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江苏省财经服务业招聘会 (视觉中国/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硕好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硕好吗(首届职业教育本科生)

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硕好吗

2019年10月26日,江苏省财经服务业招聘会。 (视觉中国/图)

2022年7月25日,吴昊收到了温州大学土木水利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吴昊是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首届职业教育本科毕业生(下称“职本毕业生”)。同学中,他是第一个成功考研“上岸”的。

2019年起,教育部分批次批准部分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制为四年,目的是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中国目前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在校生12.93万人。

像吴昊这样的首批试点生源均为专升本。首批试点是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下称“南工”)开始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公办职业本科院校,同学们是我国第一届职业教育本科毕业生。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和突破发展,今年,第一届职业本科生终于学成毕业了。”2022年6月10日的南工毕业典礼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

与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一样,首届职本毕业生拿到了学位证书——大专没有学位。

这一过程并不容易。他们所在的学校开展升本试点,2020年,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选拔,得以进入本科学习。

职业本科教育被认为借鉴了德国职业教育,相比原本的专科,职业本科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结果上,都有着明显差异。借由“升本”,职本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也得以拓宽,包括考研和考公。

两张“正儿八经”的证书

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吴昊正在准备温州大学的研究生入学测验。他觉得自己本科学习的内容不够深入,提前给自己补补课。

在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吴昊学习的是土木工程专业。但升本之前的专科,他学的是动漫。2020年,教育部批准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首批设置土木工程、工程造价、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工艺美术、风景园林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吴昊想选一个偏理工科的专业方向,便于就业,因此转考土木工程专业。

要想成为首届职本生,必须通过转本考试。多名首届职本毕业生回忆起那场考试,都觉得“挺卷的”。“一个班里,三四个报名,只有一个考上。”

关于专科转本科的录取率,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自动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2022年五年制专转本考试,录取率为25.32%,报考人数158人,招收人数40人(不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

南工首届职本毕业生刘峰记得,转本考试大纲是根据指定参考书拟出的,一共三门,两门专业课,一门英语,大部分靠自学。相比专业课,英语是转本生更需要恶补的科目。

各地转本考试,考核的内容不一样,也有学校采取自主命题形式。在浙江,吴昊没考专业课,只考了数学和英语。

升本后,吴昊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动力还是源于就业。“如果只是从这个学校出去(就业),很多(岗位)都可能在工地里。这样比较辛苦,我还是想通过考研来改变现状,起码研究生可以不用去工地,可能去设计院之类,轻松一点。”吴昊说。

“学生心态不一样了。追求不一样了。”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学工办一位老师对南方周末记者如是总结。职业教育本科生会将自己与普通院校本科生比较,心理上仍然会害怕“低人一等”,因此有更强烈的考研欲望。

根据规定,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都进行学士学位授权、授予、管理和质量监督;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不过能否真正等值,还有待现实检验。

“同为本科生,他们追求考研考公的欲望更强烈。学生升本后,有些家庭的期望也随之变高,学生可能压力比较大。”前述学工办老师说。

一些疑虑在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之后被打消。此前有学生担心,升本后,拿不到“正儿八经的毕业证”。又担心,“毕业证书上会不会有‘职业本科’等字样?”

一张“正儿八经”的毕业证有多重要?

传统专升本的毕业证书与普通本科不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不能具有同样效力。例如,统招本科生被授予的毕业证书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而自考本科则是“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首届职业本科毕业生最终拿到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均未出现“职业”二字。

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一名毕业生有些庆幸,“因为手持本科学位证,在找工作上没有遭遇太大的排斥或困难”。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拿到学位证。据接受采访的多名职本毕业生介绍,每个学校会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做分数线设定,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拿到学位证。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职业本科大学会适当降低标准。

以浙江广厦职业技术大学为例,吴昊说,该校只要求四级的分数达到350分左右,计算机二级通过即可。

与之相对比的是,不少普通本科院校会要求学生毕业前大学英语四级合格,或将成绩425分以上作为硬性指标。此外,公务员考试中,部分岗位也会注明需要考生“具有国家英语四级证书或国家英语四级成绩在425分以上”。

在计算机等级方面,南工的规定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的统招学生,需要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水平考试或者江苏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二级水平考试”。而专升本学生,则需要“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水平考试或江苏省高校计算机等级一级水平考试”。

2020年7月31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视觉中国/图)

专升本“升”在哪

直到已经工作,南工毕业生刘峰还时常想起学校里的实训课场景。

“非常接轨。”刘峰毕业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专业,在当地一家企业做助理研发。在真实的企业里,一套产品的开发是先了解客户的需求,再根据需求找合适的电气元器件,然后布局、画电路图、安装、调试等。

得益于学校的实训,刘峰在工作中“上手很快”。

实训课为期两周,老师充当客户的角色。先给一个任务,需要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操作,最后自己完成。遇到问题,需要自己去查各种说明书和产品手册。

