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女是个争议很大的金庸女主,喜欢她的人觉得她天真善良,不喜欢她的人觉得她套路深深。对这个现象一直觉得非常奇怪,仔细读了读神雕侠侣中小龙女的表现,发现想弄明白这个人物,关键是要从头到尾连贯起来看,绝不能断章取义。而且要看她的语言和行动,自己去判断。本文以杨过视角展开,用杨过听到看到的进行分析。

欢迎大家基于原著讨论小龙女,但讨论时请不要跑题去讨论其他人。

古墓初遇:孙婆婆把杨过带回古墓,但小龙女不愿意收留,如下原文:

小龙女缓缓站起道:“他的伤不碍事婆婆你送他出去罢!”

孙婆婆和杨过都是一怔。杨过大声嚷道:“我不回去我死也不回去。”孙婆婆道:“姑娘这孩子回到重阳宫中他师父定要难为他。”小龙女道:“你送他回去跟他师父说说教他别难为孩子。”孙婆婆道:“唉旁人教门中的事咱们也管不着。”小龙女道:“你送一瓶玉蜂蜜浆去再跟他说那老道不能不依。”她说话斯文但语气中自有股威严教人难以违抗。

分析:小龙女特点是比较清冷,但是对于人情世故有一定的认知。知道送玉蜂浆别人就欠了自己的情,可以提要求让他们答应

孙婆婆惨死:原著如下,不重要情景省略

孙婆婆强运一口气道:“我求你照料他一生一世别让他吃旁人半点亏你答不答允?”小龙女踌躇道:“照料他一生一世?”孙婆婆厉声道:“姑娘老婆子倘若不死也会照料你一生一世。你小时候吃饭洗澡、睡觉拉尿难道……难道不是老婆子一手照料的么?你……你……你报答过我什么?”小龙女上齿咬着下唇说道:“好我答允你就是。”

......

杨过知她心意俯耳到她口边低声道:“婆婆你有话跟我说?”孙婆婆道:“你……你再低下头来。”杨过将腰弯得更低把耳朵与她口唇碰在一起。孙婆婆低声道:“你龙姑姑无依无靠你……你……也……照料她……一生一世……”说到这里一口气再也提不上来突然满口鲜血喷出只溅得杨过半边脸上与胸口衣襟都是斑斑血点就此闭目而死。杨过大叫:“婆婆婆婆!”伤心难忍伏在她身上号啕大哭。

分析:孙婆婆用她照顾小龙女的恩情要求小龙女收留杨过,小龙女答应了,她明白恩情与报答。孙婆婆要杨过用照顾小龙女一生来交换这次的收留,杨过还是个孩子懵懵懂懂。

带杨过回古墓:

...(杨过哭孙婆婆) 过了良久小龙女道:“人都死了还哭什么?你这般哭她她也不会知道了。”...

小龙女冷冷的瞧着他丝毫不动声色又过良久这才说道:“咱们去葬了她跟我来。”...(带杨过去放石棺的地方)..小龙女道:“...这里还少一口石棺因为我师父料不到你会来。”杨过吓了一跳忙道:“我?我可不!”小龙女道:“我答允孙婆婆要照料你一生一世。我不离开这儿你自然也在这儿。”

杨过听她漠不在乎的谈论生死大事也就再无顾忌道:“就算你不让我出去等你死了我就出去了。”小龙女道:“我既说要照料你一生一世就不会比你先死。”杨过道:“为什么?你年纪比我大啊!”小龙女冷冷的道:“我死之前自然先杀了你。”杨过吓了一跳说道:“孙婆婆叫我也要照料你一生一世的……”小龙女微微一笑道:“你能照料我?大家一起死了谁也不用照料谁。”

分析:小龙女对孙婆婆去世,表现一直冷冰冰。回到古墓之后,孙婆婆的嘱托就被小龙女演绎成两个人一起死“我死之前自然先杀了你”,并解释原因“你能照料我?大家一起死了谁也不用照料谁”。

结论:杨过至此失去了自己生活的权利,生要和小龙女在一起一生一世,如果小龙女先死就必须赔死。小龙女这时候是个没感情主子,杨过生是她的人,死也要赔死。(正常下师父应该没有权利要求赔死的,所以这里用了主子这个称谓)

开始受艺:这一段很长,没法截取原文,所以总结如下。小龙女让杨过住孙婆婆屋子,他害怕,所以让他睡自己屋子,还把寒玉床让给他睡。杨过挨不住冷偷偷下床,被她逮住了打10下屁股,最后两下打轻了些,杨过知道她打他是为他好。杨过说将来带小龙女出去玩,小龙女呵斥并告诉他【祖师婆婆留下遗训在这活死墓中住过的人谁也不许下终南山一步】。小龙女给他讲了寒玉床增强功力方面的好处, 杨过非常感激,表示他一定好好照料小龙女。小龙女还告诉杨过【祖师婆婆传下的遗训既在这墓中住就得修心养性绝了与旁人争竞之念】。杨过问是否为孙婆婆报仇,【小龙女道:“每个人总是要死的孙婆婆倘若不死在郝大通手里再过几年她好端端的自己也会死。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又有什么分别?报仇雪恨的话以后不可再跟我提"】。后来杨过还是冷得睡不着,小龙女传了他几句口诀与修习内功的法门。

分析:小龙女接受的人生观教育和出家人类似,修心养性不与旁人竞争、死了活了没什么大的分别。因此感情上的冷漠来自于其教育对本性的压制。对教导杨过很负责任,主要表现在寒玉床让给杨过。但是她让他睡寒玉床却没有在睡之前传给他口诀,而是等杨过冻得受不了偷偷溜下床,又了挨打,后来又闹腾了半夜才教给他口诀很奇怪。如果说因为她没有教学经验,那杨过第一次冻得跑下来她就应该想到传授口诀了,结果她一直到杨过第三次说冷得受不了才传授口诀。

