。推让:推辞。

译:

贾珠的妻子李氏捧着饭,熙凤摆筷子,王夫人奉汤。贾母正面在榻上一个人坐着,两边四张空椅,熙凤连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

原文//

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姐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坐左第二,惜春坐右第二。

解释:

方:才。告座:下级或晚辈谦让或道谢后坐下。右手:右边。

译:

贾母笑着说:“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本应该这样坐的。”黛玉才告了座,坐下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姐妹三个告了座才上来。迎春就坐右边第一。探春坐左边第二。惜春坐右边第二。

原文//

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解释:

执:拿。拂尘:掸灰尘,驱蚊蝇的用具。漱盂:盛漱口水的器皿。

巾帕:手巾。案:桌案。布让:把菜分给座上客人,请其进食。译成“布菜,请客人进食”

外间:外面。媳妇:已婚的年轻女仆。不闻:听不到。

译:

旁边丫鬟拿着拂尘、盛漱口水的器皿、毛巾。李纨、熙凤二人立在桌案旁布菜、请客人进食。外面伺候的已婚的年轻女仆、丫鬟虽然多,却连一声咳嗽都听不到。

原文//

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解释:

寂然:肃静的样子。饭毕:吃完饭。当日:往日,从前。

教女:教导女儿。以:通过。惜福:珍惜口福。就是珍惜上天赐予的食物。

养身:保养身体。云:说。务:务必。待:等。一时:一会儿。吃茶:喝茶。方:才。

译:

肃静地吃完饭,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从前林如海教导女儿通过珍惜口福来保养身体。说饭后务必等饭粒咽完,过一会儿再喝茶,才不伤脾胃。

原文//

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解释:

今:如今。合:合乎。式:样式。随:顺从。少不得:少不了。一一:一个一个地。早:早就。

译:

如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乎家中的样式,不得不顺从的,少不了一个一个地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就看见有人捧过盛漱口水的器皿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原文//

盥(guan四声)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贾母说:“你们去罢,让我们自在说话儿。”王夫人听了,忙起身,又说了两句闲话,方引凤、李二人去了。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解释:

盥:洗。毕:完毕。方:才。罢:同吧。自在:自由,无拘无束。

闲话:无关紧要的话。引:领。因:于是。何:什么。

译:

洗完手,又捧上茶来,这才是吃的茶。贾母说:“你们去吧,让我们自由说话儿。”王夫人听了,连忙起身,又说了两句无关紧要的话,才领熙凤、李纨二人走了。贾母于是问黛玉念什么书。

原文//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问姐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解释:

刚:刚刚。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的合称。认得:认识。罢了:而已。

译:

黛玉说:“只是刚刚念了《四书》。”黛玉问姐妹们读什么书。贾母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而已!”

原文//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meng三声)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罢了。

解释:

一语:一句话。未了:没有结束。怎生:怎样。个:一个。

惫懒:泼皮无赖,顽皮。懵懂:糊涂,头脑不清楚,不能明辨是非。顽童:顽皮的小孩子。

不见:没有见过。蠢物:愚蠢的东西。罢了: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相当于“就是了”。

译:

一句话没说完,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丫鬟进来笑着说:“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道是怎样一个涎皮赖脸的人物,糊涂、顽皮的小孩子?倒是没有见过那愚蠢的东西就是了。

原文//

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金紫金冠,齐眉勒(lei一声)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解释:

嵌宝:器物上镶嵌宝石作为装饰。 紫金:铜和金的合金,又称紫磨金。

紫金冠:又叫太子盔。是古人用来束发的华丽装饰品,旧小说中多用于王子和年少的将领,比如吕布就是戴此冠。紫金冠为贵族燕居(闲居)的冠戴,两侧有孔,用于插入簪子,这种束发冠始于先秦,盛行于明代。

齐眉:达到人眉毛的高度。勒:系。二龙抢珠:二龙戏珠,意思是两条龙相对戏玩一颗宝珠。

金:黄金。 抹额:束额巾,是将布帛锦缎、兽皮等物折叠或裁制成条状围与额前,多装饰刺绣或珠玉,明清时代较为流行,抹额与束发冠同时佩戴,有御寒防风的作用,逐渐变成首饰。

