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力管家”黄成茂有一个新习惯:上班前,先查看RMA系统运行状态,以此确定当日用电情况,确保楼栋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作为新希望服务成渝区域工程技术部负责人,“电力管家”是黄成茂为自己起的别称。近期,四川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加剧,保障用电、强化节电,成为成都众多楼宇的关键任务。

黄成茂也由此成为大楼的“电力管家”。他透露,目前团队的目标是实现每栋大楼降低2/3能耗,已实现所有在服务项目每日节约用电9万余度,有效降低用电负荷、缓解电力供应压力。

“黑科技”远程实时监测,下班未关灯也会“报警”

RMA系统是黄成茂和同事在节电工作上使用的“黑科技”。

“供配电系统是园区电力正常运转的核心系统,堪比‘心脏’,该系统通过设置传感器,可以对供配电等设施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监测。”黄成茂说,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生成的报警信息后可第一时间同步至24小时值班工程人员处进行处理,以此保障用电平稳。

比如前几日,一企业在下班时未及时关闭电灯、电器等用电设施,RMA系统监测到这一情况后发送了报警信息,并精确定位到具体楼层与房间号,帮助黄成茂及团队快速到现场巡查情况并关闭电源。

家庭用电远程实时监测(大楼里的电力管家)(1)

RMA系统运行界面

除了黑科技,为满足高温下业主正常生活用电,黄成茂近期还在用电高峰时期,增加了人工对供配电系统的巡查频次。

“每天我们将进行不低于4次对配电房、楼层电表柜等进行巡检。”黄成茂告诉记者,巡检重点查看设备供电负荷变化、设备运行状态及运行温度,及时对运行温度达到上限的供电设备增设风扇帮助散热,并通过人工排查、测量、修复电气设备应急故障。

黄成茂还透露,近期新希望服务在写字楼区域关闭大厅空调、部分公区照明用电,同时还会上门宣传节电措施,比如减少空调使用数量、关闭部分办公照明、移动居家办公,获得了不少企业的支持。

超40%空调相关故障引出24小时维修小组

节电也是一门“技术活”。

黄成茂提到,近期,新希望服务陆续在服务的各个住宅小区和商业写字楼开展了空调过滤网清洗活动。

对此,他解释:“经过一个季节的休息期,重启的空调过滤网上,沉积了灰尘、污垢,这些有害物质随着空气在室内循环,不仅将产生细菌、病毒,同时还降低空调的制冷效果,缩短空调使用寿命,目前已为近1600户提供免费上门清洗服务。”

此外,黄成茂还注意到,在近期每周业主的故障报修中,超40%都是空调相关故障,“这是由于家庭空调每日工作时长都在10个小时以上,机器负担严重”。

家庭用电远程实时监测(大楼里的电力管家)(2)

日常巡检

为此,黄成茂临时成立了“空调维修”小组24小时值班,随时响应不时之需。

同时,考虑到夏季用电高峰期,供电线路超负荷运转,跳闸、电缆电闸着火等风险随之增高,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因用电带来的火灾安全隐患,黄成茂集结了143名工程人员,根据22个住宅项目业主的需求,对户内配电箱线路、安全使用情况、用电情况等进行用电安全排查。

“节电其实事关每一个人。”黄成茂说。近期,成都发布了《致市民朋友节约用电倡议书》,面对严峻的电力保供形势,他们也纷纷行动了起来。

新闻多一点:

近期,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向会员单位及成都全市商业、商务楼宇发布《齐心协力 共克时艰》倡议,其中倡议各类商务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等公众场所在用电高峰时段自觉减少使用或停用大功率用电设备和非必要照明灯具,并关闭一切不必要的设施设备。

具体而言,针对“商业综合体实行每日2次、每次2小时的调温负荷错峰用电,极端情况下对商业综合体实施轮停”的要求,各单位应积极配合,研究制定错峰用电方案,以及极端情况下商业综合体轮停预案。

成都市楼宇经济促进会还倡议各单位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制冷温度控制到26℃以上;引导上班后半小时启动空调、下班前半小时关闭空调,进出口使用风帘或门帘,减少冷气流失。同时,加强路灯照明节电管理,关闭外墙轮廓灯、景观灯等景观照明设施及LED屏幕、广告灯箱,在用电高峰期间关闭商业充电桩服务,尽可能降低电力负荷。

此外,上述倡议还鼓励有发电设备的商业综合体和商场超市在高峰用电时期使用自我发电设备辅助发电,满足生产经营需求,未配置发电机等应急设备的企业,出现停电情况时,第一时间安抚好顾客情绪,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家庭用电远程实时监测(大楼里的电力管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