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

霸王龙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生态平均约7.6吨),最重14.85吨

侏罗纪世界第三只恐龙(理论上可以打败霸王龙)(1)

现在已知的数据:棘龙体长12-19米,臀高270至480厘米,体重4-18吨

侏罗纪世界第三只恐龙(理论上可以打败霸王龙)(2)

都以最大论 14.7米对19米 14.85吨对18吨 棘龙的背帆又要扣掉部分重量

二者冲撞的话 霸王龙身体结构更占优势。棘龙的爪子可能给霸王龙造成致命伤,但是靠爪子秒杀霸王龙并不实际。

侏罗纪世界第三只恐龙(理论上可以打败霸王龙)(3)

它们的手臂无法做出360°的旋转幅度,但可后摆至离垂直面约125°,所以肱骨可以后摆至斜微上方。手臂可以前转至超过垂直面约50°。手臂无法完全垂直地往下摆,但可外展至超于水平面20°。与人类相比,手肘的活动范围也很小,大约只有70°的转动幅度。手臂无法180度伸直,也无法大幅弯曲,而肱骨不能做出100°弯曲。桡骨与尺骨互相固定,所以无法如人类的前臂,做出往内侧或外侧旋转的动作。

侏罗纪世界第三只恐龙(理论上可以打败霸王龙)(4)

“换句话说,棘龙的拍击只能针对 比他体高矮的多的恐龙,直接拍击霸王龙是不现实的,二者搏斗没有撂倒对方前,爪子基本是没机会拍击,只能进行抓挠。而且他的头部很长,虽然有两米的前肢,实际肉搏冲撞的时候身体接触了,前肢也还没接触到,如此巨大的两只恐龙并不是武林高手 正面冲撞肉搏还会躲避什么都是胡扯淡,真躲避才是死的快,如此庞大的身躯,2足移动,如果不是正面与对方撞击,一下就会被对方撞倒甚至被撞骨折,撞倒基本别想爬起来了,胜负的关键只在于:一谁能把对方先撂倒 二如果互相咬住谁能先咬死对方。

侏罗纪世界第三只恐龙(理论上可以打败霸王龙)(5)

两只恐龙真对战的话,第一波交锋必然是正面冲撞,谁倒下基本谁输,纠缠在一起爪子才有用,有的人说棘龙的前肢2米长,拍击力量最大能达到30000牛,30000牛就是3吨物体所受的重力,对于人类来说这个数据很叼,对于十几吨的恐龙这个力量并没有什么(100KG的泰森可以打出225KG的拳头,对于十几吨重的恐龙这个上肢力量并不算很大),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拍击力量必须是在爪子下摆动作的末端才能达到最大,同样站立下状态,由于前肢可抬起的高度比霸王龙体高臀高要低是无法发挥出来的(棒球棍刚挥动就碰到球是没有什么力量的,棘龙的前肢构造可打不出咏春拳的寸劲的),拍击的力量对于十几吨重的霸王龙来是造不成什么大伤害的(两个十几吨的恐龙碰撞的力量是这个的数倍,远大于这个级别)纠缠在一起时棘龙的前肢主要是依靠锋利的爪子抓挠给霸王龙带来伤害。从体型上看霸王龙更壮实,强壮的后肢粗壮的头部,棘龙是长而大,撞击的话棘龙实际是比较吃亏,霸王龙更适合冲撞,骨骼比例与重心都更适合与冲撞,如果两只恐龙冲撞后僵持起来,体重较大的棘龙倒是有可能依靠前肢将霸王龙先压倒在地,而互相咬合的话,棘龙必死无疑,同样咬住脖子,先死的必然是棘龙,霸王龙粗壮的头部比棘龙细长的头部更抗咬合,而霸王龙的咬合力又远大于棘龙。换句话说,如果棘龙能在冲撞中顶住霸王龙并纠缠在一起,很有可能利用前肢的优势给霸王龙造成伤害先压倒霸王龙然后杀死它。

侏罗纪世界第三只恐龙(理论上可以打败霸王龙)(6)

如果压不倒霸王龙则棘龙的赢面小,两者同样站立的情况下,进攻手段必然以互相冲撞与互相撕咬为主,武器主要是头颈部与牙齿,霸王龙的身体构造更适应冲撞与咬合。两者其实差不多,棘龙有长前肢与大体重利于按压抓挠,霸王龙咬合与抗咬合以及抗冲撞更有优势。霸王龙被按倒则棘龙赢,没按倒基本霸王龙赢。谁也不能稳灭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