结论:小龙女是个负责任的老师,人生观方面的教育是和出家人类似。

杨过拜师:关于拜师,小龙女给杨过两个选择【有一件事你去想想明白。倘若你当真拜我为师呢一生一世就得听我的话。如不拜我为师我仍传你功夫你将来如胜得过我就凭武功打出这活死人墓去】。杨过选择拜师,但是要求叫她姑姑不叫师父,并且许诺【自今而后杨过永远听姑姑的话要一生一世照料姑姑周全。倘若姑姑有甚危难凶险杨过要舍了自己性命保护姑姑如有坏人来欺侮姑姑杨过拼了命也要将他杀了】。之后小龙女开始教杨过捉麻雀的功夫。

分析:一生一世听话从这个时候就在杨过心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古墓是个对人性漠视的门派,一般拜师的都是对人生观有一个宗旨性的要求,比如发扬本门派的XX宗旨、做个正直的人之类的。但是古墓的要求却是一辈子听师父的话。师父的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感觉挺危险的,遇到个好师父还行,遇到个坏师父就是邪教了

结论:小龙女大约是研习了古墓的传统。但可以推测古墓创始人是非常专治的,一生一世听话、不许下山之类的都是很专治的要求。

玉女心经:杨过练了一年捉麻雀,小龙女告诉他已经可以胜过鹿清笃,但是应该还打不过赵志敬。于是杨过问她古墓武功能否赢过全真,小龙女告诉了他林朝英和王重阳的往事,并领他看了重阳武功及玉女心经。这里有四段对话值得注意。

第一段:杨过拍手道:“原来这座石墓是祖师婆婆从王重阳手里赢来的。早知如此我住在这里可又加倍开心了。”小龙女淡淡的道:“你住在这里本来不很开心。嫌气闷了不好玩是不是?”

分析:杨过原话是“可又加倍开心”,这话表达的是:本来就挺开心的,知道了这个会更开心的意思。小龙女却直接问杨过是不是不开心嫌气闷,显得和杨过说的不搭调。但是结合后文,不得不说,她对杨过心思了解的非常准确。

第二段:小龙女告诉杨过这里刻着克制王重阳武功的办法,杨过说如果学会自然胜过了这些臭道士,以下原文【小龙女道:“话是不错只可惜没人助我。”杨过昂然道:“我助你。”小龙女横了他一眼道:“只可惜你本事不够。”杨过满脸通红甚感羞愧。小龙女道:“祖师婆婆这套功夫叫作‘玉女心经’其中高深的部分须得二人同练互相帮助。当时祖师婆婆是和我师父一起练的。祖师婆婆练成不久便即去世我师父却还没练成。”杨过转愧为喜道:“我是你徒儿也能跟你同练。”小龙女沉吟道:“好!咱们走着瞧罢。第一步你先得练成本门各项武功。第二步是学真派武功。第三步再练克制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经。我师父去世之时我还只十四岁本门功夫是学了真派武功却只练了个开头更不用说玉女心经了。第一步我可教你第二步、第三步咱俩须得一起琢磨着练。”】

分析:因为有必须二人同练的武功,因此看到这里儿,给人的印象是收徒这个事儿就不是简单的收徒了,而是还有另外的目的。当然现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小龙女不一定非要收杨过为徒,也可以收别人。

第三段:这段也比较长,没有贴原文总结如下:

杨过努力学天罗地网,期间两年这两个人相处的模式为杨过【对师父十分敬重两年之间竟无一事违逆师意】、小龙女对杨过【不苟言笑神色冷漠似没半点亲人情份】。接着就讲到杨过在墓室中练好了天罗地网,可以出古墓练习了,【杨过一听“到外面”三字登时眼中有神容光焕发】。紧接着练完功后,小龙女提到“咱两个在这古墓之中自在逍遥”,杨过觉得常住古墓气闷,但想到可以一生一世不分离也挺好,就开始表决心【姑姑我愿意在这古墓中陪伴你一生一世】。但小龙女却说得“乖”才行。杨过赶快保证【我自然乖永永远远听你的话好教你舍不得赶我走】,而小龙 玉女心经:杨过练了一年捉麻雀,小龙女告诉他已经可以胜过鹿清笃,但是应该还打不过赵志敬。于是杨过问她古墓武功能否赢过全真,小龙女告诉了他林朝英和王重阳的往事,并领他看了重阳武功及玉女心经。这里有四段对话值得注意。

第一段:杨过拍手道:“原来这座石墓是祖师婆婆从王重阳手里赢来的。早知如此我住在这里可又加倍开心了。”小龙女淡淡的道:“你住在这里本来不很开心。嫌气闷了不好玩是不是?”

分析:杨过原话是“可又加倍开心”,这话表达的是:本来就挺开心的,知道了这个会更开心的意思。小龙女却直接问杨过是不是不开心嫌气闷,显得和杨过说的不搭调。但是结合后文,不得不说,她对杨过心思了解的非常准确。

第二段:小龙女告诉杨过这里刻着克制王重阳武功的办法,杨过说如果学会自然胜过了这些臭道士,以下原文【小龙女道:“话是不错只可惜没人助我。”杨过昂然道:“我助你。”小龙女横了他一眼道:“只可惜你本事不够。”杨过满脸通红甚感羞愧。小龙女道:“祖师婆婆这套功夫叫作‘玉女心经’其中高深的部分须得二人同练互相帮助。当时祖师婆婆是和我师父一起练的。祖师婆婆练成不久便即去世我师父却还没练成。”杨过转愧为喜道:“我是你徒儿也能跟你同练。”小龙女沉吟道:“好!咱们走着瞧罢。第一步你先得练成本门各项武功。第二步是学真派武功。第三步再练克制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经。我师父去世之时我还只十四岁本门功夫是学了真派武功却只练了个开头更不用说玉女心经了。第一步我可教你第二步、第三步咱俩须得一起琢磨着练。”】

分析:因为有必须二人同练的武功,因此看到这里儿,给人的印象是收徒这个事儿就不是简单的收徒了,而是还有另外的目的。当然现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小龙女不一定非要收杨过为徒,也可以收别人。

第三段:这段也比较长,没有贴原文总结如下:

杨过努力学天罗地网,期间两年这两个人相处的模式为杨过【对师父十分敬重两年之间竟无一事违逆师意】、小龙女对杨过【不苟言笑神色冷漠似没半点亲人情份】。接着就讲到杨过在墓室中练好了天罗地网,可以出古墓练习了,【杨过一听“到外面”三字登时眼中有神容光焕发】。紧接着练完功后,小龙女提到“咱两个在这古墓之中自在逍遥”,杨过觉得常住古墓气闷,但想到可以一生一世不分离也挺好,就开始表决心【姑姑我愿意在这古墓中陪伴你一生一世】。但小龙女却说得“乖”才行。杨过赶快保证【我自然乖永永远远听你的话好教你舍不得赶我走】,而小龙女却说【你好有宝吗?我干麻不舍得赶你走?你走了之后我再去收个女徒儿就不怕寂寞了】。杨过又是保证又是哭,小龙女才点出来是因为【你一听到‘到外面去’就即眉花眼笑我想你在古墓中一定气闷得紧】的原因。于是杨过再次表示“死也不离开”的忠心,结果小龙女说【你只要乖乖的听我话就是了。不许你用自杀来威胁我。我如要赶你走你死不死关我什么事威胁也没用的”】。又惹的杨过哭闹,以小龙女说“又不是小娃娃了动不动就哭算乖呢还是不乖?”结束了这次对话。

分析:这段话单独看没什么,但是结合入古墓时候的要求【我不离开这儿你自然也在这儿】这样的设定,有正话反说,刻意试探的感觉。

尤其加上第一段杨过说住古墓【可又加倍开心了】而小龙女立刻反问【嫌气闷了不好玩是不是】。可以看出小龙女很会洞察杨过的心。因为在杨过【两年之间竟无一事违逆师意】,而且对话时还反复保证【陪伴你一生一世】的情况下,只听他语气或者看他表情,就能质疑杨过的保证。看书刚刚看这里的时候,觉得杨过反反复复保证过,小龙女还这么问真是多疑。但看到后面,杨过离开古墓后几乎一去不回头,才惊觉小龙女多么会洞察人心。

杨过入古墓时觉得恐惧,想出去,那时候小龙女对他的要求是一直陪着自己,死也得陪着。后来开始依恋小龙女的时候,而且在【两年之间竟无一事违逆师意】的情况下,小龙女还说不乖就轰走这样的话。无疑,给杨过在精神上制造了不安全感。

第四段:两个人开始练玉女心经内功,小龙女看着图不说话,【杨过道:“姑姑这功夫很难练么?”小龙女道:“我从前听师父说这心经的内功须二人同练只道能与你合修那知却不能够。”杨过大急忙问:“为什么?”小龙女道:“你如是女子那就可以。”杨过急道:“那有什么分别?男女不是一样么?”小龙女摇头道:“不一样。你瞧这顶上刻着的图形。”杨过向她所指处望去见室顶角落处刻着无数人形不下七八十个瞧模样似乎均是女相姿式各不相同身有一丝丝细线向外散射。杨过仍不明原由转头望她。小龙女道:“我师父曾指着这些图形说练功时身热气蒸腾须拣空旷无人之处身衣服畅开而修习使得热气立时发散无片刻阻滞否则转而郁积体内小则重病大则丧身。”杨过道:“那么咱们解开衣服修习就是了。”小龙女道:“到后来二人以内力导引防护你我男女有别解开了衣服相对成何体统?”】

分析:小龙女说【只道能与你合修那知却不能够】并不是真话。因为她紧接着就说了【我师父曾指着这些图形说练功时身热气蒸腾须拣空旷无人之处身衣服畅开而修习】,说明她师父或者的时候她就知道需要敞开衣服练习,而当她给杨过第一次介绍玉女心经时候是收杨过为徒1年后,那时候她年过19了,也明白男女有别。所以这样一推理,她曾经认为能与杨过合修就不是真话了。更有甚者,她计划和杨过一起练习玉女心经的时候,到底打了什么主意?

结论:小龙女在杨过嘴上保证一生一世陪她在古墓的情况下并没有被这个保证所蒙蔽,而是对杨过心思掌握非常精准,很能洞察人心(至少是杨过的心)。她在师父已经教过她玉女心经怎么练且知道男女有别的情况下,收男徒弟且打算一起练习玉女心经目的令人开始存疑。

练习玉女心经:练内功地点饰杨过发现的【但见花丛有如一座大屏风红瓣绿枝煞是好看四下里树荫垂盖便似天然结成的一座花房树屋】。于是两人当晚就开始练功。专门提到‘亭亭如盖’和‘愿为铁甲’两招,动作都比较亲密,两个人心理也逐渐发生变化【这套武功一练杨过到后来只觉小龙女是个依赖自己保护的小妹子】、【小龙女招式上受杨过代挡保护时刻稍久心随手转不自禁生出依赖顺从之情师尊的架子尊严忽然尽去】。练到“愿为铁甲”,因为搂抱的动作,两个人都有动情的表现,包括脸红,想要亲亲抱抱之类的。

分析:动情描写都是新修版加的。但是后文紧接着描述两人出古墓后的2年,未有任何亲密互动,而且终南山一夜后,小龙女提出要嫁杨过时,杨过一副非常意外,没有精神准备的样子,原文用了【满脸惶恐】、【张皇失措】。如果是长久的情动,历经2年,肯定会心照不宣,甚至对未来有所憧憬。而杨过也绝不会在小龙女要嫁他的时候“满脸惶恐”、“张皇失措”。前后明显的对比,凸显了这里杨过的动情是暂时的朦胧悸动,是心经 古墓的暗无天日催生出来的。小龙女的动情似乎比杨过更真实一些。

不知道是金老先生修改时候没有注意前后关联,还是故意的展示人性的复杂。

结论:这里的小龙女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

练功被撞破:开始杨过问【“姑姑你没事么?” 小龙女“嗯”了一声却不答话】。然后杨过要找两个道士算账,赵志敬骂小龙女,结果激出小龙女内伤【只骂得一声:“你胡说八道……”突然口中鲜血狂喷如一根血柱般射了出来】。杨过要先扶她回去,【小龙女气喘吁吁的道:“不你杀了他们别……别让他们在外边说……说我……”】,于是杨过开始和赵志敬打架,差点杀赵志敬时候,【甄志丙厉声喝道:“你胆敢弒师么?”】然后救了赵志敬。后来甄志丙眼见胜算已握让杨过赶快扶小龙女回去,然后发了毒誓。杨过趁此时赵志敬正没注意偷袭他正准备杀他,【忽听小龙女在背后说道:“过儿师父杀不得你叫他立誓不说今日之事就……就饶了他罢!”】。于是赵志敬发誓后扶小龙女回古墓去了。

