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自十八世纪中叶问世,即不胫而走,以抄本的形式,风靡全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红楼梦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为什么说红楼梦是)

红楼梦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红楼梦》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古典小说之一,自十八世纪中叶问世,即不胫而走,以抄本的形式,风靡全国。

在当时的士大夫中间流传着:“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两百多年来,该书已翻译成18种文字,60多种译本,在世界上70多个国家流行,被誉为“世界第一流的文学珍品”、“中国古今第一奇书”、“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空前的文学巨著。

红楼梦宝黛共读西厢记人物国画图片

红楼梦简介小说又叫什么?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长篇小说,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撰写,后四十回是后人(有人说是高鄂,但无定论)根据前八十回提供的线索续写。当时的前八十回曹雪芹还在撰写、修改,就已以抄本的形式流传。1791年(乾隆五十六年),程伟元将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续本合为一书,以活字版排印。从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于世。以后又有多种版本出现,文字也有所修改。

红楼梦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红楼梦》写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乾隆年间。小说开篇先以神话故事与“假语村言”,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梦幻”之中,使整部小说按着以假寓真的结构铺陈发展,逐步营造出一个情真意切的现实世界。然后,以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焦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了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深刻地反映了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和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面貌,展示了这一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囊括了这一时代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小说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结构奇伟,艺术精绝,描写具体,真实惑人,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是我国现实主义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

《红楼梦》在创作上有很多独到的特点值得总结和发扬,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塑造人物。《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450多个,无名无姓的还有很多。他们的重要程度不同、所叙述的文字多少也不同,但个个鲜活真实。书中着重塑造的是宝、黛、钗、凤四大主角。曹雪芹通过情节叙述、环境描述、人物刻画,使每个人物都形象丰满,形神兼备,富有个性,在读者的心目中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无论我们什么时候想起,都会觉得他们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生动,就像站在我们面前一样。我们看到贾宝玉、林黛玉是那样聪慧而又青春萌动,心底纯真而又才情洋溢,在他们相识相惜相爱的道路上,引领着读者前行。

在众多的人物中,塑造最鲜活、最生活化而又最出彩的是“凤辣子”王熙凤。她以一个女性的精明强干,改变了历来女子从属于男人的宗法规则,成为一大批“浊臭逼人”男子的主宰;她以协理宁国府时将复杂的丧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和以在贾妃省亲时将内外事务操办得纹丝不乱,显示了她的管理才能;她在操持家政、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时地掺杂私念、获取私利、名利双收,显示了她的高超手段;她能言善辩,会察言观色,或笑或怒,或真或假,皆出自其本能,这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女子,恃强凌弱、敲诈勒索、阳奉阴违、贪赃枉法、谋私逐利,样样精通;她不装腔作势,也不为自己立道德牌坊,总是单刀直入,为所欲为,得所欲得;她深知贾母这一靠山的重要性,总是恭维顺意,却不流露谄媚痕迹,一言一行都才智洋溢,时不时地令人捧腹大笑;她在众人束手无策时扭转情势,总是想他人所未想,言他人所未言,只要她一张口,总是妙不可言;她置尤二姐于死地,在宝、黛、钗三者的婚烟上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人可恨……

她的言行举止使她成为贾府家族生活的中心人物和活跃于大观园内外的不可或缺的人物。已故红学家王昆仑先生曾这样评价她:“《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如果把凤姐这一人物从书中抽出去,《红楼梦》的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

《红楼梦》塑造的丫环也很突出,在众多的丫环中,最有特点的要数宝玉身边的晴雯、袭人。正所谓:“晴有黛风,袭有钗副”。晴雯似乎与焦玉灵性契和,倔强、果敢,似有焦玉的影子;袭人又与宝钗相像,极端恪守封建礼教,又很会来事。

此外,《红楼梦》在环境描述、预设伏笔、个性语言、诗词曲赋运用等方面都超越了前人,为后人开拓了文学创作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