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后,我们的实践队员在阳光的陪伴下去到了刘洁老师的家中,面塑的围绕中,听刘洁老师讲述面塑的千年故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面塑的基本步骤?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面塑的基本步骤(了解面塑理论知识)

面塑的基本步骤

在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后,我们的实践队员在阳光的陪伴下去到了刘洁老师的家中,面塑的围绕中,听刘洁老师讲述面塑的千年故事......

面塑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了将近2000年的历史,它虽然只是一门技艺,但也同样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足迹。历经历史长河的数次冲刷,却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面塑文物的出土最早可追溯至7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面制人俑和小猪,而最早的文字记录则出现在汉代。面塑以面作为制作材料,最早产生于山西和陕西等面食文化盛行的地方。在宋代以前,它只是一种普通面食,到宋代以后,逐渐发展成可以供观赏的艺术品,同时面塑的地位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面塑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明清时代最为盛行,面塑作品走向了更远的舞台,甚至连宰相都把面塑作为礼物送给皇帝作为寿礼。后来因为局势不稳定,战争纷起,国家动荡,文化自然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于是面塑如家庭作坊式一脉传承。也正是因为面塑在旧社会里最终走向了“家庭小作坊”式的发展,久不出现在大众眼前,造成了如今大众对面塑鲜有人知的局面。

在刘洁老师的家中,我们观赏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有很多京剧和传统中的神话人物,比如京剧里的关羽、“四大天王”,台湾的妈祖、昭君和观音等形象。随后刘洁老师也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了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每一件优秀的作品都是那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所拥有的是无与伦比的文化沉淀。看着眼前一件件优秀的面塑作品,听着刘洁老师讲述着它们诞生的故事,我也仿佛置身于作品表现的那个场景,或许,这就是文化带给我们的共情能力。

面塑现在虽然早被国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但它现在的传承情况仍不容乐观。知道它的人很少,了解它的人更少,而且学习面塑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对传承人的美学素养要求也很高,很难能够做到大众化,这也让现在的面塑继承人显得格外的珍贵。现在多数年轻人不并愿意静下心来学习这样一门技术,这是面塑传承必须解决的难题。另外,面塑的传承大多依靠手艺人的一脉相传,现如今面塑传承人年纪都较大,思想上大都趋向保守,固守传统,不愿创新。这也是面塑传承难的原因之一。传统技艺想要得到好的发展,就要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让其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更多大众都能听得懂的文化。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不管它以何种方式存在,都深深扎根在老百姓心中。

这次采访刘洁老师让我们对面塑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让我们的实践队员深感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更加有意义。我们还去了湖北省博物馆,去探寻更多面塑的文化知识,今后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宣传面塑文化。

面塑发展至今天,是几千年来的沉淀和积聚,或许现在西方简明快捷的文化更容易被接受,但中国文化的横深和纵深是永远不会被遗忘和取代的。在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时代背景之下,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有责任深思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流传的方法。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面塑也是幸运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优秀的手艺因为没有传承而没落。我们不能让如面塑一样的传统技艺永远成为历史,要让它们在现代重新焕发光彩,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吸收其中的精华,让这种传承成为永远,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在历史的苍穹中绽放光芒。(通讯员 李姝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