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华北太行山脉及其支脉所属景区游玩的时候,经常能听到景区内小贩的售卖声:“酸枣面,酸枣面了,酸甜可口,营养开胃……”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1)

走到他们的摊位前仔细一看,所谓的酸枣面其实是一大块褐色的四四方方的食品,摊主根据你所要的多少从上面切下一部分来。这种食品非常像烘干了水分的红枣糕,只不过颜色要浅一些。掰下一块放入口中,的确松脆酥软,酸甜可口。其实,这是加工后的食品,它的原料是一种太行山区特有的野生特产——酸枣。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2)

从外形上看,成果后的酸枣要比加工后的酸枣面好看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果皮厚,表面光滑,青色、紫红或紫褐色,晒干了之后,大多呈红色,圆圆的,放在手中,像红珍珠。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3)

果实离不开果树,提起了酸枣,我们自然要说一说酸枣树。我的家乡虽是丘陵地区,但仍属太行山余脉,在家乡的山岗、山梁、山沟、谷地乃至崎岖嶙峋的乱石之中,到处可以见到大大小小,高矮不一的酸枣树。我查了一些资料,酸枣树是鼠李科枣属植物,这个学名太深奥了,对植物学孤陋寡闻的我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4)

酸枣树有大有小,高的能达3米左右,但比较少见,一般生长在人们不容易到达的地堰上,大部分的酸枣树的高度在1米到2米之间,酸枣树的树干还有树枝大多呈紫褐色,枝、叶、花的形态和枣树类似,但枝条节间较短,托刺发达。正因为酸枣树浑身上下长满了刺,家乡的人们根据这个特点,给它取了个非常形象的名字——“葛针”。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5)

酸枣树自从挂上这个极具攻击性的名字后,人们对它的态度也就粗暴了许多,完全是一种野生野长的状态。

四季的稼禾如温室的花朵,虽在人们悉心培育下成长,但风霜雨雪一旦来临,它们就显得那样的娇柔,大片大片的倒下,让人扶都扶不起来。其他的果树抗风险能力要远远强于植种的庄稼,但狂风暴雨肆虐之时,它们叶飞枝折,虽挺过了灾难,但周身上下伤痕累累,恢复元气尚需时日。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6)

在一场场风雨之中,从来不招人待见,没有人给其浇水、施肥、剪枝、喷药、“穿冬衣”的酸枣树自始至终傲然独立,风再猛烈些吧,雨再狂暴些吧,我枝犹在、花未落、身姿挺。由此,我想起了苏轼《定风波》的几句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啊,酸枣树,吾不畏难,何以困难惧之!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7)

因为野生的酸枣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作为安神、帮助睡眠营养品的原材料,前些年,出现了一个不太好的现象,外地的商贩过来收购,一斤酸枣的价钱最高时可达4至5元。当地的人们看到了商机,开始到山上采摘酸枣,致使漫山遍野的酸枣大部分被采摘一空。酸枣树长满了刺,采摘时,一不小心,便有可能被扎到,有的在采摘酸枣的时候,便用锋利的镰刀将酸枣树的树干斩断,然后将整个树身拖至平坦的空地,再用木棍或竹竿敲打树身,这样采摘酸枣的效率便大大地提高了。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8)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的内心是非常酸楚的,我想大声疾呼,大家爱惜一下酸枣树吧,它祖祖辈辈与我们相伴,在极恶劣的环境中孑然独立,只知奉献,从不索取,风霜没有冻馁它,冰雪没有压垮它,干旱没有枯萎它,它已经成了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我们就不要再给它来一场人为的浩劫了。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9)

半山腰的酸枣树(家乡的酸枣树)(10)

好在随着市场供需的平稳,酸枣收购的生意日渐回落。只要能让酸枣树喘口气,我相信,凭着它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生命力,酸枣树一定能再展新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