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玩家提到《神怪物语》时,大多会想到《女神异闻录5》,一部被称为“JRPG天花板”的作品。《女神轶事》IP以其新颖的叙事手法,独特的面具战斗系统,以及木黑江四扣人心弦的音乐,在众多玩家心中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但《女神异闻录5》能有如此优秀的素质和成绩,与系列中的《女神异闻录4》密切相关。无论你是没接触过P系列的玩家,还是对《真女神转生》系列比较了解的玩家,《女神异闻录4》(以下简称P4)都将是一款不可错过的游戏。纵观“真实的女神转生”或“女神的轶事”的整个系列,这部作品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的特点。

  《P4》是ATLUS于2008年制作发行的P系列第四部作品,而《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以下简称P4G)则是其经过优化改造后于2012年首次亮相的高品质复刻作品。游戏整体玩法略像AVG回合制的组合,但《P4G》的美妙绝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

  《P4G》之所以对P系列意义重大,是因为它是《女神异闻录》风格转变的开始,同时也为后续《P5》的登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1》和《P2》作为《真女神转生》的测试作品,在风格上很大程度上与原著相似,充满了阴森恐怖和宗教气息。《P3》的主题围绕着“生与死”,结局趋势也给《P3》蒙上了一层灰暗的面纱。

女神异闻录4全系列(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关于青春的日式RPG)(1)

  不同于以往作品的诡异气氛和阴郁气氛,《P4G》整体呈现积极乐观,自我发展,青春洋溢。从此《女神异故事》一改以往风格,成为一部充满生命力、艺术性和游戏性的优秀作品。称之为游戏界的艺术品并不为过。

  直观来看,《P4G》的整体性能可能没有《P5》那么惊艳,但在很多设定和细节上都能发现两者的关系。《P5》能取得这样的成绩,《P4G》绝对功不可没。

  在角色的设定上,两部作品的领导集体想要表达的主旨是不同的。如果说《P5》是一个无畏的少年对社会不公的反叛和反抗,那么《P4G》就是一个少年面对内心的彷徨和成长。虽然直面内心一直是P系列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P4G》更多的是人内心的自我矛盾,而《P5》更多的是外界压力导致的人格扭曲。

  比如《P4G》中的荀婉儿,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摩托车帮不良少年的设定,但其实内心深处是酷爱裁缝和编织的,在别人眼里无异于一个少女。为了掩盖这个爱好,不被同学嘲笑为娘娘腔,他努力做一个让人害怕的坏孩子,以此来隐藏自己爱好恋爱女性的事实。所以在电视世界里,被遮蔽的人格以娘娘腔的形式呈现,让他感到羞耻。然后,他说出了防御线“这根本不是我”,让他的人格阴影得以实现,他和领导小组一起战斗。而这正是自我实现在荣格心理学中的集中体现。

女神异闻录4全系列(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关于青春的日式RPG)(2)

  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最终会成为最完整的自己,包括黑暗的自己。在《P4G》中的表现是,这些被阴影笼罩的人物,最终都要面对阴影,接受自己心理的阴暗面,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并且每次与角色的影子战斗后,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你是我,我是你”这句台词,这也是《P4G》中荣格心理学中自我实现的体现。

女神异闻录4全系列(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关于青春的日式RPG)(3)

  但是,《P5》里的学长新岛真二为了不拖累妹妹,一直在假装自己是个好学生。所以她被校长压迫,几乎不能表现自己。北川佑介甚至怀疑老师盗用了他的灵感和作品,但因为被教养的善良所束缚,他无法从心底恨老师。

  稍微对比一下就能看出,《P5》中领导群体的人格面具在苏醒的时候,多半是有一个外在的因素,要么来自亲情的束缚,要么来自道德的枷锁。当新岛真决定不再受世俗评价的压迫,放弃做一个“好孩子”,当佑介决定放弃道德绑架的枷锁,与“老师”一刀两断,他们的人格面具都被唤醒了。

从外面打破鸡蛋是食物,从里面打破鸡蛋是生命。相比《P5》中的人物,《P4G》更注重人物心理矛盾的自我突破,赋予了故事强大的生命力和成长元素,这也是《P4G》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

说到《P4G》,个性面具必不可少,个性面具也是《女神异闻录》系列的核心灵魂。几乎贯穿了整个游戏,无论是从游戏玩法还是人物设计,都能看到游戏中人格面具和荣格心理的出现。荣格心理学、人格面具和游戏的结合,是《女神异闻录》脱离单纯游戏范畴,从单纯游戏走向艺术和哲学的第一步。

女神异闻录4全系列(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关于青春的日式RPG)(4)

在玩法上,人格面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社团的建立和战斗中人格面具的切换。社区建设是《P4G》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游戏的进程一天一天的推进,一天主要分为下午和晚上,如何利用这两个空闲的时间来提高社团水平,成为了玩家需要考虑的问题。与不同角色互动,获得指定塔罗牌并升级等级,然后就可以在天鹅绒房间融合不同属性攻击的人格面具。当(社团)的等级提升后,其塔罗牌条目对应的人格面具可以获得更大的加成。

