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乱世,而曹操是当时最知名的枭雄之一,从一个宦官之后一跃成为曹魏的开国君王(后期追封),这样的成就不得不让人称赞。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1)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曹操虽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故事却依旧广为流传。想必大家都知道一句俗语:“说曹操,曹操到”,意思就是说刚想到某个人时这个人就来了,引申意味及时出现提供帮助的人。

可是,很多人只知道这句俗语的上半句,却很少有人知道下半句,因为他对于曹操而言过于讽刺,所以无人敢提及以至于鲜为人知。

那么,这后半句话是什么呢?又有着怎样的而故事,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众所周知,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东汉朝廷根本无力平定这场叛乱,于是便让各郡的最高长官自行募兵守。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2)

最后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封疆大吏却拥兵自重听诏不听宣,董卓便是在此时慢慢崛起的。

几年之后,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即位,这一时期外戚何进与宦官弄权,何进与袁绍商量后便想要让董卓进京铲除宦官集团。可惜的是,这件事情还没有实施宦官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

袁绍随即带领军队攻入皇宫屠杀宦官,此时董卓的大军也已经来到了洛阳城下,当时洛阳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董卓捡了一个大便宜,东汉朝堂无一人敢与他抗衡。

与此同时,董卓还废掉了汉少帝立刘协为皇帝,可以说新一轮的动乱刚过去,董卓这一只西北的猛虎就出现了。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3)

各个地方的诸侯不满他的统治,以至于联合起来讨伐他,诸侯混战逐鹿中原正式拉开序幕。关于曹操的两个经典俗语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一发生的!

上半句:说曹操,曹操到

话说,董卓掌权之后挟天子而令诸侯,十八路军阀群起而攻之,虽然攻破了洛阳城但却没有杀了董卓,使得他带着汉献帝逃到了长安继续主宰天下。

司徒王允作为东汉知名的大臣,自幼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他不满董卓的行为,可是军事实力又不如董卓,此时他便想到了一条妙计,《三国演义》将其称之为连环计。

王允先把美女貂蝉许配给吕布,而后又让好色的董卓与貂蝉见面,结果董卓当天就把她纳入了房间,吕布高高兴兴地来迎娶貂蝉时,王允添油加醋将貂蝉被董卓霸占的时期说了出来。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4)

一直以来吕布都是一个以利益至上的人,看着自己的利益被董卓损害了,再加上王允的挑拨、董卓的失势,他与义父之间便产生了隔阂,进而生出了杀心。

公元192年,王允唆使吕布在皇宫中设下埋伏谋杀了董卓,此事最后取得了成功。可是董卓虽然被杀了,但朝廷混乱的局面并没有改观,甚至于变得更加混乱了。

王允没能控制住长安的局面,一个月后董卓的两个手下李傕、郭汜,两人带领原属于西凉的大军攻打长安。东汉朝廷再度失控,吕布不敌之下带着貂蝉跑了,司徒王允则死于乱军之中。

李傕与郭汜后来拥兵自重,也想学着董卓的样子控制汉献帝号令天下,以至于长安城中发生了内斗,短期内军民伤亡不计其数,长安也成为了一片废墟。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5)

很快汉献帝刘协与文武百官东逃回到了洛阳,但乱世之中“皇帝”只是一个虚名,手里没有兵权、物资刘协的小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立足。

在这个时候有大臣便建议汉献帝向曹操求助,毕竟无论是刺杀董卓,还是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曹操的表现对东汉朝廷都是忠心耿耿的。

结果就在刘协刚要去许昌请曹操相助时,曹操的大军在夏侯惇、许褚和典韦的带领下来到了洛阳,还送上了诸多的粮食物资,汉献帝感动至于便夸赞曹操:“曹将军真乃社稷之臣也”。

因曹操的及时救援使得汉献帝免遭灾祸,后来此事就产生了一个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引申义就是想让谁来帮助自己的时候这个人就来了。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6)

可汉献帝猜到了开局却没有猜到结尾,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曹操见证了东汉大势已去,根本就无法挽救,所以他此次来洛阳并不是救援汉献帝,而是想要学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