结论:小龙女知道一些世俗规则,比如维护名誉,师父杀不得这种江湖规矩。可以为了维护自己名誉而杀人。但比较为杨过考虑,在想杀人和不让杨过犯规矩的情况下放弃了杀人。

内伤后回古墓:大家请仔细读整个事件,信息量很大

杨过抱着小龙女回到古墓将她放上寒玉床,但小龙女说伤重不能与寒气相抗。然后不停吐血,杨过吓得手足无措只是流泪。小龙女说把血喷完了就不喷了,杨过说姑姑你别死,然后【小龙女道:“你自己怕死是不是?”杨过愕然道:“我?”小龙女道:“我死之前自然先将你杀了。”这话她在两年多前曾说过一次杨过早就忘了想不到此时重又提起。小龙女见他满脸讶异之色道:“我若不杀你死了怎有脸去见孙婆婆?你独个儿在这世上又有谁来照料你?”杨过心中一片惶乱不知说什么好】。接着杨过喂她玉蜂蜜浆,两个人都睡着了。

杨过忽觉咽喉上一凉发现【小龙女坐在床沿手执长剑剑尖指在他喉头...小龙女淡然道:“过儿我这伤势好不了啦现下杀了你咱们一块儿见孙婆婆去罢!”】然后两个人打了起来,小龙女剑尖已点在杨过喉头的时候【运劲前送正要在他喉头刺落见到他乞怜的眼色突然心中怜意大生登时手腕无力身酸软当的一声长剑落地】,杨过想逃,但临出门时回头向小龙女晕倒吐血,决定回来救她,又喂了她蜂蜜。

【小龙女喝得几口蜂蜜微微睁眼发觉杨过搂着她上身心下大喜脸色如春花之绽问道:“我要杀你你……你为什么不逃走?”】杨过表示舍不得离开她,小龙女听见他深情心里平静地睡了一觉,之后【微微睁眼说道:“我受激吐血师父以前曾说该找人参、田七、红花、当归之类药物服了慢慢调养否则吐血不止伤势难愈。”】,之后杨过给她去抓药。

分析:这一段看到最后药方那里,真让人崩溃!整个事件是这样的,小龙女先说自己活不了,然后要杀人,最后关头晕倒,看杨过不走就色如春花,又睡含笑睡着,醒来后告诉人家我这个病能治。。。。除了她在套路杨过,试探杨过真心之外没有其它解释!

原来连载时候没有药方这一段,那种情况下,以为自己活不成还解释得通。但修改完了就变成故意套路杨过了。换句话说,这是在修订时推敲修改的结果,不是笔误,是刻意要表现的。

补充一点:这个药最后也没喝,因为抓药回来就引来了李莫愁。于是出现了后面在没有喝药的情况下还有能力与李莫愁对掌十几招、折腾了半天也没事,逃出古墓后半个月就好了的情况,让人觉得药也是个幌子。

结论:试探杨过真心的心机女,而且手段和表演能力都相当高明

对付李莫愁第一段:因为比较长,只好总结一下

利用古墓机关,逃到一个石室,喝了杨过的血以恢复精力。在屋内有一个月存粮的情况下仍然安排杨过逃离,说自己不能走。原著说小龙女与李莫愁对掌十招内原可不落下风,但看见杨过走,一走神被李莫愁踢倒,正巧杨过逃出时一回头看到这个景象,就冲回来救她。对打之后,小龙女扔出玉蜂针,两个人逃出古墓。杨过要放下断龙石把李莫愁封在古墓,但小龙女因为要听师父的话非要回去,让杨过自己走。结果在断龙石放下最后当口,小龙女【忍不住泪流满面】回头去看杨过,而杨过正好回来古墓。小龙女看到他回来的反应是【惊喜交集,激动过度,险些又要晕去扑在杨过身上只是喘气】

分析:表面上小龙女要轰杨过走,但是心里是期望杨过能回来。为什么说心里是期望他回来呢。咱们可以想象,如果自己带孩子逃生,好容易争取了个让孩子跑的机会,孩子又回来,坚决要陪自己一起死,咱们是什么心态呢?虽然会有感动,但是绝对会被着急、生气、上火压倒。因为当我们特别希望那个人能逃生的时候,他回来会令我们无比痛心!然后通常我们会抱着他哭、会埋怨他回来。而小龙女是什么表现呢?【惊喜交集】、【激动过度】、【扑在杨过身上只是喘气】!什么情况下会这样呢?是我们特别期望一个事情能发生,却觉得不会发生时候。比如中了1千万的,才是这种感觉对吧。

对付李莫愁第二段:

两人回去将李莫愁引到石棺旁,如下原文:【小龙女仍不动声色说道:“师父留下的玉女心经就在这里。”伸手从怀里取出一本旧经书抛入一具未上盖的空棺之中。这本旧经书是道家的要典《参同契》凡学道之人都是要研读的。小龙女刚好读了几页收在怀里便随手取了掷出说道:“你要看只管去看好啦。功夫练得再精也没了对手。我和过儿在这儿你要杀尽管下手。但你想生离古墓我瞧是不成的啦!”

