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女孩呛水溺亡事件(河南9岁男童比赛憋气)(1)

图片来源网络

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每到夏季,不时都会看到一些有关溺水的报道,池塘、水沟、水库、河流等区域,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地。

因此,政府加强了公共水域的管制,而媒体和公益人士也极力呼吁,劝告大家不要游野泳,尤其对孩子而言。

于是乎,不少人就选择到室内游泳馆或者水上乐园戏水,可是,这些我们原本以为很安全的地方却也出现了意外。

【意外】

9岁男童比赛水下憋气 没成想再没醒过来

7月2日下午3点左右,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一家水上乐园内,一名9岁男童不幸溺亡。造成孩子溺水的原因,让人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也有些无奈。

根据媒体报道的情况,溺水的男童今年9岁。

事发当天,他跟着家人一起来到上述水上乐园游泳。而在溺水前,他正和其他孩子在比赛水中憋气,也就是比赛看谁在水中的憋气时间更长。

可谁也没想到,男童却在这场比赛中发生意外。有目击者称,男童是憋气时呛了一口水才出事的,而事发后,其家人急忙呼救,为了抢救该男童,该水上乐园的救生员也采取了多种抢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术和倒挂孩子来回奔跑。

但不幸的是,即便120随后及时赶到,男童最终也没能被抢救过来。

四岁女孩呛水溺亡事件(河南9岁男童比赛憋气)(2)

图片来源网络

【幸运】

男童溺水 差点因热心群众这个动作要了命

无独有偶,今年3月16日,郑州某室内游泳馆也发生了一起儿童意外溺水事件。

当天,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员孙兵正常进行每日训练。当他游了几个回合休息时,突然看见岸上一名中年男子正抓着一名五六岁男孩的脚脖子,让其头朝下后,不停地在摇晃。

参加过正规救护员培训的孙兵意识到,这名男童溺水了,而看到中年男子倒挂的急救方法后,孙兵急忙上前进行阻止,“倒背着控水没用,不光对抢救造成延误,还会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孙兵的话不仅没有制止该中年男子的急救行为,反而遭到周围人的怀疑。

无奈,情急之下,他不顾他人眼光,径直上前将男童放在地上摆成右侧卧位,随后将男童脖子后仰,打开气道后开始人工呼吸,几次下来,男童才有了微弱的自主呼吸。

四岁女孩呛水溺亡事件(河南9岁男童比赛憋气)(3)

图片来源网络

【警醒】

不少人选用的倒挂救人法 竟是错的且会导致窒息

不管是在几天前的悲剧中,还是在孙兵施救的这次溺水事件中,都出现了一种倒挂救人的救援方法。要说,这种方法将溺水者倒挂着,应该也能将水从溺水者体内逼出来,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牛珍惜曾接受采访时表示,用倒挂控水的方法对溺水者施救是不正确。未清理呼吸道且在心搏骤停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倒挂施救方式,容易导致溺水者口腔内的异物或水液反流,从而加重溺水者窒息的可能性。

那当遇到溺水者时,该如何正确施救呢?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董善京称,溺水者被救出后,第一时间应该给溺水者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物。随后,解开其衣领使其平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再给予两次人工呼吸,接着要将溺水者头歪向一侧,进行心肺复苏按压。

“基本上是30次心肺复苏术加上两次人工呼吸是一组,循环进行,一直到溺水者有呼吸或者急救人员到来。”牛振西说道。

至于需不需要控水,董善京称,倘若溺水者被救出后,呼吸和心跳很是微弱甚至没有,这时就不能进行控水,若溺水者经过急救后有了呼吸,且还需要控水的话,可以选择两种控水方法:一是施救者单膝跪地,让溺水者腹部趴伏在施救者的大腿上,拍其背部;而是施救者在背后抱着溺水者的腰腹部,并让溺水者头朝下,双手握实后向上猛提。

对此,牛振西也表示,对溺水者的施救,任何形式的控水都是错误的。遇到溺水心脏骤停的情况,争分夺秒的心肺复苏才是唯一有效的急救方式,“心搏骤停4分钟内得不到正确急救,就会对溺水者的大脑和其他脏器造成严重损害。”(编辑 高予妍 戴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