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

东方明珠

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6340.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37.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2487.09万人。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界于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之间。战国时,上海是春申君的封邑,故别称申。晋朝时,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称为“扈渎”,后又改“沪”,故上海简称“沪”。

2020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38700.5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2019年12月15日,荣登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前10强。

历史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

上海,春秋属吴国 。战国先后属越国、楚国,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别称为“申”。晋朝时期,因渔民创造捕鱼工具“扈”,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上海简称“沪” 。唐天宝十载(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今松江区)。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滩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秦汉及以后先后属会稽郡、吴郡,分属海盐、由拳、娄县诸县。唐天宝十载(751年),吴郡太守奏准设立华亭县,上海地区始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区划。华亭县辖境约今上海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团一线以西地区。北宋时期,上海大陆地区分属华亭县和昆山县,崇明地区属海门县。宋熙宁十年(1077年),设上海务。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立嘉定县,上海地区始有两个独立行政区划。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3)

上海历史区划图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府,次年改称松江府,仍置华亭县隶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上海县立,辖于松江府。上海县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青浦县大部、闵行区大部、浦东新区大部和南汇县。元代后期,上海地区有松江府和嘉定州和崇明州2州及华亭县和上海县2县。明末,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所属嘉定、崇明2县,金山卫。

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华亭(治所)、娄(与华亭共用府城)、上海、青浦、奉贤、福泉、金山、南汇8县,太仓州嘉定、宝山2县。嘉庆十年(1805年),上海地区基本形成10县1厅的格局,有松江府华亭、上海、青浦、娄、奉贤、金山、南汇7县及川沙抚民厅,太仓州嘉定、崇明、宝山3县。嘉庆十五年(1810年)缩存600平方千米,县域约今吴淞江故道以南市区、浦东新区大部、闵行区大部。县城为原南市区人民路、中华路环线内区域。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上海县洋泾浜以北一带划为洋人居留地,后形成上海英租界。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虹口一带划为上海美租界。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4)

1912年上海北门外情景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仓州,上海地区直属江苏省,有上海、华亭(后改名松江)、嘉定、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青浦、崇明等10县。民国三年(1914年),江苏省划分为沪海等5道,其中沪海道驻上海县,辖今属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汇、青浦、奉贤、金山、川沙、嘉定、宝山、崇明等县以及今属江苏省的海门县。民国十四年(1925年),北洋政府允准上海改为淞沪市。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5)

1926年上海外滩

民国十五年(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别市成立,直辖于中央政府,上海始有直辖市一级建置。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上海特别市宣布租界为特别区。7月,接收上海县属上海(沪南)、闸北、蒲淞、洋泾、引翔港、法华、漕河泾、高行、陆行、塘桥、杨思和宝山县吴淞、殷行、江湾、彭浦、真如、高桥等17市乡,为上海特别市的实际境域,面积494.69平方千米(不含租界)。并改17市乡为17区,上海始有区一级建置。上海地区的上海、嘉定、宝山、松江、川沙、青浦、南汇、奉贤、金山、崇明10县仍隶属江苏省。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上海特别市改称上海市。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6)

1930年上海市政府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次年12月,江苏省川沙、南汇、奉贤、崇明、宝山、嘉定等县和上海县浦西地区划归汪伪上海市政府管辖。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30日和8月1日,汪伪国民政府宣布“收回”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外交部宣布接收上海公共租界、上海法租界,历时百年的上海租界结束。(上海都市图集的图册资料来源)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上海市划分为30个区。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7)

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划入苏南、苏北行署,后由江苏省管辖。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海仍为中央直辖市。上海市划分为20个市区和10个郊区。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辖15个市区和3个郊区。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8)

1949年上海解放战争

历史文化

上海地区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经历了从海滨渔村到现代大城市的漫长发展过程。早在6000多年前,上海西部地区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生息。战国时期,今上海地区属楚,为春申君黄歇封地。相传黄歇疏凿黄浦江,故黄浦江又称春申江,上海亦别称“春申”“申”。古代上海一带为海滨渔村,松江(今吴淞江)下游一带,有“扈渎”之称,后“扈”演变为“沪”,是为上海简称“沪”的由来。随着江南地区经济的勃兴,上海一带生产也开始发展。因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运输便利,上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忙的贸易港口。上海地处吴越古地,自古承袭吴越文化熏陶,生活中点点滴滴无不包孕着吴越文化的特色。上海又是外国人首先进入中国的门户,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上海的文化中又渗透有一些西方文化的特色。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9)