译:

心中想着,突然看见丫鬟话没有报完,已经进来一位公子:头上戴着束发用的镶嵌着宝石的紫金冠,齐眉系着有二龙戏珠纹饰的黄金抹额。

原文//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解释:

二色金:用不同成色的黄金打成金箔,再制成金线。百蝶穿花:一百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箭袖:就是箭衣,袖端去其下半,仅能覆手,以便于射箭。

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就是用不同成色的黄金制成的金线绣成的一百只蝴蝶穿梭花丛图案的大红色箭衣。

束:系。

五彩丝:五色丝线,又称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攒花:用一大把东西聚在一起做成的花。

攒花结:就是打出的结成花朵形状。比如蝴蝶结就是打出的结成蝴蝶形状。长穗:长长的流苏。宫绦:宫中特指或仿制宫样的所制的丝带,系在腰间的悬挂饰物。

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就是五色丝线编织,打结处是花朵形状的,带长长流苏的宫绦。

罩:套在外面,覆盖。

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清朝贵族的一种典型礼服。八团是衣服上缂丝或绣成的八个彩团。八团位置前后胸各一,左右角各一,前后襟各二。因八团凸出衣面,故云起花。

排穗,衣服下缘排缀的穗状流苏。倭,日本。倭缎原是日本织造,后来国内仿制日本织法制成的缎子也叫倭缎。江宁织造每年织倭缎六百匹,所以倭缎在当时只有贵族使用。褂:清代礼服外服的名称。

登:〈方言〉穿。青缎:一种黑色的普通缎料。红楼梦中丫鬟媳妇穿的背心的通用面料就是青缎,也是制靴的主要面料。粉底:靴底涂有白色的涂料。小朝靴:方头长筒靴子。

译:

穿着一件不同成色的黄金制成的金线绣的一百只蝴蝶穿梭花丛图案的大红色的箭衣。腰间系着五色丝线编织的,打结处是花朵形状的,带长长流苏的宫绦。外面套着石青色起花八团的倭缎制成的,衣服下缘排缀穗状流苏的褂子。脚上穿着清缎制的,靴底涂着白色涂料的方头长筒靴子。

原文//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chen一声)视而有情。

解释:

面:面色。中秋之月:中秋的月亮。面色像中秋的月亮一样洁白。应该类似于面如冠玉。

色:神色,神态。春晓:春日黎明之时。春晓之花:春日黎明时绽放的花朵,灿烂肆意,这个比较符合宝玉纨绔子弟我行我素的风格。

鬓若刀裁:两鬓头发整齐,像用刀裁剪过一般。眉如墨画:眉毛像用墨画的一样浓黑。形容眉毛长得好。

面如桃瓣:脸色像桃花瓣一样红润鲜艳。目若秋波: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清澈明亮,蕴含着深情。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即使发怒时,也好像在微笑,就是怒目而视时,也是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

虽,即使。而,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作“就,然后,便”等,或者不译。这里不译。即:就是。瞋:发怒时睁大眼睛。瞋视:怒目而视。这两句看出来宝玉有点男生女相。

译:

面色像中秋的月亮,神态像春日黎明时的花朵,鬓发整齐像用刀裁剪过一般,眉毛像用墨画的一样。脸色像桃花花瓣一样,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样。即使发怒时,也好像在微笑一样,就是怒目而视时,也是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

原文//

项上金螭(chi一声)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解释:

螭:无角龙。金:黄金。螭:无角龙。金螭:黄金材质雕刻着无角龙。 璎珞:环状饰物,多为颈饰。五色: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丝绦:丝编的带子或绳子。五色丝绦就是五种颜色丝线编的绳子。美玉:指通灵宝玉。

译:

脖子上戴着黄金材质的雕刻着无角龙的璎珞圈。又有一根五色丝线编的绳子,下面系着一块美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