以电气控制综合实训为例,刘峰面对的是一个空的电气柜子,要先明确安装任务要求,自己设计出电气原理图,然后根据原理图接线、编程序、调试,最后达到任务要求。

南工发展规划处副处长王博,承担了主持该校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任务。

2020年6月,教育部批准该校首批设置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等6个职业本科专业。

两年多过去,专业已经增加至23个。

王博介绍,专升本之后,学校各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随之提升。职业本科与专科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课程内容、培养模式不一样。

以机电一体化这一高职专业为例,与之对应的职教本科专业叫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培养的人才主要从事生产一线机器的维护维修岗位。“比如说这个产线,生产过程当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可以让这个岗位的人去解决,让他修机器。”

而机械电子工程培养对接的岗位就上升了。“我们现在(岗位对接)就要定位到现场工程师,他不光要学会维修,还要学更符合(岗位)的产线设计技能,就是你要建这个产线,我可以把它画出来,画出来之后布局、设计。”王博解释。

对于实践难度的加大,刘峰也有明显感受。“具体来说,专科实践可能就是本科实践大任务里的一小节。”他回忆,“比如智能控制实训,专科只要求做到把系统用PLC编程动起来就行,但本科要求能从云端控制系统,比如用手机控制。”

还有一种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可以对产线做一些工艺改进。如此一来,本科教学内容更宽更深了,在王博看来,这也体现了本科教育更强的复合性。

转变源于专业岗位需求的变动。“岗位需求变动,决定了专科专业跟本科专业不能定位到同一个岗位,而应该定位到同一类岗位的不同层次。”王博强调,“(升本)就是岗位层次提升了,要求培养内容做相应调整。相当于从职业岗位的角度出发,调整课程设置。”

谈及课程设置,南工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晓勇表示,“(升本后的课程)基础理论加深了。”

以该学院为例,专科的《技术物理》32学时,《高等数学》96学时;本科的《高等数学》192学时,《大学物理》96学时,增加了《工程数学》48学时。

“本科学生要有更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胜任生产一线的技术改进与研发等工作。”王晓勇说,“为了提升职业本科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设备研发能力,课程中不仅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同时更注重项目化教学,注重和生产实际对接,引入了产业最新技术。如开设了《工程力学》《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其应用》《智能制造系统调试与运行综合实训》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也更注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专创融合等。”

王博还提到,本科阶段通识教育课程也有所增加。

因岗位需求定人才培养目标,已然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就业优势。

2022年一场招聘会上,王博遇到南京当地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制造一种压力泵,负责人现场向王博还原了技术过程。听罢,王博很自信,“我们就培养这样的人”。负责人承诺,如果学生到企业能直接上手,工资可以到12000元。

“我马上跟学院打电话,让他们赶快对接。”王博说,“制造类企业缺人,招不到合适的能操作高精尖设备的人。”

“缺的是一线技术人员”

首届毕业生整体出口情况,到9月才会陆续有相对完整的统计数据,但各所学校老师和学生都直观地感受到,选择考公的同学不少。

职本生未来的发展道路拓宽了,仍有不少与之配套的问题需要解决。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到的首届毕业生中,有人反映报考公务员时,专业审核无法通过。原因是,目前许多公务员考试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目录,而职业本科教育的专业目录2021年才正式发布,招考部门可能没及时更新。

例如,普通本科里的会计学,在职教本科里是大数据会计;职教本科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专业,在普通本科里是机械电子工程。如果职本毕业生报考指定专业的岗位,有可能无法通过专业审核。

中国对职业本科教育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最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表明职业教育学历的天花板不再是专科,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

2015年,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高等职业教育探索模式。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同年确立首批15所试点学校。同年12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后续又设立了17所。

教育部相关人士谈及职业本科教育的意义时,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制造强国,迫切需要工科(人才培养)。在专科基础上办本科,是为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们需要工程师,缺的是一线技术人员。”

“到底办什么样的本科专业,哪些专业要开设成本科专业”,王博认为,这是接下来,办学者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不是有什么专科专业,就可以办什么样的职业本科专业。”他认为,办职教本科专业首先要分析岗位,企业有没有需求,有的话就可以办。

刘峰回忆,面试那天,面试官问到一些专业实操的问题,刘峰谈到学校一门专业课,和面试官聊得“很起劲”。当时面试的有三名毕业生,另外两人来自普通本科高校。

最后,刘峰获得了这份工作。

不过,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更多人还需要时间了解。哪怕有了“正儿八经”的毕业证,首届职本生求职碰壁也不少。南工一名毕业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每次去面试,都要向企业强调自己是本科生。

“我们是第一届毕业,有些企业以前从没听过有这些技术大学。”该生说,原来也有职业大学,如扬州职大、天津职大等,但这些职业大学都是专科学校,“那你(的学校)是专科还是本科?”

与传统专科生升本不同,最近,王博问2020年高考报考南工的第一届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职业技术大学?”有的学生说:“我就是奔着职业来的,到了你这个学校之后,我能学到更实用的东西,更有利于就业。”

职业本科教育值不值得上,学生和家长开始认真考量。

(应受访者要求,刘峰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贺佳雯 南方周末实习生 余京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