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行为模式共有六种情况:损人利己,独善其身,两败俱伤,舍己为人,利人利己和好聚好散。

这些行为模式与人们的思维模式紧密相关,从字面意思我们便可以分别对其进行归纳为赢/输思维、赢的思维、双输思维、输/赢思维,而利人利己是双赢思维,无输家,即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双方都满意,利人又利己。好聚好散是指如果不能达到双赢,就好聚好散,即商定放弃交易,这也是基于双赢思维的行为,有这种思维的人首先寻求双赢,如果找不到双方都可接受的方案,便不做交易,是较低层次的”双赢“。故利人利己和好聚好散均划分为双赢思维。

双赢思维的18个方法(双赢思维技能之一)(1)

在这里想要提到一个概念叫做“竞合”,是当代企业的主流关系之一,有人甚至说,21世纪是“有关竞合的时代”。

“竞合”来源于合作竞争理论,是指两家经营同类产品或技术而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在意识到双方合作可带来更大收益后,转竞争为合作,从而使双方利益均有所增加的一种合作形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竞合”同样是基于双赢思维的一种理念。

在这个互联网 的时代很多企业已经推出了这种模式,如滴滴和快的的联手、银行金融业与阿里的合作等等,均是在以这种同行合作的竞合模式实现互惠互利的双赢。

要知道,输/赢或赢/输的思维模式不利于长远,因为一方赢了,另一方的态度、情感和双方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受到影响,从而得不到长久合作的目的。

而“赢”的思维模式是只在意自己的利益无损,无视他人的需求,根本不能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双输的思维模式在过程中无人获利,损人不利己显然更是有害无利的。

在相互依赖的环境里,只有双赢的思维模式才能在合作或交往中建立良好、和谐、持久的人际关系。

要理解双赢思维,首先要理解双赢。双赢是双方的利益兼顾,通过合作、协商等寻求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在达成双赢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自身需求,另一方面是对方需求,在自身需求与对方需求的基础上,构成一个金三角,即共同基础,双方的合作和交往就是建立在这个共同基础之上的,只有这个共同基础得以实现才能够叫做双赢。要注意的是,“双赢”的“赢”不是特指赢得物质利益,它可以具有各种表现形式的价值。

双赢思维的18个方法(双赢思维技能之一)(2)

工作技能库为你助力打造“点-线-面-体”:

点:正确认识什么是双赢思维

线:双赢思维技能

面:思维力

体:自我管理

通过正确认识什么是双赢思维;掌握双赢思维技能,提升思维力,完善自我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