解放后的上海街道

崧泽(sōng zé)文化

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1960年起发掘的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而于1979年定名。分布范围以太湖平原为中心,西起镇江一带,北达通扬运河,南至杭州湾北岸。年代为公元前4000至前3200年左右。在遗址发现有水井遗迹,吴县澄湖为圆口土井,松江汤庙村的圆井井壁竖排芦苇并横连竹箍作为支护。原始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石器工具多见弧刃穿孔斧、扁平镑,晚期始有三角形两侧刃穿孔犁状器。狩猎工具中以鹿角制三端有刃的三叉形投掷器(飞去来器)最为新颖进步。陶制饮器轟和料主要是稻草屑、谷壳和少量介壳末,多呈红褐色。盛行用鼎,釜则少见。饮食贮存类泥质陶器绝大多数为灰色,主要有细高或粗矮圈足豆、矮领鼓腹或折腹罐、壶、筒腹圈足杯等。器表纹饰富有特色,有图案编织状压划纹、瓦棱纹和花瓣状圈足底沿。装饰品以玉璜最多,分半环形(窄式)和半壁形(宽式)两类。清理墓葬近300座,在各有近百座墓葬的草鞋山和崧泽两墓地,还都可细分为基区或墓群,当与氏族或家族单位有关。流行单人仰身直肢葬,晚期出现很少的一对成年男女(夫妻)合葬墓。少数墓发现木质葬具痕迹。崧泽墓地发掘一座似为上下两块弧形整木的扣合式棺材。随葬品开始时比较贫乏、平均,后来在多寡优劣方面出现了一定差别,但尚无很大悬殊。崧泽文化的前身是马家浜文化,其后继者是良渚文化。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0)

崧泽文化遗址博物馆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原址建立了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广富林遗址西北和西面有佘山、辰山、凤凰山等小山峰,周围地势平坦。遗址于1959年发现,试掘发现2座良渚文化墓葬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1999~2000年、2001~2005年上海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将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广富林遗址第一阶段犬致相当于良渚文化的第四期。第二阶段陶器中有一些不见于良渚文化的因素,如侧扁三角足鼎、乳钉足壶、饰弦断绳纹的大口深腹罐等,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文化因素。第三阶段即“广富林遗存”,在太湖周围的湖州钱山漾、宜兴骆驼墩和昆山绰墩等遗址也发现了同类遗存。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1)

广富林遗址

马桥遗址

在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东。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和青铜时代遗存为主的遗址。面积约500平方米。1960、1966年两次发掘。在良渚文化层中发现居住遗迹和墓葬10座。出土有穿孔石铲、石镰、有段石锈,均磨制较细。陶器以泥质灰陶、黑陶为主,轮制,造型精巧;主要有弦纹、划纹、针刺纹和镂孔,极少彩陶;典型器物有丁字形足的鼎、柱足盉、浅盘高圈足豆、双贯耳圈足壶、带盖三贯耳簋、宽把杯等。青铜时代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大部分遗存相当于商代,晚期属春秋战国时代。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2)

马桥遗址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是上海市境内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又称松江唐代陀罗尼经石幢。据幢身所刻文字记载,松江唐经幢始建于唐大中十三年(859),为本地人李嵩为其已经过世的父母及二弟荐福而建,属于墓幢类。近代时,该经幢只有土墩上的部分幢身及以上10级裸露,同时幢身因风化而多处开裂损毁,幢上勾栏部分完整的仅剩原有的八分之一。经幢整体上也发生严重倾斜,最大偏距为23.93厘米。1959年,经幢的基部一度被从土内挖出,但当时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相关清理和修复工作。1962年9月7日,松江唐经幢被以“唐陀罗尼经幢”之名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批专款对唐经幢进行修缮。在维修所必经的拆卸过程中,幢顶凹穴内发现有“开元通宝”125枚,“乾元重宝”8枚,“五铢”2枚。接近底座几层的边缘缝隙中也发现有铜钱,其中“圣宋元宝”1枚,“崇宁通宝”2枚。1964年11月,经幢的修复已全部完工。维修过后的经幢高出地面1.6米。1977年12月7日,松江唐经幢再次以“唐陀罗尼经幢”之名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松江唐经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3)

松江唐经幢

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元代水闸遗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延长西路交界处。遗址深藏于地表以下7米~12米深处,总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遗址发现于2001年5月,历经多次发掘整理,于2006年完整揭露遗址全貌,被评选为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在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了解古代水利建造的工程技术流程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对研究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特别是宋元时期江南地区的水利工程、吴淞江流域的历史变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成长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4)

