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河北北方学院2020级外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孙占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液,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成为河北省第600例、中华骨髓库第13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浙江省捐献造血干细胞多少人(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孙占鑫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

  孙占鑫同学1995年出生于山东省平度市,2019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2020年考入学校攻读泌尿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并进驻河北省人民医院规培基地进行培养。2014年以来,他无偿献血23次,全血献血总量2600ml,成分献血总量27治疗量,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1年3月14日,他在一次捐献血小板时留取造血干细胞血样,志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今年3月9日,他接到石家庄市红十字会通知,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后,毅然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该患者。5月30日,经过四个半小时的采集,孙占鑫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成功捐献了25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液,挽救了江苏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据介绍,长期以来,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持“面向需求、追求卓越”的理念,本着“服务需求、质量至上”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融入研究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术训练全过程。同时深入开展校院协同育人工作,教育广大医学生守住医者仁心的底线思维,塑造合格医者“以德行医,爱泽患者,济世救人”的必备品质,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彰显中国医者的责任与担当。孙占鑫同学用无私的大义和美德,为绝望的患者送去希望之光,用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完美诠释了新一代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崇高品质和博爱情怀,也激励着广大师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生命因奉献而美丽,社会因关爱而和谐,这是一个民族救人于危难的大义和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是中华民族向上向善的品格,应得到全社会的认同、支持和传播。(通讯员:河北北方学院 王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