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院长、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宁利教授团队开展的我国第一个基于自然人群的儿童近视队列——“安阳儿童眼病研究”表明,远视储备与近视发病率密切相关,一年级时的远视储备越小则近视眼发病率越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理想的远视储备应当在 1.50D(即150度)以上。这是一个对近300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进行每年的、持续6年的随访,因此,应当把近视眼防控的“关口”前移到学龄前儿童。

儿童眼球和视力是逐步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眼球逐渐由小向大增长,眼轴随之变长,眼屈光度数逐渐趋向于正视。

在眼球发育过程中,远视储备应该在正常的范围,远视储备超过相应年龄的上限,则应注意儿童是否患有远视眼及远视性弱视;远视储备低于相应年龄的下限,即远视储备不足,则可能导致近视。因此,需要明确中国学龄儿童远视储备的参考区间。

根据中国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参考区间及相关遗传因素专家共识(2022年)全文请见《中华眼科杂志》

4-5岁孩子的远视储备可以达到多少(远视储备应该要有多少呢)(1)

全文请见《中华眼科杂志》

从文章数据可以看出,学龄儿童眼球的远视储备采用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进行睫状肌麻痹后进行电脑验光[],以等效球镜度数(球镜屈光度数 1/2柱镜屈光度数)表示。6~15岁学龄儿童眼球远视储备的参考区间见表1和图1。其中,6岁学龄儿童的远视储备平均为 1.38D,随后远视储备呈现逐渐减少趋势,每年以平均 0.12D速度减少,8~9岁阶段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 0.37D),到达12岁时进入正视眼的屈光度数范围,15岁时约为 0.31D。眼球远视储备95%参考区间6岁时为 0.38~ 3.63D,其跨度为3.25D;随后参考区间逐渐缩窄,15岁时为-0.38~ 1.13D,参考区间的范围缩窄了约50%(1.51D)。

以及需要强调的是,在儿童眼球发育过程中,视力和屈光度的发育是相互匹配的。如果远视储备在正常范围内,还应关注儿童的视力,如果视力低于正常年龄范围,应注意儿童是否患有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