水闸遗址博物馆

黄道婆

黄道婆又称黄婆,系中国元朝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是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革新能手。黄道婆幼年为生活所迫,流落到崖州,跟当地的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在1295年~1296年间,返回家乡着手改革家乡的纺织生产工具,传授有关轧花车、弹棉椎弓、纺车和织机技术。黄道婆制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棉纺车,比英国1764年创制的西方第一架手摇纺织机早400多年。这使上海当地的棉纺业兴旺繁荣,“乌泥泾被”全国闻名。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5)

黄道婆

徐光启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明朝时上海县徐家汇人。他43岁时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一生好学不倦,从事过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和农学的研究。著作有《农政全书》《测天约说》《浑天仪说》《勾股义》《古算器释》,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理》。他是最早把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的科学家之一,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6)

徐光启

鲁迅墓

鲁迅墓坐落在虹口区东江湾路146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鲁迅遗体原葬在上海万国公墓,1956年国务院做出迁建鲁迅墓于上海虹口公园内的决定,同年10月迁葬于此。鲁迅墓前临大草坪,后枕土堆假山,气势开阔。进入墓地,两边墓道中间是一块长方形草坪,草坪中央矗立着一座高3.7米的鲁迅塑像,草坪前沿安放了一块上海市人民委员会设立的花岗石标志。草坪后是一长方形大平台,可容数百人谒墓。平台后面是一座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的照壁式大墓碑,宽达十多米,上镌毛泽东手书“鲁迅先生之墓”6个金字。墓碑下面,安放鲁迅先生灵柩的墓椁上覆盖着花岗石。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7)

鲁迅墓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黄浦区黄陂南路(旧为法租界望志路106~108号)。这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二层石库门楼房,建于1920年,它原是出席这次会议的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胞兄李书城的寓所。建党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在李寓76号楼下客厅秘密举行。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成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1958年将会址恢复原貌,并在近邻会址的房屋内辟设辅助陈列室。1967年正式定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8)

一大遗址

旅游地理

上海地处东海之滨、太平洋西岸,位居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心。北临长江口,南临杭州湾,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东西文化、文明交汇地。上海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据江瞰海之胜、小湖岛屿之美、名城水乡之秀、人文荟萃之忧,古今中外文明熔为一炉的独特优势。蜿蜒的黄浦江和吴淞江(苏州河)纵横交接贯穿全境。青浦境内的淀山湖和淀浦河一线,湖荡成群,极尽水乡之美。天马、凤凰等数山,绿树葱葱,被称为“云间九峰”,山水秀美不胜收。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19)

夜上海

佘山

佘山位于上海松江区境内,为九峰之一。这座山分东西两峰,东佘山海拔72.4米,西佘山海拔97.2米。整座山占地面积约116.7万平方米,其中东佘山约56.7万平方米,西余山约60万平方米,其间有松青公路穿过。如今,东西两峰各建有园区,其间竹林茂密、亭台栈道、清泉古石、宝塔大殿、钟楼乐园成了最美的点缀。东佘山园位于佘山东峰,海拔72.4米,占地850亩,有南北两峰对峙。园区内竹树交织,郁郁葱葱,以竹为景、以竹为胜、以竹为营,倡导回归自然成了它最大的特色。如今,依仗着园区内竹林清幽的氛围新建与翻修的各类景点有十多处,如眉公钓鱼矶、白石山亭、佛香泉、木鱼石、森林百鸟苑等。西佘山园位于佘山西峰,山高97.2米,占地50多万平方米。园区内风光秀丽,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如今园区内有秀道者塔、天文观测台、圣母大殿、天主教中堂、三圣亭、修道院、竹海乐园、洗心泉、世纪钟楼和龙井茶园等景观。仅以其中几处作为代表,便足见其自然与人文交织的魅力。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0)

佘山风景

东滩

东滩位于崇明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条件良好,是候鸟的天堂。如今,已建有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东滩湿地公园,是人们观鸟的最佳场地。东滩毗邻长江入海口,占地326平方千米,是由长江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属于典型的河口湿地。外形上南北狭,东西长,区域内潮沟林立,尤其是高、中、低潮滩分带十分明显,成了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地段。保护区内记录到的鸟类有17目50科288种,其中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其次是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如白枕鹤、黑脸琵鹭、小天鹅等34种。另外,这里更有20种之多的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还有分别属于中日、中澳政府间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协定的鸟类156种和54种。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1)

