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善待供应商就是善待自己,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供应商管理的四大误区)

供应商管理的八大方法

导读:善待供应商就是善待自己,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产品或服务之间的竞争,在盛行轻资产专业分包的今天,就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即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可见供应商队伍及其素质是多么重要。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认为与供应商相处普遍存在四个误区。

误区一

涸泽而渔——每年低价中标

企业喊了多年要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却一次次止步于最低价中标面前,从来没有系统地测算全流程供应链成本,看不到眼前的一点让利远少于后面产品返工、停产、售后、市场丢失、供应商管理所造成的费用付出。

很多红海行业利润微薄且透明,就算采购员把下游供应商的纯利润全部扣掉,但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涸泽而渔的做法也不会持久。最低价中标就是在系统性地驱逐优质供应商,是在饮鸩止渴。

企业与供应商应当建立互利合作的伙伴关系,遇到问题不应当相互指责,推诿扯皮。

误区四

奉为如来——视其为“变好器”

很多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十分粗放,采购物料属于工业标准件倒也罢了,毕竟技术参数、型号规格和产品品质还是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保证的;但在很多情况下,对于企业定制物料,技术部门和质量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向采购部门下达一个整体性、主观性物料BOM描述,没有图纸、或只有原理图,没有参数细节、没有工艺要求......,总之是奉行“没有主义”,美其名曰:第一次做,搞不懂产品技术。好像这样一说相关部门就可以脱身了。

技术部门代表一个公司最高技术水准,供应商产品出问题,公司自己也要承担,更何况是打着公司铭牌的定制产品!上述行为就是技术部门、质量部门不作为的典型表现。对于第一次接触的产品,不懂没关系,把标准了解清楚,把客户需求数据化,到供应商那里驻厂学习……如今“第一次”却成了推脱责任的借口,是欠缺责任心的表现。

国内很多企业把供应商看作是一个“变好器”,这边不管输入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另一边一定会出来一个漂漂亮亮、品质一流的物件。一旦有几次稀里糊涂交付供应商生产后,如果后面产品再出现质量问题,技术部门的回答就很“艺术”:以前是怎么生产的?!

丰田虽然70%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外包,但仍然维持着内部设计与制造这些外包零部件的能力,而绝不会把任何领域的所有核心技术与责任交付给供应商。

丰田认为,要想有效管理供应商,必须真正了解其每项核心技术,并持续学习以使整个组织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

善待供应商就是善待自己,尤其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