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红白喜事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的讲究,就办白事而言,其中就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即使是一些很小的细节,如果不加注意,就有可能引发不小的误会,甚至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对农村的朋友来说,弄清楚这些禁忌十分重要,在这方面,部分农村流传得最广的是“话有三不说,事有两不做”的说法,它们具体是指什么呢?

为什么农村白事帮忙的人越来越少(话有三不说事有两不做)(1)

给人报信不能说“死”

在农村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如果谁家有人不幸去世,通常需要挨家挨户地通知亲戚朋友,而按照农村的规矩,在给人报信时并不能直接说死字,而应该用走了或者过世这样委婉的说法替代,这样的做法主要是为了照顾亲人的心情,也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就算如今已经变为电话通知,这种规矩也仍然适用。

抬棺时不能说“重”

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实行土葬,出丧的时候通常会请8个人抬棺,受力不均加上山路颠簸,总有人觉得难以承受,不过这时候抬棺的人千万不能说重,按照农村老人的说法,这样说不仅会导致担子越来越重,还有可能招来一些不吉利的东西。

为什么农村白事帮忙的人越来越少(话有三不说事有两不做)(2)

闻到异味不能说“臭”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丧葬条件还比较落后,要是有人在夏天过世,大多数人家都没有条件租用冰棺,经过几天几夜之后,遗体极有可能会散发出意味发生腐烂变质,但和抬棺的道理类似,即使闻到了异味,也不能直接说臭。

至于“事有两不做”,其中一方面就是指丧事期间不能串门。农村一直有守孝的规矩,在丧事期间,子女等近亲都应该守在灵堂,如果在这期间去别家串门,不仅会被他人看作不孝,而且也很遭人忌讳。

为什么农村白事帮忙的人越来越少(话有三不说事有两不做)(3)

另外农村在出殡之前有摔孝盆子的习俗,按照农村的规矩,如果孝子没有一次性将盆摔碎,一定不能重新摔第二次,为了讨个吉利,一般会有后面抬棺的人将它踩碎。

“话有三不说,事有两不做”的说法实际上只包含了农村丧事的部分规矩,毕竟丧事作为农村家庭最看重的大事之一,其中的讲究和禁忌不在少数,虽说这些规矩有部分封建迷信的因素,但经过长时间的传承,也已经成为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关于白事的这些讲究,你都知道几种?如果你还有其它了解,也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