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张显耀案”发生尤其是曾一度上升为“共谍案”后,台湾方面似是已经惊觉,不但是已经严重伤害了大陆的涉台系统,而且马英九极为盼望的“习马会”,看来也难将实现,尤其是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国际场合但又不愿就此而放弃,因而从马英九办公室、台陆委会,到国民党中央,再到带有某些背景的学者专家,以及与蓝军关系密切的媒体,就密集放言,强调在APEC峰会进行“习马会”的必要性和好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12月20日澳门回归大会或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2月20日澳门回归大会或是(12月20日澳门回归大会或是)

12月20日澳门回归大会或是

自“张显耀案”发生尤其是曾一度上升为“共谍案”后,台湾方面似是已经惊觉,不但是已经严重伤害了大陆的涉台系统,而且马英九极为盼望的“习马会”,看来也难将实现,尤其是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国际场合。但又不愿就此而放弃,因而从马英九办公室、台陆委会,到国民党中央,再到带有某些背景的学者专家,以及与蓝军关系密切的媒体,就密集放言,强调在APEC峰会进行“习马会”的必要性和好处。

昨日,在国台办例行记者会上,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回答台湾媒体的提问时再次强调,两岸领导人会面是我们最早提出来的,也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只要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福祉,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同时,两岸领导人会面是我们两岸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借助国际会议场合。这就是我们的一贯立场和态度,没有新的补充。

因此,马英九认为在最适宜的场合进行“习马会”,肯定是最不可能。或台湾方面似是也已有所开悟,因而近日的“舆论攻势”似是有所调整,终于承认在APEC等国际场合进行“习马会”,应是具有巨大障碍,因而改为其他地方。

关于进行“习马会”的议题,其实并非不可行,实际上马晓光昨日就强调是大陆方面最早提出来的,而且确实也有在热衷推动。其中一些人的考虑是,在江泽民时代,有“汪辜会谈”;胡锦涛时代,有“胡连会”及《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还有恢复两岸会谈并签署了多项协议,实现了两岸直航;而作为各项事务所取得的成就都超越其前任的,更应在两岸关系领域比其前任有更大的突破,而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就是一个重要的选题。但考虑到,2016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充满着不确定性。倘是国民党推出的候选人赢了,而以其两任共八年的任期论,正好与的任期相重迭,两岸领导人会面将还有“大把”机会,但就不是“习马会”。倘是民进党的候选人上台,除非宣布废除“党纲”,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两岸领导人会面。而从今年七月间蔡英文在民进党全代会上的表现看,就连冻结“党纲”的提案都要将之“冻”掉,更遑论“废除”。因此,在马英九任期内进行两岸领导人会面,应是“最稳阵”的。但又不能太迟,倘是在到马英九即将卸任时进行,其重要意义就将大打折扣。

或许,在时间点上计算,本年度的APEC峰会举行时确实是一个最为适当的时机。但基于一个中国原则及“西雅图模式”,马英九仍然不能作为经济体领导人正式出席,因为这会陷入“两国论”。比如,经济体领导人在会场上的座位,是按经济体英文称谓的首个字母排序,“中华台北”恰好就在中国的旁边,在摄影记者的新闻照中,就成了与马英九在国际场合并肩而坐。尤其是例行的经济体领导人大合照,倘马英九也“在列”,岂非成了“台湾地区融入国际大家庭”?还有,经济体领导人都住在同一家酒店(北京雁栖湖度假中心),马英九或将会在会前会后,私下与奥巴马、普京、安倍等经济体领导人会面,从而制造“轰动效应”。据说,连战不再作为“中华台北”经济体的领导人代表出席APEC峰会,就是因为在日本的APEC峰会期间,私下与多位经济体领导人会面,踩踏了“红线”。但由于连战与北京的关系友好,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而比较没有作出抗议,只是在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向北京咨询“中华台北”的出席人选时,要求“换人”而已。连经济体领导人代表与各经济体领导人私下会面都不行,更遑论是经济体领导人本人。

何况,即使是能够实现“习马会”,还需考虑到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既然是正式会谈,就必须要有会谈的议题。那么,将会谈些甚么?所发表的新闻公报(比照今年二月台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访问大陆前,民进党“立委”做出了不能签署协议的限制,或也将不会签署协议),将会有什么新的突破?

实际上,九年前“胡连会”《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所提出的五项任务,目前只是完成其中的“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尽速恢复平等协商”及“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等三项,剩下“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及“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促”两项,尚未有落实执行。连九年前的共识都未能付诸实施,现在还可以有新的突破吗?而以马英九的个性看,也不可能会有什么惊人之举。

这就是马英九的罩门所在。既想要以实现“习马会”来获取“历史定位”,又不愿借着“习马会”实现新的突破,只是见个面,握个手,道声“哈啰”而已。则有什么意思,使得没有实质性进展,连其前任都不如,还不如不见。

在APEC场合遭到拒拒绝后,台湾地区的一些人,又在其他的一些场合打算盘。比如,北京以外的中国大陆任何一地,又如香港和澳门,甚至是在新加坡“偶遇”。还有金门、厦门各见一次,凸显“对等平衡”等。

近日,随着国家主席会见澳门特首崔世安,及李克强总理向崔世安颁发第四任行政长官任命令,一个新的想法又浮出水面。那就是今年12月20日,在澳门举行的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必然会到澳门,为第四任行政长官崔世安主持宣誓就职仪式。尽管该项活动将会邀请世界各国的驻港澳总领事出席,但并非是国际场合,是真正中国人自己的场合,却又不是中国大陆。马英九可以特邀嘉宾的身份,获邀请出席,并借此机会与会面。但仍须过民进党这一关,可能会被斥骂为“区长”,及“追求两岸统一”,“附和一国两制”。

不过,正如有人所说,马英九做什么都会被民进党骂,而为了实现“习马会”再被骂一次,又何妨?反正他已没有争取连任的压力。甚至有人还嘲笑民进党,只是懂得骂马英九,是极大的“战略错误”,因为马英九反正即使卸任,再骂也不会对其形成威胁。

既此,倘澳门特区政府及行政长官崔世安获得北京授权,邀请马英九作为特邀嘉宾,出席12月20日在澳门特区举行的庆典,就应是借机进行“习马会”的极佳将会。而倘果如此,马英九就不要再“挑三拣四”,及时精准地捕捉这个难得的机会,实现“习马会”,并建立自己的“历史地位”了。当然,马英九不要“两手空空”赴会,应当带上“大礼”,至少也是宣布启动两岸政治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