值得一提的是,这句俗语不单单只有“说曹操,曹操到”这六个字,它还有下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可笑”八个字,只是因为一些原因很少有人提及。

俗语的下半句:当面错过,岂不可笑

《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合中,曹操与吕布在中原展开了大战,两人先后三次过招。第一次两人在濮阳交战,那时曹操刚刚起兵不久,而吕布却是战神一样的人物,前者自然不可能是后者的对手。

第一次交手曹操成了吕布的手下败将,带着残兵败将逃离了战场。后来曹操想了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率领大军与吕布展开了第二次交战,准备在夜间偷袭吕布。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7)

吕布久经战阵,身边又有陈宫这样的谋臣当军师,早早地识破了他的鬼把戏。结果曹操率领大军夜间偷袭吕布的大军时,中了吕布的陷阱,军队死伤无数注定又是一场可笑的悲剧。

正所谓“再一再二不再三”,曹操能够在三国乱世崛起靠的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很快他就卷土重来与吕布再度交手,前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这个时候吕布的军师陈宫献上了一计,大致意思就是让吕布佯装投降曹操,当曹操接受大军投降时突然起兵将其杀害,这样就可以做到一劳永逸。

曹操刚创业那会身边缺少大将,对吕布这样的战神很是欣赏,听到他投降的消息时很高兴,以为吕布是被自己打怕了才选择屈服,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受降仪式。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8)

然而,就在曹操带领军队进入吕布所在的城池时,突然被吕布的军队打了一个“伏击战”,战场一片混乱死伤惨重。吕布一直在乱军之中寻找曹操,可局面实在是太混乱了,根本就找不哪一个是曹阿瞒。

一怒之下他拿着戟指着曹操大喊“曹操何在”,曹操本以为吕布发现了自己很害怕,但后来却意识到吕布没有杀害自己的意思,才清楚吕布并不知道自己就是曹操,误把落魄的自己当成了普通士兵。

也有一说是吕布手下的人把曹操俘虏了,但因相貌不明只当成小兵询问!

曹操干脆将计就计,随便用手指了一个人:“骑黄马者是”,意思就是骑黄马的人就是曹操。吕布一听大喜过望,也不管身边的真曹操了,拍马便去追杀假曹操。

等到吕布带领大军离开,曹操骑着马逃出了包围圈,这一战可谓是充满波折、现象迭起,事后便有了这样一句话“当面错过,岂不可笑”,意思就是吕布想要找曹操,却不知曹操就在自己身边,反而去追一个假的曹操。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9)

清朝时期有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此事“见了曹操,反问曹操,舍却曹操,别赶曹操”,如此两句话联系在一起就有了这样一句俗语:“方说曹操,曹操就到。当面错过,岂不好笑”。

有意思的是,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很有名,但后半句却鲜为人知,究其原因就是此事对曹操来说不光彩。

此事中曹操与吕布三次交手,三次都败于他的麾下,最后还一次还中了吕布的计策,可谓是丢尽了颜面。

相比于与马超那一战的“割须弃袍”,这一战丢人丢得更彻底,毕竟智商被对方碾压了,若是曹操没有取得最后的成功,或许后人敢用此事来调侃一二。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10)

但东汉末年曹操是最大的军阀之一,天下十二州他自己就占据了九州,作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很看重自己的名誉,自然不想别人提及自己的糗事。

曹操是枭雄不假,但他的心眼也是非常小的,杨修就因为过度猜测他的心思,结果被曹操记恨进而身死道消,更何况是这样丢人的事情呢,无论是谁提及他都会不揉沙子直接惩处。

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有人敢挑战威望甚高的曹操,所以说“当面错过,岂不好笑”这句话就没人敢说了,亦或者说这句话背后的事情无人敢提及。

久而久之,形容曹操优秀的“说曹操曹操到”逐渐在民间流传,形容他智商被吕布碾压得“当面错过,岂不好笑”的嘲讽之语知晓的人便很少了。

曹操说了几句有道理的话(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下半句)(11)

俗语只有在不断地流传中才会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知名,因某种原因而被限制使用的俗语,影响力则会慢慢削减甚至消失,这也是这句俗语的下半句不如上半句知名的重要缘由。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