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至公元前771年;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

公元前367年,东周王室分成东周国、西周国。东周国是小国,备受大国侵凌。东周国与西周国之间,也不断发生矛盾,进行战争。

西周东周对立是什么情况(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1)

东周列国纷争不断

西周国居洛河上游,东周国处西周国下游,“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东周患之。”苏子对东周君说:“我要求去让西周放水,好吗?”于是他去见西周君,说:“君王您考虑错了,现在您不放水,那正是富了东周。他们现在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作物,君王如果要害他们,不如干脆给他们放水,破坏他们的庄稼。一放水,他们必定会改种稻子,种稻子以后,再断掉他们的水。那样,就可使东周人民完全依赖西周,而听命于君王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子也得到了两国的赠金。

这个故事,是最典型的封建割据,生动地展现了战国时期“以邻为壑”的混乱局面。在“天下定于一”的呼声下,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彻底废除了“领主土地所有制”(农奴制,各自为政的庄园政权),全面实行了“地主土地所有制”(雇农制,全国一统的郡县政府),领主变为地主,农奴变为雇农,从此全国水利统一调度,各地生产得以协调,中国发展速度加快。

西周东周对立是什么情况(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2)

苏子游说

但是现在,中国又出现了“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的怪事。

各地水库为了卖水、发电,旱季保水不放水,汛期保坝才放水。加剧了春天的干旱、夏天的洪涝,甚至决堤溃坝。

每年到了 7月份,电台就会报道:许多水库已经超警戒水位。到了8月份,个别水库就会发生溃坝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请问:为什么不早放水?为什么不在春天放水?下游干旱缺水时,为什么不最大限度地放水?

显然,旱季放水,既支持了抗旱,又腾出了库容,到了汛期正好蓄住洪水,就不会溃坝,就不会淹死人,还能够抑制沙尘暴、火灾的发生。

西周东周对立是什么情况(东周欲为稻西周不放水)(3)

水库放水

建议完善水利综合管理与利用,各地水库要在干旱季节最大限度地放水, 并具体界定其保留的最低水位线与最迟放水时间,应该是“旱季基本放空水库,汛期大量拦蓄洪水”。水库养殖业、水利发电业、轮船航运业,要让步于中下游的种植业。每条河流,实行“全流域统一管理”,从源头开始,到出海口,设立一个管理局,统一协调管理放水、蓄水、发电、航运、养殖的事务。实行水利统一调度,根治地方主义和本位主义,共享自然资源,构建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