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昔日杂草丛生的盐碱滩,现在田成方、林成网、村子成风景图为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绿色通道示范点 魏金龙 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浙江千亩盐碱瓜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浙江千亩盐碱瓜田(甘肃瓜州盐碱滩之变)

浙江千亩盐碱瓜田

9月下旬,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昔日杂草丛生的盐碱滩,现在田成方、林成网、村子成风景。图为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绿色通道示范点。 魏金龙 摄

中新网兰州9月18日电 (魏金龙 朱丹丹 付小春)9月下旬,地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昔日杂草丛生的盐碱滩,现在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道路干净整洁,村庄郁郁葱葱,房屋错落有致。

图为腰站子镇草湖沟村二组居民点,栽植的鲜花花开正艳。 魏金龙 摄

图为腰站子镇新修建的渠道。 魏金龙 摄

距离瓜州县城104公里的腰站子镇地处疏勒河中上游,是甘肃省“两西”移民与疏勒河项目移民整建制安置移民乡,共安置永靖、东乡、积石山、庄浪、通渭等8个县移民8268人。

秋日的阳光下,通镇公路两侧,今年新植的17500株新疆杨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现年53岁的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杨安静1986年从甘肃陇西县迁到了腰站子村。他说,刚来的时候,那里只有耕种的400亩地,其余地方全部是荒滩,连棵树都没有。“那时的风沙很大,庄稼也经常受冻,麦子黄了后也被风吹掉了。”

1990年,腰站子东乡族乡政府成立之后,开始动员全民栽树。在“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定植、专人管护”要求下,栽植的树木基本成活。今年又栽植了3.5公里的绿色通道林木,树逐渐多了起来。杨安静说,“自从有了树,气候好了,风沙小了,环境也美了。”

“我刚来时,这里还是土路,出趟门回来,浑身都是土,时不时还有野草绊人。”郭学鹏说,2010年村上实现了油路村村通,今年又重新铺筑了一遍,还通到了家门口,外地客商来收枸杞也更方便了。1993年从甘肃永靖县搬家到此的郭学鹏,现在种了120亩枸杞,对这些年来的变化,他感受颇深。

腰站子东乡族镇人大主席骆晓伟介绍说,目前该镇实现了村组柏油路面全覆盖,解决了6个村村民的出行难题。“道路硬化后,选择在家门口创业的人明显增多,运输、养殖还有回家做农产品“电商”生意的。”

图为腰站子镇辉铜村村民查看温室工艺品葫芦长势。 魏金龙 摄

为转变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发展薄弱、农民增收渠道窄的现状。2017年,腰站子东乡族镇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在辉铜村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园,修建20座高标准日光温室。已搬到辉铜村30多年的祁发佩在镇政府6万元补贴下,带头修建了2座高标准日光温室,种植工艺葫芦。

“现在其中一座棚承包了出去,每年有七千元的收入,还有一座棚种工艺品葫芦,可以年收入一万五千元。”祁发佩和妻子还种了20亩甘草,他觉得这几年的日子越过越好。

和祁发佩一样,辉铜村村民尤进峰2017年建了2座日光温室种植设施蔬菜,现在他增收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现在的收入比较好,一棚的收入相当于之前种20亩麦子的收入呢。”

现在的腰站子东乡族镇草湖沟村二组居民点,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错落有致,房前松翠柳绿、鲜花盛开,凉亭廊道、古色古香。随着该村村民赵秀云家水冲式厕所的建成投用,标志着该组21户水冲式厕所改建全面完成。

赵秀云介绍说,他家1996年从永靖县迁了过来。由刚来时的“杂乱无章”,到现在通过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后,每户都修了锄草棚,打通了生产通道,农机具统一放在锄草棚里。家门前还栽了花、种了草。“现在一出门心情特别好,还用上了以前做梦也没想到的水冲式厕所。”

今年,腰站子东乡族镇全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破行动,打造“花园式”人居环境示范工程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庭院经济,形成了“前宅 后院养殖 设施种植”循环发展模式,在为持续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使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色田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