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1)

一、物种简介

泥胡菜(学名:Hemisteptia lyrata (Bunge) Fisch. & C.A. Mey.),双子叶植物纲,桔梗目,菊科,泥胡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2)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3)

二、物种别名

艾草、臭风子、大青、痱子草、高脚蒲公英、和尚头、花苦荬菜、灰灰菜、假蒲公英、剪刀草、苦草、苦郎头、苦令丁、苦马菜、苦荬菜、瘌痢蒿、癞子草、买塘干、猫骨头、奶浆藤、泥湖菜、泥糊菜、牛插鼻、糯米菜、绒球、石灰菜、水芥菜、田青、秃苍个儿、秃子痂、我郭郭哈、小牛箍口、野苦麻、猪兜菜、白癞草、白叶菜、花股帽、苦榔头、泥胡草、牛屎洞公草、野草、银叶草、兆明菜。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4)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5)

三、物种分布

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吉林、辽宁、陕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云南、浙江。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6)

四、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7)

五、形态特征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8)

高30-100厘米。茎单生,很少簇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上部长分枝,少有不分枝的。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长4-15厘米或更长,宽1.5-5厘米或更宽,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2-6对,通常4-6对,极少为1对,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向基部的侧裂片渐小,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边缘三角形锯齿或重锯齿,侧裂片边缘通常稀锯齿,最下部侧裂片通常无锯齿;有时全部茎叶不裂或下部茎叶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锯齿。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厚或薄绒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长叶柄,叶柄长达8厘米,柄基扩大抱茎,上部茎叶的叶柄渐短,最上部茎叶无柄。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植株仅含一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顶的。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直径1.5-3厘米。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长2毫米,宽1.3毫米;外层及中层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宽1.4-1.5毫米;最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毫米,宽1.8毫米。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中外层苞片外面上方近顶端有直立的鸡冠状突起的附片,附片紫红色,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但无鸡冠状突起的附片。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长1.4厘米,檐部长3毫米,深5裂,花冠裂片线形,长2.5毫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1.1厘米。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长2.2毫米,深褐色,压扁,有13-16条粗细不等的突起的尖细肋,顶端斜截形,有膜质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冠毛异型,白色,两层,外冠毛刚毛羽毛状,长1.3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内层冠毛刚毛极短,鳞片状,3-9个,着生一侧,宿存。花果期3-8月。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9)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10)

六、价值功能

食用价值

(1)药用价值:味苦,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瘀的功效。

马齿苋野菜煲汤(每日一草泥胡菜)(11)

七、防除方案

冬小麦田

苗后:杂草1-4叶期前,75%苯磺隆水分散粒剂1-1.5克/亩喷雾。

(此方案仅供参考,请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