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妹妹没有小便的东西?”

妈妈答:“因为你是男的,妹妹是女的。”

是男是女,我们在婴儿呱呱落地时就会清楚。但是那婴儿本身怎样知道自己是男的,还是女的,却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又常会节外生枝的过程。

为什么我妹妹睡觉比我早(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呀)(1)

性别认同,是每个人心理发展一个重要的步骤,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心对自己是男是女的一种感觉和醒觉。除了“小便的东西”外,还有很多十分微妙的心理因素。

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性别的形成有时后天的影响比先天的决定更大。例如:男孩子玩枪,女孩子玩娃娃。试想想,这种爱好是天生的,还是因为每个人都预料男孩子爱枪,女孩子爱娃娃,因此就自然形成男孩子爱枪,女孩子爱娃娃?

又例如,男儿流血不流泪,是真的因为男人生来比女人坚强,还是基于一种传统的信念,造成这种男人的定型?

充满矛盾的性别认同过程

其实,男女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大部分都受家庭及社会所定型,而这些角色,又不停地随着社会的转变而改变。

性学专家约翰,蒙尼(John Money)尤其相信:如果把一个男孩子当女孩子教养,他长大后就会相信自己是个女孩,即使他的生理结构仍是个男孩子;或把一个女孩子当男孩子教养,她成长后也会同样相信自己是个男孩。

为什么我妹妹睡觉比我早(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呀)(2)

蒙尼这个说法虽然有趣,但是一般专家都认为情形不是这样简单的。因为,其实每一个人都会同时拥有男女的性格,多坚强的男孩子都有想哭的时候,多柔顺的女孩子有时都会生气得要揍人。每个人在成长期间,都会经历这两种性格的内在冲突。

性别认同,本来是个充满矛盾的过程。《霸王别姬》这一部电影,对一个男孩子的性别认同,有很深刻的描写:剧中主角在少年学习青衣时,其中有一段好像是《陈姑追舟》的曲词,小姑娘被迫剃头后,生气地唱道:“我本来是个女娇娥,又不是个男儿郎。”

但是,学演陈姑的却分明是个男孩子,他每次唱到这一段时,总是很自然地就说: “我本来是个男儿郎,又不是个女娇娥。”

为什么我妹妹睡觉比我早(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呀)(3)

这个小学徒被师傅打得头破血流,体无完肤,但是每次唱到紧张关头,仍然不能把“男儿郎”变成“女娇娥”,仍然说:“我本是个男儿郎!”

到他终于把曲学成,有声有色地唱出“我本是个女娇娥”,他内心那长久的挣扎,那种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的混乱,也同时达到了一个定型,他所认同的性别不是男,也不是女,而是一个剧中人物——虞姬!

中国舞台上这种非男非女的暧昧性别,是一个很引人入胜的心理现象!

错了的躯体

性别认同的研究范围,还有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就是变性。

变性的人,总觉得自己生理的性别,与心理所认同的性别不能一致,有一种被误困在一个“错了的躯体”中的感觉。

变性的故事中,我觉得以詹姆土·莫里斯的经历最为感人。

为什么我妹妹睡觉比我早(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呀)(4)

詹姆土·莫里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随军记者,也是第—个随登山队征服喜马拉雅山最高峰的报人。他曾获普利策奖,是英国名作家,结婚二十多年,有四个子女。

从任何角度看去,他都是个十分男性化的成功人物。但是在他四十岁那年,詹姆士,莫里斯变成珍妮·莫里斯!

詹姆士变成珍妮,其过程十分曲折,原来詹姆士从小就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女的,不能接受天生的男儿身。

他说,他小时候晚晚祷告,祈求上帝让他恢复女儿身。

长大后,他努力做所有男人应做的事,希望自己能安定地做男人。但是无论他做男人做得多成功,他总感到有缺陷,感到自已是“活在一个谎言”中。

这种感觉愈来愈强烈,觉得非做女人不成。

为什么我妹妹睡觉比我早(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呀)(5)

他也多次接受心理治疗,都无济于事。所有心理治疗专家都认为,如果他的身体与思想不能一致,就应该让思想去接受身体。

终于遇到一个明白他苦心的心理医生。这位专家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思想,真的不能接受自己的身体,就将身体改变去配合思想好了。

这个改变身体以配合性别认同的想法,是现在一般处理变性的标准。

但是,詹姆土变性的过程,历时十年,他的医生要他先在一个小镇以秘密身份尝试过女人的生活,同时接受荷尔蒙注射,若干年后,他仍然选择要做女人,才肯给他正式做手术。

幸好詹姆士的妻子对他十分谅解,能接受丈夫变成“嫂子”,但几个儿女却不能接受爸爸变成“阿姨”。

为什么我妹妹睡觉比我早(为什么妹妹没有小鸡鸡呀)(6)

一个人为什么会千方百计地宰割自己的肉体去改变性别?目前仍未有一致的答案。幸好每十万人中,才有一个人想变性。

但是,如何协助一个孩子决定将来要扮演怎样的男女角色?

一般专家都认为,最好不要过于古板,男婴不一定要穿蓝色衣服,女婴也不一定要穿粉红色衣服。

男女虽然有别,但男女角色的伸缩性越大,人的个性发展就越丰富。

摘自:李维榕《家庭:无形之塔》


-The end-

孩子各个敏感期阶段和相关心理效应的系列文章已全部推完,感兴趣的家长可翻看之前的文章!

微信搜索关注【美心说儿童】公众号,让我们一起快乐育儿,还有专业测评等你测试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