东滩

外滩

位于黄浦区东部,自金陵东路至外白渡桥的沿黄浦江西岸地区,全长约1.5千米。曾聚集180余家中外银行金融机构,银行大楼多达113幢,如美国摩根银行、花旗银行,英国汇丰银行,法国里根银行,瑞士国家银行,中国银行,被称为“东方的华尔街”。著名建筑20余幢,有文艺复兴式古典式、巴洛克式、哥特式等,故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美称。现“上海外滩建筑群”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对外滩环境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改造,新外滩为上海增添了迷人景观。机动车道路拓宽为6至8个快车道。人行道上铺设彩色陶砖。沿江已建成高6.9米、宽14.4米,能抵御千年不遇洪潮的防洪墙。防洪墙内侧是滨江观景台,供人们游览观赏。建筑群、车流、人流、江流、船流,组成了体现上海现代化都市标志!性的壮观景色。入夜,华灯齐放,一派璀璨,显示出国际名城特有韵致和勃郁活力。原市政府大厦的对面,有一组大型浮雕,上面雕有飘带、沙船、大桥、明珠,分别寓含上海母亲河黄浦江和上海的过去、现在、未来等丰富含义。外滩中心地段建有陈毅广场,竖立着新中国建立后上海第一新时代的外端反观一家小道的香任市长陈毅铜铸塑像,假日里这里经常举行广场音乐会。在近外白渡桥南堍东侧,有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三根花岗岩塔体耸天而立,寓意从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在上海为人民革命事业英勇斗争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外滩”的概念今已扩展延伸,延安东路外滩至南浦大桥为南外滩,外白渡桥至杨浦大桥为北外滩。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2)

外滩

石库门房屋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3)

石库门房屋大都成排建在里弄内,是一种砖木立帖承重结构的毗连式房屋。弄门纵向深入,过道两旁即为相互毗连的石库门民居。每排3个~5个门口不等。屋两端砌有马头或观音兜压顶的风火山墙,进门为一小天井。老式石库门为3间带两厢,或3上3下、5上5下和6上6下。正间的客堂有落地长窗8扇,左右为厢房和次房。后有一小天井,最后是单层“灶披间”。二楼正中为客堂楼。正屋面的附屋为晒台。后天井设有水井。房屋前后各设有出入口。这种房屋外形上保持了老式石库门的形式,比较适合核心家庭居住。

东方明珠塔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4)

东方明珠塔坐落于陆家嘴的嘴尖上,于1991年开工,1994年落成。整个塔高468米,位列亚洲第四、世界第六。塔的主干结构是,三根直径为9米的擎天立柱将下球体、上球体和太空舱串联起来,中间还穿插有五个小球体。塔顶是发射天线桅杆。其中两颗红宝石般的巨大球体是上球体和下球体,一个直径50米,一个直径45米。下球体安装在擎天柱的68米至118米的位置;而上球体安装在250米和295米的位置;太空舱是最小的球体,直径仅仅14米,但位于335到至349米的高处。另外在上球体和下球体之间,有6根横梁,中间镶嵌5个小球,每个球体直径12米。远远看去,整个建筑结构设计精巧、布局浑然一体,雄伟壮观,可谓是巧夺天工。而塔下新落成的世界一流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也有两个地球球体。远处观望,它们浑然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景象,充满了诗情画意。

古镇朱家角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5)

上海市区高楼林立、繁华喧闹,而青浦区的朱家角镇却是小桥流水、清雅悠然,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这里的生活节奏也比城市里慢几拍,像是沉浸在古老的故事中不愿出来似的。久居都市的人来到这里,可以暂时忘却每日的忙碌和烦恼,回忆起一些温馨的往事。朱家角镇镇上河道纵横、安谧恬静,老街街道狭窄,街两边的楼上人家可以伸手相互递物。放生桥位于朱家角镇东部,跨于漕港上,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一座石拱桥。桥全长70.8米,宽5.8米,5孔联拱,造型精巧,气势宏伟,坚固省料,易手泄洪。

真如寺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6)

真如寺位于普陀区真如镇北首桃浦东路。原名“万寿寺”,俗称“大庙”。创建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元延祐七年(1320)在今址重建,并改名为真如寺。现存大殿,面阔和进深均为三间。梁、柱、枋、斗拱等主体结构,仍保留初建时原貌,大部分构件亦为元代之物。是中国罕见的元代建筑。1963年修葺时,在大批木构件接榫处,发现了当时元代工匠用墨书注明的构件名称和部位。寺内有一棵元代古银杏树,树身中空,树皮黝黑,树心空处生有朴树,人称“树中树”。

玉佛寺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7)