李莫愁那知就里心头大震只道日思夜想的《玉女心经》就在眼前便想俯身到空棺去取....】

分析:小龙女可以不动声色地用《参同契》骗李莫愁这是玉女心经,李莫愁差点上当。扔书骗人这一段是新修版加的。这么不符合小龙女不谙世事的人设,却故意加上去,而且对情节没有任何影响。是想表示小龙女聪明?还是想暗示她的不谙世事是表面文章?还是想展示人性的复杂?不得而知~

但是小龙女在前面对战李莫愁时,会因为杨过逃走时候分心忽然失去战斗力,在这里却能够冷静地骗李莫愁,觉得她不是恋爱脑就是表演艺术家。

对付李莫愁第三段:

接下来,李莫愁剑指杨过问【我只要杀一个人。你再说一遍你死还是她死?杨过朝着小龙女一笑大声道:“自然是我死!】,结果李莫愁嫉妒地要杀杨过,小龙女救下杨过去了孙婆婆房中休息。之后喝了杨过的血,在房间跑来跑去并且想【反正我就要死了他也要死了。咱们还分什么师徒姑侄?如他来抱我我决不推开便让他紧紧的抱着我】,这时,杨过以为她伤势又发问她“姑姑你怎么啦?”,之后的对话必须先看原文再分析,因为太微妙了:

————————开始原文

”小龙女柔声道:“过儿你过来。”杨过依言走到床边小龙女【握住他手轻轻在自己脸上抚摸】低声道:“过儿你喜不喜欢我?”杨过只感她脸上烫热如火心中大急颤声道:“你胸口好痛么?”小龙女微笑道:“不我心里舒服得很。过儿我快死啦你跟我说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欢我?”杨过道:“当然啦这世上就只你是我的亲人。”小龙女道:“要是另外有个女子也像我这样待你你会不会也待她好?”杨过道:“谁待我好我也待她好。”他此言一出突觉小龙女握着他的手【颤了几颤登时变得冰冷】抬起头来见她【本来晕红娇艳的俏脸忽又回复了一向的苍白】”。

... (之后杨过一惊并在心里反省别的女子不能和姑姑比,于是表决心绝不会为其它女子死)...

【小龙女问道:“为什么?是因为我待你好吗?”】杨过道:“姑姑我喜欢见到你陪在你身边你待我好不好那不相干。就算你天天打我骂我用剑每天斩我一个伤疤我还是真的喜欢你。老天爷就算要我做狗做猫你天天鞭我踢我我也定要跟在你身边。姑姑我这一生一世就只喜欢你一个人。【小龙女道:“那很好我对你也一样”】

————————原文结束

分析:这一段一直是小龙女通过提问和示意,套路着让杨过表白。整个过程是,小龙女先握住杨过手轻轻在自己脸上抚摸,又问杨过喜不喜欢自己。当杨过说“谁待我好我也待她好”这种不标准的答案后,一下手凉了,脸白了。于是杨过改口表白不会为别人死。接着小龙女又追问为什么。最后杨过终于说出“姑姑我这一生一世就只喜欢你一个人”,小龙女也说“那很好我对你也一样”。原文旁白一段后还有“小龙女叹道"这么我就放心啦”,紧紧握着他手不放”。

一直是小龙女一步步追问,引导,从杨过问“姑姑你怎么啦?”这样的普通问话上,最后愣是让杨过先表白的。如果拿出拒婚那时候不谙世事的人设,在杨过问她怎么啦之后,她应该是直接表达心意“过儿,我喜欢你,一生一世就想和你在一起”,而不是问啊问啊 ,让杨过先表白 ,感觉是个套路人心的高手呢

对付李莫愁第四段:

——————情节总结如下——————

李莫愁找了过来,想杀小龙女,两人逃脱,小龙女觉得自己要死了,要杨过抱她进石棺。但是进去后【偎依在杨过身上心头一阵火热】,又缓过来了。后来找到九阴真经和出古墓的方法,和李莫愁又是几番交锋,最后领着李莫愁师徒一起出了古墓,然后【不到半月小龙女内伤已然痊愈】。

分析:注意一下,这过程一直没空吃药,和李莫愁对战好几次也没事,最可怕的是出来后【半个月内】伤就好了!至此,做实了被赵甄撞到练功后受激吐血,要杀杨过真的是试探!还有,放断龙石,之后要死要活的这一波操作,也免不了试探的嫌疑了!因为,一开始逃到那个有一个月存粮的地方是可以养好伤的。然后,两个人凭着玉女心经和对古墓的熟悉,不一定胜不过李莫愁啊。

对战李莫愁整个过程结论:心计深深且不怕死的女朋友。

终南山(练武):逃出来后这段也需要用原文说明如下(不相干情节打了省略号):

——————————————————原文

“次晨醒来依杨过说就要出去游玩但小龙女从未见过繁华世界不知怎的竟大为害怕说道:“不我得先养好伤然后咱们须得练好玉女心经。”杨过......便伸掌传气助她运功疗伤。不到半月小龙女内伤已然痊愈。

......数月过去先是小龙女练成玉女心经再过月余杨过也功行圆满。两人反复试演已无窒碍杨过又提入世之议。

小龙女.....说道:“过儿咱俩的武功虽已大非昔比但跟你郭伯父、郭伯母相较又怎地?”杨过道:“我自然还远远及不上但你跟他们大概各有所长。”小龙女道:“你郭伯父将功夫传了他女儿又传了武氏兄弟他日相遇咱们仍会受他们欺侮。”

一听此言杨过跳了起来怒道:“他们若再欺侮我岂能跟他们干休?”小龙女冷冷的道:“你打他们不过那也枉然。”杨过道:“那你帮我。”小龙女道:“我打不赢你郭伯母仍然无用。”杨过低头不语筹思对策。沉吟了一会说道:“瞧在郭伯伯的份上我不跟他们争闹就是。”....

