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目”部的一个汉字:“眼”。“眼”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眼。读音有两个:
(一)yǎn。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眼,目也。从目,艮声。”形声字。本义是眼珠;眼睛。
(大眼睛的小女孩)
许慎用“眼”训“目”,又以“目”训“眼”,是同义互训,但实际上,“眼”和“目”的在西汉以前,眼和目在字义上是不同的。眼:指的是眼珠,不包括眼眶在内;目:指的是整个眼睛,包括眼眶。
李学勤主编《字源》张标先生称《说文》以前的古文字未见眼字是不准确的,因为《易·说卦》有“巽……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已经出现“眼”字,《楚辞·九叹》有“伤明珠之赴泥兮,鱼眼玑之坚藏。”(刘向是西汉人),但细细考察,我们会发现,在西汉以前,“眼”和“目”的意义是有差别的。
上述两例中的眼,指的都是眼珠,并不包括眼眶在内。再看《吕氏春秋·孝行》:“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麋,椎颡广颜,色如漆赭,垂眼临鼻,长肘而盭。”就是说陈国有个丑陋的人,叫救敦洽雠麋,尖顶宽额,面色黑红,眼珠下垂,接近鼻子,胳膊很长,大腿向两侧弯曲。这里的“眼”明显指的也是眼珠,不包括眼眶在内。
清代徐灏《说文解字注笺》:“戴氏侗曰:眼,目中黑白也……合黑白与匡谓之目。”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大约在西汉时期,“眼”渐渐与“目”等同。比如《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风邪由风府穴上行入脑,就成为“脑风”;风邪侵入头部累及目系,就成为“目风”,眼睛畏惧风寒。这里的“眼”其实指的是眼睛;而《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饮瘖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太后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熏烧她的耳朵,又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厕所里,起了个名字叫“人彘”。这里的“眼”指的是眼珠。显然,在西汉时,“眼”渐渐与“目”混用(《史记》也早于《说文》)。
魏晋之后,“眼”完全成了与“目”等同的用法。这或许是受《说文》的影响;至六朝以后,在日常应用中,“眼”逐渐取代了“目”,但是“目”的动词义,也就是”用眼睛看“这一含义,并没有被“眼”所取代。
总结一下:上古语言只有“目”,指眼睛,大约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眼”,西汉以前“眼”和“目”在词意上是有区别的,“眼”指“眼珠”,“目”指“眼睛”。到西汉时“眼”与“目”混用;东汉以后“眼”与“目”字义上的区别不复存在了。
“眼”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
(1)眼神。《史记·孔子世家》:“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我(孔子)体会出作曲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的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目光明亮而深邃,好像一个统治四方侯的王者,除了周文王又有谁能够如此呢!
(周文王画像)
(2)目力;见识。《红楼梦》第五十二回:“麝月道:‘这小娼妇也见过些东西,怎么这么眼浅。’”
(3)监视。林则徐《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其缴到烟土烟膏,眼同在城文武,加用桐油,立时烧化,投灰江河。”
(虎门销烟)
(4)向导;线索。《水浒全传》第十八回:“当下便差八个做公的,一同何涛、何清连夜来到安乐村,叫了店主人作眼,径奔白胜家里,却是三更时分。”又见证。《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教地方公同作眼,将梁公家家什物变卖了。”
(5)孔穴;窟窿。《天工开物·粹精·攻麦》:“凡牛马与水磨,皆悬袋磨上,上宽下窄,贮麦数斗于中,溜入磨眼。”
(石磨上的磨眼)
(6)事物的关键和精要点。《官场现行记》第三十六回:“他起初还想赖,后来被家兄点了两句眼,他无话说了。”
(7)眼状花纹。汤显祖《牡丹亭》:“鸳鸯砚,许多眼。”
(砚台上的“眼”)
(8)喻嫩柳叶。元稹《生春》之九:“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9)水初沸时泛起的小气泡。苏轼《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
(10)曲子中的节拍。如:有板有眼;一板三眼。
(11)围棋术语。指布子留下的空隙,为对方不能下子处。
(围棋中的眼)
(12)量词。白居易《钱塘湖石记》:“湖中又有泉数十眼。”
(泉眼)
此外,眼还用作姓氏。《万姓统谱·潸韵》:“眼,见《姓苑》。”
(二)wěn。读音出自《集韵》。突出貌。《集韵·混韵》:“眼,出大貌。”《周礼·考工记·轮人》:“望其毂,欲其眼也。”郑玄注:“眼,出大貌也。……(郑)司农云:‘眼读如限切之限。’”
眼的小篆写法如图:
(眼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634,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