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经教育部门等批准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公办大学和民办高校?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公办大学和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有哪些差距)

公办大学和民办高校

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经教育部门等批准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

首先来看看相同点方面:

1、法律地位相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都是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的法律条文规定,我国的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和同级同类的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招生方式相同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在招生方式的上是一样的,即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高三学生实行按高考分数、综合评价等择优录取。

3、学历效力相同经过高考通过志愿填报被录取到公办院校或者民办院校,经教育部电子注册并完成学业要求毕业的学生,取得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证书是一样的,公办和民办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科毕业会有毕业证和学位证,普通专科毕业只有毕业证,公办和民办也都是一样的。同时,民办本科毕业生同样可以享有公办院校一样的参加研招和公招等考试的资格。

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差别:

1、资金来源不同公办学校是国家拨款,大部分办学经费都是来自政府;而民办学校资金则是要靠自筹,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社会组织或个人。

2、收费标准不同由于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民办高校需要用相应的经费来维持教学运转,因此民办高校的学费一般要高于公办高校。通常,民办学校学费每年在1万左右,部分院校能达到几万,而个别院校则高达10多万;而公办高校除了部分特殊专业,每年的学费大多在5千左右。

3、办学历史不同不少公办高校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这些高校都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1993年国家教委才开始审批民办院校,因此,国内现存的民办院校都是在1993年后才开始建立和发展,在办学历史上自然不如那些百年老校,历史底蕴可能也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