小龙女道:“你肯不跟人争竞那再好也没有了。不过听你说道到了外边就算你肯让了别人别人仍会来欺侮你咱们若不练成王重阳遗下来的功夫遇上了武功高强之人终究还是敌不过。”

——————————————————原文结束

最终,杨过终于“知她颇不想离开这清静所”,因此又多住了一年有余。练成之后,杨过表忠心说小龙女不想下山就不下,小龙女却说“明儿再说罢”晚饭也不吃回到小茅屋中睡了。

分析:

首先奇怪的是逃出来后到两人分手,没有任何动情的描写。按理说两个人在孙婆婆屋里已经相互表白过了,又经历坎坷死里逃生,感情应该更上一层楼,至少应该有点甜蜜互动才符合逻辑。但是完全没有。

第二就是杨过又被套路,在山上多留了2年!还是同样的路数,小龙女不直接说,一步一步引导杨过自己决定留下来。我们来根据上文总结这个过程:出来杨过就想下山,小龙女说要养伤,要练玉女心经。于是两个人留下来练习玉女心经。当玉女心经练成后,杨过又想下山,小龙女又说武功比不上靖荣,将来遇到郭芙和武氏兄弟仍会受欺侮。杨过开始很生气,但思考后说“瞧在郭伯伯的份上我不跟他们争闹就是,小龙女接着说不练成重阳遗刻的功夫遇上了武功高强之人还是敌不过。最终,杨过决定留下。

看小龙女这一步一步的拖,自己没对杨过说一句不想下山,而是杨过自己决定留下来。真是好高明啊。按照旁白说她“心如水晶”,那她的做法应该是在杨过提议下山后直接说“我喜欢这儿,不想下山”,或者“不知道山下什么样,我害怕,不想去”不是吗?

结论:小龙女对自己想要的比较执着,会找各种借口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套路深深的女朋友。

终南山(一夜之后):总结整个过程如下

小龙女穴道解开后软绵绵的倚在杨过身上,似乎周身骨胳尽皆融化了一般;将脸蛋藏在他怀里腻腻糊糊的说话;要求杨过改称呼,给他看守宫砂;说【以前我怕下山去现下可不同啦不论你到那里我总心甘情愿的跟着你】;杨过答非所问时,小龙女就正色问他“难道你不当我是你媳妇?”;杨过说自己不配后小龙女吐血,想杀他又舍不得;杨过问是否因为和别人学武功而生气,她说不是学武,之后就跑了。

分析:这一段信息量好大。

首先,小龙女对于男女之情、男女之间相处的大概逻辑像改称呼这些是很清楚的(冰清玉洁的人设也立不住了,怎么办。。。)

其次,在以为两人关系稳定后,终于说出怕下山是因为和杨过关系不稳定。这一点可以得出两个结论。1)从杨过下山后和各个姑娘的互动会发现这真是个非常有远见的担忧,不得不说对于如何维护男女朋友或者夫妻之间的关系,小龙女天赋真的很高。2)对于不谙世事的人设又是一次打击。因为不谙世事的人,在杨过那么多次保证要和自己同生共死而且已经同生共死好几次的情况下,应该是很信任,没有任何疑虑地跟着他才对。

第三,不说清楚就跑了,对不谙世事的人设进行了二次打击。不谙世事应该就直接问出来自己的心里话了“你还喜欢我吗?你变心了吗?”之类的。在英雄大会上几百人面前可以絮叨自己的心里话“我以为他不喜欢我。。。他真心爱我。。。”,在这里为什么反倒不能了,哪一次是在作假?

结论:莫名其妙逼婚未果,就开始作的女朋友。

大胜关第一幕(相见):第1幕小龙女先说“我终于找到你了”,于是杨过接着问是不是还会抛下他,小龙女回答“我不知道”;于是杨过保证“杀了我也不跟你分开”,小龙女听到这个后喜道“好极了!”。

分析:杨过问小龙女还会不会抛下他时,小龙女回答“我不知道”其实有点儿奇怪的。小龙女有段心里活动“他变心就由他变心我总之是离不开他!”,而且行动上也是很执着地找。她从没出过古墓,找了好几个月,找到离古墓挺远的大胜关,终于找到了。这种情况下,不谙世事的人的回答应该是“肯定不会了”之类的吧?(插一句,小龙女的找人水平可比杨过高多了)。所以这个“不知道”又多了欲擒故纵的味道,引来杨过永不分开的保证。自己的意思不明说,步步推进到让别人替自己说,这个技巧是小龙女本能还是学来的不清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小龙女这方面天赋挺高的。

第2幕就是秀恩爱了,但需要对比两段原文(不相干情节打省略号):

————————————第一段原文

“小龙女道:“过儿我一路来寻你头发乱不乱也不理了反正没人瞧我。我只爱你瞧我你不在我身边瞧我我就不开心。我找你不到我就哭哭得好伤心。你不好也不来劝不来安慰我。”说着上身微微扭动似是撒娇。

小龙女问道:“你不见我后一天想我几次?”杨过道:“你走了之后我便出来寻你从早到晚便在寻你只大叫:‘姑姑!姑姑!’”小龙女微笑道:“那么你想我不想?”杨过道:“当然想啊一天至少想两百次。”小龙女道:“两百次不够我要三百次。”杨过道:“我一天想你四百次上午两百次下午又两百次。”小龙女道:“你吃饭的时候也想我又多一百次一天想五百次。”杨过道:“我吃饭的时候也想你想啊想的心不在焉把面条吃进了鼻孔里去。”...... 杨过道:“以后说什么也不分开了。真要分开了我每天想你七百次。”小龙女道:“八百次!”杨过道:“九百次!”小龙女道:“一千次!”(原文结束,拍卖结束)

————————————————第二段原文(2年前终南山学武时的对话片段)

(前情提示:杨过想下山)小龙女说“过儿咱俩的武功虽已大非昔比但跟你郭伯父、郭伯母相较又怎地?”杨过道:“我自然还远远及不上但你跟他们大概各有所长。”小龙女道:“你郭伯父将功夫传了他女儿又传了武氏兄弟他日相遇咱们仍会受他们欺侮。”一听此言杨过跳了起来怒道:“他们若再欺侮我岂能跟他们干休?”小龙女冷冷的道:“你打他们不过那也枉然。”杨过道:“那你帮我。”小龙女道:“我打不赢你郭伯母仍然无用。杨过低头不语筹思对策。沉吟了一会说道:“瞧在郭伯伯的份上我不跟他们争闹就是。”....