玉佛寺位于普陀区安远路江宁路口,为上海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已成为江南名刹之一。属于佛教禅宗。寺院占地约8000平方米,寺内主体建筑三进,前进为天王殿;中进为大雄宝殿;后进分两层,下为般若丈室,上为玉佛楼。清光绪年间,普陀山慧根和尚去印度礼佛朝拜,返国途中取道缅甸,请得大小玉佛5尊。途经上海时,留下白玉雕释迦牟尼坐像和卧像在寺内供奉。玉佛寺由此得名。1918年迁至现址。玉佛楼上供玉佛说法坐像,坐像用整块玉石雕成,玉色莹洁,法相庄严。佛像迎请来沪后,经中国工匠再次精琢细磨,更为美观,堪称佛教艺术中的稀世瑰宝。接引殿内供铜铸阿弥陀佛立像、观音坐像;古代造像陈列室藏有北魏、唐代枕头石刻佛、菩萨像。

城隍庙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8)

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249号,是一处道教圣迹。庙中奉祀上海城隍秦裕伯,兼祀霍光,从而有“前殿为霍,后殿为秦”的说法。过去庙会盛行,香客不断,庙内外云集了许多小吃摊、百货摊和杂耍摊,后来逐渐形成以豫园九曲桥为中心的庙会市场。这里的民居、弄堂、商铺自成格局,而且居民多是上海的老市民,风情、习俗饶有特色。

龙华寺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29)

龙华寺位于上海市区西南的龙华镇旁,是江南地区的著名寺院,也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齐全、建筑最雄伟的佛寺。龙华寺始建于三国吴大帝赤乌五年(242)。相传,孙权之母吴国太笃信佛教,孙权为了孝敬母亲而建此寺。寺前有高40.4米的龙华塔,为上海市区唯一的宝塔。现存的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建的,有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

古猗园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30)

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镇人闵士籍辟建,由嘉定著名竹刻家朱三松设计布局,因“绿竹猗猗”而取名猗园。至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洞庭山人叶锦购得修葺,并扩充园基,因时隔一朝,改名为古猗园。民国年间,屡遭破坏,抗战胜利后,修复了一部分建筑。1957年重新修复,1979和1982年进行了二期大规模建设。古猗园景物布局以戏鹅池为中心,池畔“不系舟”,建于明代,曾有祝枝山题额。临水的竹枝山,山顶有一方亭,名为缺角亭。池西堤上有一“白鹤寺”,相传梁代天监四年( 505),当地人挖土发现一块大白石,从此常有白鹤飞集于此,被和尚认定为佛地,故建寺庙。寺庙建成后,白鹤南翔一去不归,为怀念白鹤,给寺庙取名“白鹤南翔寺”。以后因寺成镇,南翔地名由此而来。戏鹅池周围还有逸野堂、鸢飞鱼跃、梅花厅、松鹤园以及九曲桥、竹园等胜景,园内还有唐代经幢、宋代石塔等珍贵文物。

豫园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31)

豫园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园林,位于城隍庙的北面,古香古色的大门正对着荷花池中的湖心亭。豫园是明代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为奉养他的父亲特聘园艺家张南阳设计并建造的,有豫悦父亲之意,所以取名“豫园”,后遭到破坏。1987年10月进行了一次修复,目前园林现有面积2万平方米。园区面积虽小,但布局曲折,有亭、台、楼、阁、假山、池塘等30余处;景致3有不同,具有以小见大的特色。园内的砖雕形象生动,具有明、清两代南了建筑艺术的风格。全园5条龙墙把园中景色隔成6个迥然不同的风景区。

地貌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32)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前缘,地势低平,北、东、南三面略高,中部黄浦江两岸次之,西部淀山湖附近一带地势最低,成为向太湖倾斜的碟形低平原,整个平原河港如网。根据地貌成因和地面高程,上海市境可分为3个地形单元:淀泖低地、碟緣高地和河口沙洲。市境西部散见小山丘,大金山岛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7米。由于全市地势低平,大部分地区都处于高潮位之下,每当汛期和江海高潮,特别是秋季大潮汛和台风暴雨同时侵袭之际,易受江海横溢之害,须构筑海塘江堤和圩埝。滨江沿海一带土地坍淤不定,而江口沙洲,北涨南坍,亦需实施护岸防坝等水利工程。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33)

气候

上海位于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东临海洋,西连太湖,北界长江,南靠杭州湾,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均温约15.7℃,1月均温3.3℃,较同纬度内陆温和;7月均温27.4℃,夏季各月较同纬度内陆凉爽。全年无霜期222天~ 235天。全年10℃以上活动积温近5000℃,持续达232天。全年日照时数1908小时~ 216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每平方米达4532兆~4895兆焦耳,光热资源较丰富。全市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143毫米,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利于农业。6月中旬多台风和暴雨,秋季时有连阴雨,冬春秋偶有寒潮侵袭,均对农业生产不利。

魔都上海还有什么(魔都上海)(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