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中,由于丧葬礼仪逐渐简化,所以很多人对传统的丧葬习俗,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是一问三不知。
从事物发展角度来看,这可能是一件具有进步意义的事情。但是从传统习俗文化传承角度分析,却可以得知这是一种文化缺失。
虽然丧葬习俗大多数,都与封建迷信有关系,并且很多礼仪或流程都比较消极,所以才会随着时代发展逐渐被遗弃。
但是在古人的心目中,如果丧葬礼仪不到位,就会被人们在背后指指点点,认为这家的子女不孝顺。
在农村地区,依然保留了很多丧葬俗语,“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就是农村丧葬的讲究。
大概意思是,有人家中办丧事的时候,如果并没有报丧其他人,就没必要吊孝或烧纸钱。相反则应该来到现场吊孝、并烧纸钱。
第一、丧葬礼仪起源自西周时期开始由于文明达到了一定高度,所以无论是天子还是普通百姓,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遵循“五礼”。
五礼即军礼、吉礼、凶礼、宾礼 、嘉礼,“五礼”中的“凶礼”就是指丧葬之事。所以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丧葬礼仪十分重视。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提出了“仁、义、礼、智、信”思想。作为一个君子,不仅要有学问,而且还应该熟知各种礼仪。
尤其是在忠孝节义方面,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榜样。如果想要做到忠孝节义,就应该熟知“五礼”,而对“凶礼”也应该熟稔。
“凶礼” 作为丧葬之事的礼仪标准,虽然最早起源于贵族阶级。但是随着时间不断推移,以及礼仪逐渐从上层社会流传至民间。
老百姓开始重视丧葬礼仪,而俗语“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就属于丧葬礼仪中的重要一环。
第二、“丧不报孝不吊,不烧纸钱不谢孝”
单从俗语的表面意思来看,其实说的就是农村地区的丧葬习俗。某个家庭的老人去世之后,这户人家的子女,如果没有告诉亲属或邻里。
也就是说没有向他人报丧,那么这些人也就不会去吊丧,同时也不会去烧纸钱。
报丧、吊丧、烧纸钱等,都是农村丧葬习俗中的重要环节。其实,关于丧葬习俗还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内容。
比如,去家中老人去世之后,还会有“摔丧盆”的习俗。所谓丧盆,就是一种用泥土制作的瓦盆,由于其颜色乌黑,所以又叫做“乌盆”。
关于“摔丧盆”,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拿一个崭新的瓦盆,然后由这个家族中的长子或长孙,在出殡之前用力摔在地上。
另一种说法,就是死者家属中的女性,将用来烧纸钱的瓦盆摔碎。无论哪种说法其实都无法绕开“摔丧盆”习俗。
如果这个家族中并没有后代,那么就没有人给这位死者摔丧盆,这在农村地区,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
因为不摔丧盆,死者就不得善终,而且别人绝对不能替代死者家属摔丧盆,否则就会招上一些倒霉的事情。
关于摔丧盆这个葬礼中重要的环节,其实还有很多特殊的说道。
比如,如果是男性长辈亡故了,那么长子或长孙只能用右手摔盆,女性长者去世摔丧盆的人就只能用左手摔。
而摔得越碎,人们就认为越好,大概意思就是岁岁平安。
关于农村葬礼上的摔丧盆习俗,很多人都会特别不理解。本来葬礼是一个特别肃穆的场合,如果摔东西不会破坏气氛吗?
事实上,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这个习俗与孟婆关系甚大,因为每个人死后,都要踏上黄泉路,并且还要渡过忘川河。
忘川河旁有一个望乡台,在此地旁边立着一块三生石。这块石头上会刻着每一个死者的前世今生。
尽管谁也不想忘掉这一切,但是在饮下孟婆汤之后,就会投胎转世并忘记前生所有的事情。而葬礼的时候摔丧盆,则是提醒死者的灵魂,切莫误饮孟婆忘掉所有事。
结 语民间有“人死为大”的说法,也就是说面对死亡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其实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人们对死亡的敬畏,之所以在人死之后会举办葬礼,并且好多种多样的礼仪,主要还是为了体现生者对死者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