小龙女道:“你肯不跟人争竞那再好也没有了。不过听你说道到了外边就算你肯让了别人别人仍会来欺侮你咱们若不练成王重阳遗下来的功夫遇上了武功高强之人终究还是敌不过。”杨过知她颇不想离开这清静所在不忍拂逆其意”(注意了:这里说话方式正正经经,不直接表达自己心意,而是用了好几个借口让杨过知道她不想离开终南山。)

————————————第二段原文结束

分析:用一个词描述说这两段话的人,自然想到的是“判若两人”。 小龙女性情大变!从原来正正经经,步步引导的说话方式,变成撒娇卖乖直接提要求。不知道是不是找杨过这几个月的入世把性格从相对稳重有心机变成了撒娇卖乖不谙世事了?但是我们知道,性格有可能变得从内向到外向,从拘谨到活泼,但是心机这个东西倒退不回去。所以只有一个结论,就是这个不谙世事只是看起来的。

于是,我们需要分析一下这两段对话的背景有什么不同。

两段话都是在对付李莫愁时互表心意之后,所以都是男女朋友的关系。期间虽然发生了终南山的事,但是那个事件两个人有分歧,所以没有改变他们的男女朋友关系。 但是这两段对话的场景非常不同,第一段是在公众场合下,当着很多人的面;第二段是两个人单独地说话。我们后面也可以看到,公众场合下,小龙女不介意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很感情,但两个人相对,常常是像第二段这样步步引导。

结论:性情大变,开启了不谙世事人设的女朋友(不知道杨过是怎么那么快就适应了这个变化的,佩服)

大胜关第三幕(拒婚):小龙女叫杨过来自己身边,他脸一红不肯过来;然后小龙女继续坚持“过儿你干么不来?”,杨过又拒绝;然后小龙女皱眉说“我要你坐在我身边”;郭靖提亲,在杨过已经拒婚的情况下,小龙女用【数百人】都听得见的清脆明亮的声音说【我自己要嫁给过儿做妻子】;接着当众说了很私密的话【从前……我只道他不喜欢我不要我做他媳妇我……我心里难受得很只想死了倒好。但今日我才知他是真心爱我我……我……】。

分析:

首先:从连续三次喊杨过坐过来,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强, 能看出来在两人有分歧时候,小龙女挺强势的。

其次:拒婚时她的用词是【我自己要嫁给过儿做妻子】 。单独看个场景,觉得旁白说不谙世事挺符合逻辑。但是,和前面让杨过坐过来连在一起看,就非常有意思了。【我要你坐在我身边】,【我自己要嫁给过儿做妻子】,(后文还有【我要和你睡在一起】),明显都是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在她心里杨过本人的意愿有位置吗?目前还没看见!

第三:更有趣的是,她的强势都是在人前。前文咱们看到过好多次二人世界时候的互动,她很少把自己的心意直接说出来,每次都是用步步提问的方式,引导杨过按照她的心意走。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表达方式。对懵懂少年,无论是几分引导几分自发,但是自己嘴里说出来的次数多了,真的会以为那就是自己的真心,这效果比强势表达要好得多。在人前,强势表达不留余地,直接掐灭了所有可能,效果也很好。小龙女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说话,很高明,有没有?

结论:强势的女朋友,在公众场合再次逼婚。

杨过拒婚后:小龙女和杨过无言,到了一株垂杨树,倚着树干沉沉睡去。第二天原文如下【一觉醒来天已大明两人相视一笑。杨过道:“姑姑咱们到那里去?”小龙女沉吟半晌道:“还是回古墓去罢。”...当下两人折而向北缓缓而行。一个仍叫他“过儿”一个仍叫她“姑姑”都觉如此相处相呼最自然不过。】

分析:看到没,两人世界就又回到从前了,和在公众面前的表现矛盾。英雄大会上,小龙女当众撒娇卖乖,问每天想多少遍,嫌几百遍不够要加到1千遍等等。 等到终于两人相处,已经相互许诺嫁娶了,撒娇应该少不了吧?至少也可以相依相偎,说点“在一起真好”、“睡得好不好”之类的家常话吧?但是,没有!前面的撒娇和这里的沉默不语,对比太强烈,显得英雄大会上的撒娇卖乖是故意给别人看的似的。

旁白说是因为二人心意相通,根本就是烟雾弹。相信这个说辞的人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公众场合,两个人就不心意相通而是需要大篇大篇地说情话,为啥到两人世界就心意相通不需要说情话了?正常心意相通的人是反过来的吧,在公众面前要注意分寸,心意相通地对视一下或者相视一笑就够了,而私下里才会情话绵绵。

结论:难以琢磨的女朋友,一会儿撒娇卖萌一会儿沉静似水。人前撒娇是由心而发还是给别人看?

酒楼救芙蓉:小龙女不想多事,只想回古墓。但是杨过不停她的,自己跑去救人了。小龙女顶着对金轮的害怕之情还是和杨过一起对战金轮。

结论:这次小龙女很给力,是在危险时能包容男朋友任性的女朋友

客栈留宿:小龙女问杨过一辈子跟自己一起是否会生厌,杨过真挚恳切地表忠心;杨过说郭伯母让他和大小武睡,小龙女说【我要和你睡在一起】,而且说着就举手将油灯灭了(很强势有没有?);听到武氏兄弟对话,小龙女半夜里叫醒杨过问【在古墓中时日久了可会气闷?】,杨过说气闷了就一同出来,然后就睡了,小龙女哭了一晚,用金针刻字【你自己保重记着我时别伤心】,之后出走。

分析:

首先:原著有一大段心理活动说明小龙女走全是为了杨过好,因为怕杨过和她在一起后别人看不起他。但这个旁白如果和两个人各种海誓山盟联系起来就显得并不合理了。杨过多次表白要和她一生一世,杀了他也不想分开,而且两个人刚刚拍卖完了不见面要想1千次。如果小龙女像旁白那样对杨过的话完全相信,请问她怎么能得出结论说【别人看得起】就比【两人不分开】要对他好?反过来说,如果小龙女真相信【别人看得起】对杨过更重要,那归根到底还是不信任杨过对他的感情。和后文旁白【心如水晶】、【对杨过的话从来深信不疑】的人设自相矛盾。所以,旁白是混肴视听还是真的在解释人物心理,相信大家现在已经可以明白了吧?