  简单来说,拥有多种个性面具可以让战斗变得更容易。在荣格心理学的范畴中,对人格面具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人在不同的场景中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以保证社会的认同。这也符合《女神异闻录》中对人格面具的合理控制,即人格面具的多样化。玩家最多可以同时拥有12个人格面具作为攻击手段。

  每一个人格面具都可以被赋予不同的属性攻击和属性抗性,天鹅绒房间里也有足够多的面具融合系统,可以让玩家合成属性高、效果强的人格面具。多种个性面具为回合制游戏增添了不少乐趣,破弱点的动作再次提升了战斗的爽快感。

  虽然个性面具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伙伴战力的要求,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取代伙伴。在战斗准备的设计上,领导小组的其他角色都被赋予了自己的功能,比如天城雪子的攻击偏向火,竹村洋介的攻击偏向风。虽然玩家可以自己合成任意属性的面具来替代这些角色的功能,但是不能互相替代,这从战斗的角度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意义,也凸显了伙伴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女神异闻录4全系列(女神异闻录4黄金版:关于青春的日式RPG)(5)

  《P4G》印象深刻的地方很多。除了荣格心理学的引入和人物设计的安排,游戏本身的过程也足够新颖独特。《P4G》拥有绝大多数RPG游戏没有的海量文字。极其丰富的主线剧情和每个人物的社区情节都相当扎实。既没有偷工减料,也没有拖泥带水,每个故事线都有完整自然的衔接。玩家甚至可以通过攻略成为恋人,这也给了他们玩AVG的感觉。

  而且我觉得《P4G》最生动的地方就是它把校园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流程结合了起来。《女神异闻录》的创始人耿士冈田和金子一马认为,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学生生活,以校园为背景可以更好地为玩家铺开世界观,提供沉浸式的体验。从这款游戏的体验来看,这种校园元素确实大大提高了玩家对游戏的沉浸感。如前所述,游戏的过程是以天为单位的,除了下午和晚上的可支配时间,几乎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你会像正常学生一样,回答问题,参加考试,参加学校的庆祝活动和假期,到处勤工俭学和工作。

  这个设计需要大量的文字做铺垫,甚至精确到每天的行程和安排。每一次充满有趣故事的小组活动都引人入胜,不禁期待后续的发展和人物之间的互动。很多场景中的情节和台词也让人忍俊不禁,而一些触及真相时的情节却让人落泪。游戏一年,玩家脚踏实地的和伙伴走到一起。

  在游戏即将结束的时候,回顾这一年的时间,很难单纯的把这些角色当做游戏数据,更多的是一种失落感和不舍感。在战斗中,玩家是特搜队队长;在校园里,玩家是不知疲倦或问题重重的学生;在假期,玩家是一个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自由人;我工作的时候,是个初尝酸甜苦辣的年轻人。这种不同场景下的角色,真正解释了什么是“角色扮演”:不是单纯的战斗属性的提升,而是游戏中的主角,接触生活,感受生活。

  在电视世界里,你会帮助你的伴侣正视自己内心的阴影,成为真实的自己。从感情的交织到关系的巩固,每一步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你白天会和雪子在商店街购物,晚上会在神社边听萧艾的烦恼。你会和河边的智友花村打一场友谊赛,还会和Junis店里的熊一起工作。当然,你们会一起在海边游泳,一起在天成酒店泡温泉放松,一起去雪山滑雪,一起为了期末考试而临时抱佛脚。这一个接一个的游戏剧情就像现实世界里发生的一样,有笑也有烦。整整一年,充满了伙伴们的喜怒哀乐。《P4G》解释什么是校园生活,什么是友情。

  虽然《P4G》人物造型略显粗糙,但并不影响游戏带来的整体感。小渊将军为游戏制作的每一首爵士音乐都能让玩家驻足聆听,或激情或风格清新。即使你站着不动,听音乐也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作为《女神异闻录》系列的改造作品,这部作品除了《P4》和《P4G》之外,还有《女神异闻录4舞夜狂欢》和横斗《女神异闻录4无敌究极后桥背摔》等音乐类衍生作品。

  综合性能上,《P5》比《P4G》更迎合游戏主流市场。从《P5》和《P4G》的总攻击图像不难看出,《P5》的人物在视觉冲击力上更胜一筹。但是《P4G》在人物塑造上并不逊色于《P5》。也能随着剧情的推进让玩家一点一点的喜欢上游戏中的角色,也显示了《P4G》扎实的文案功底。但无论是《P4》还是《P5》,每个角色都表达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也让整个故事更加精彩。

  从个人角度来说,《P5》崇尚个性和自我,是用一个群体的力量来对抗社会不公,充分诠释了年轻人心中的正义之火,也充满了新潮的浪漫和不羁的活力。《P4G》更像是一个蚕蛹少年的自我蜕变,相聚八十鱼道镇详谈青春。如果说《P5》是一壶醇香的白酒,那么《P4G》就是一壶清香淡雅的花茶,低调厚重,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