第二:杨过说气闷就出来走走,是个正常人的诉求,这点自由都不允许,真够强势且不通人情的。留了字,又不说为什么,直接出走挺作的。只看行动和对话,得到的直接结论应该是小龙女出走原因是怕杨过没法和她安安心心待在古墓里。

结论:强势、不通人情、又喜欢作的女朋友。

第一幕: 小龙女见到杨过后是这样【听到叫声身子剧烈一震轻轻的道:“过儿过儿你在那儿?是你在叫我吗?】; 然后当杨过急切问候的时候是这样【"啊" 的一声大叫身子颤抖坐倒在地合了双眼似乎晕倒】;半响后变成这样【缓缓睁眼站起身来冷冷的道:“阁下是谁?你叫我什么?】;此后无论杨过怎么询问是否认识自己、她是不是小龙女,小龙女的回答都是【不是!什么小龙女?”】;同时行动上也是镇定有加【脸上木然似对一切不萦怀】

(怀疑自己在看川剧变脸!)

分析:这一段失忆装得是比较像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来看效果----杨过那么聪明的人的反应是【惊疑不定】,以为她和欧阳锋一样忘记了过去或者真是有长得像的人。这里用【似乎晕倒】,很有深意!

如果打击导致晕倒是真的,那么能立刻恢复到冷冰冰、木然的神态,那绝对是影后级别的情绪及心智控制能力,确定这是不谙世事心如水晶的人能做到的?

如果晕倒是装的,那么这段即兴表演可是相当高明了。前面叫【过儿】,给杨过留下希望,后面再翻脸不认人,才能引的杨过要死要活地想弄清真相。在感情中怎么撩人?就是觉得对方可能对自己有意,却又不能确定的时候最心痒难耐,最要想尽办法弄清楚是吧?如果对方开始就清晰明白地说不行,很多人就知难而退,不会纠缠不清了。

结论:小龙女是很有天分的演员

第二幕:杨过被金轮激吐血后,小龙女急忙站起想去扶他,又强自忍住没去扶,但也吐了血;之后仍然说不认得杨过,但是语气却是【有气无力】、【充满着柔情密意】,效果就是【厅上人人皆知她对杨过实怀深情这几句话乃违心之言】,但行动上仍然不理杨过;但这个情谊的表露已经激起公孙止的嫉妒,开始想要除掉杨过。

分析:想拒绝前男友,最好的办法应该是严肃地告诉他“我爱上别人了”,如果怕对方不死心,还可以举出了现男友的优点,这样最能让人死心。 这种装不认识,说话语气又让所有人都觉得【怀有深情】,然后还是坚持说自己不认识,只能让人联想起一个成语-------欲擒故纵! 是怕装得太像别人死心所以再给点线索吗?

有人把这里解释为深情难掩,其实是说不过去的,因为第一段骤逢杨过,在没有心里准备的情况下,装作不认识可以那么以假乱真,已经充分显示了她控制自己心绪的能力。所以这里的控制不住,不是不能控制,是不想控制。

结论:又能作有能坑人的女朋友。

第三幕: 杨过逃脱公孙止的渔网阵,跑到小龙女跟前求夸赞,小龙女【终于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接着公孙止自己下场和杨过打,杨过豁出了性命不要去挑起小龙女心中之情,果然成功,小龙女笑了,替他挡了公孙止致命一击后,终于认了杨过;

第四幕:公孙止更生气了,拿出带刀的渔网阵,别人都替杨过担心的时候小龙女想到同死可以一了百了,开始微笑;杨过朝小龙女借了金铃索与掌套并问她认不认自己,小龙女握住他手柔情无限微笑道【我心中早就认你啦!】【过儿我自然是你妻子】,并且当众说【我决意跟了你去自不能再嫁旁人啦。过儿我自然是你妻子】,激得公孙止杀意更胜;

分析:小龙女开始想要和杨过同死了,而且这个同死是她用行动激起了公孙止嫉妒的结果。那么我们有个问题,明明两个人一起回古墓隐居会比同死强多了吧,为啥放弃一起回古墓而选择同死? 回古墓做夫妻根本没人能给他们带来愁苦嘛!如果她原来的出走真的是为了怕杨过过得气闷就甘愿放弃自己的幸福,这说明杨过的幸福比自己重要多了。既然杨过的幸福都已经那么重要了,那他的生命对小龙女来说不就更是无可比拟地重要了吗? 这么重要,怎么忽然就变得忍心看着杨过死了?

这里她的行动至少说明了对比【杨过死】和【杨过幸福】两个选项,她想选择【杨过死】

因此,实在忍不住质疑当时她离开杨过,到底是为了让杨过更幸福,还是因为无法完全掌控杨过?死了的杨过是永远不会脱离她掌控的,而活着的杨过她不能确定会不会离开自己,因此她选择死了的杨过。

第五幕:公孙止有类似金钟罩的功夫,难以击破,杨过用玉蜂针偷袭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比斗过程没有任何小龙女的描写,只在偷袭成功时写到【小龙女眼望杨过明明见他已败得十分狼狈不知何以能反败为胜?】

分析:

首先,整个过程中,小龙女一直是作壁上观的,她在认为杨过要【十分狼狈地落败】的情况下没有上去救护。前面心理活动中为了杨过不气闷就可以可以牺牲自己,现在看着他要被打死了却安安静静地坐着?行为过于矛盾!真正为了爱人愿意牺牲自己的人,在这险象环生的时刻,一定会拼着自己被打死,也要为爱人赢得生机吧?

其次,最后这句【小龙女眼望杨过明明见他已败得十分狼狈】令人读起来背后发凉,因为它含着失望的味道!这里用了个【明明】,显得整句话是一种失望的心态。正常人看到爱侣在拼命的心态应该是“见他要败不由心下大惊,万念俱灰”、“见到反败为胜,不由大喜过望”这类的吧。如果作者只是想承上启下解释杨过怎么赢的,可以换个人的视角,比如“金轮国师看着杨过明明见他已败得十分狼狈不知何以能反败为胜?”是不是顺眼多了?

结论:制造同时机会,并且作壁上观,看男朋友为自己拼命的女朋友。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小龙女#武侠小说爱好者##头号周刊##神雕侠侣##小龙女##武侠小说#

对比一下各版小龙女(基于原著探讨小龙女人设)(1)

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