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句的四种基本句型 这11个词多用于否定句式(1)

在编校工作中, 中文编辑校对网发现一些比较有共性的词语问题,并作出一些罗列。在这里,小编就把这些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从事编校的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置疑

【释义】“怀疑”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容”“无可”“毋庸”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例句】《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2.捉摸

【释义】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常用于“难以”“无法”之后或“不定”“不透”等否定词之前。

【例句】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审稿时发现,很多差错着实令人难以捉摸。

3.赘言

【释义】犹言“赘述”,乃“说不必要的话”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再”“毋庸”等词语连用。

【例句】关于一些标点的用法,中文编辑校对网往期文章已有详叙,于此不再赘言。

4.置喙

【释义】“插嘴”之义,多用于否定,常与“不容”“不敢妄自”等词语连用。

【例句】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详文赘说:“一介微员,应否蠲免,安敢置喙。”

5.置信

【释义】“相信”之义,常与“不可”“难以”等表否定义的词语连用。

【例句】中文编辑校对网在帮助客户审编校稿时发现,有些获奖丛书的错误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6.名状

【释义】指说出事物的状态,多用在否定词“难以”“不可”“莫可”等的后面。

【例句】西游记•第八回:“那厮乃花果山产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

7.同日而语

【释义】意思是“放在同一时间谈起,形容能相比,可以相提并论”,习惯上说“不可同日而语”以表示差别大。

【例句】《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8.等量齐观

【释义】意思是“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习惯上说“不可等量齐观”表示要区别对待。

【例句】鲁迅《并非闲话(三)》:他的出版或发议论的“动机”,谁也知道他“不纯洁”,决不至于和大学教授的来等量齐观的。

9.无时无刻

【释义】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这样,表示永远、不间断;常用于否定句。

【例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下了一件什么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这词,中文编辑校对网发现,大多错在青春类书和剧中,其实,想表达永远不间断等,可以把“无时无刻不”改为“每时每刻都”。

10.等闲视之

【释义】把事情看得很普通平常,不加重视,毫不在意;多用于否定句。

【例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11.望其项背

【释义】这个词错得挺多的,我们中文编辑校对网以前也刊载过专门的辨析。项:脖子的后部。背:脊背。“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看清对方的脖子和后背,表示离得不远,或者说比较近,完全能追得上。一般在否定的形式中使用“望其项背”。

【例句】(1)这真是天趣盎然,决非现在的‘站在云端里呐喊’者们所能望其项背。(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2)人的母性的内容丰富……决不是简单的别种动物所能望其项背。(聂绀弩《母性与女权》)

(3)他的技术在我们这里是最好的,无人能望其项背。(《汉语成语大全》)

(4)他是棋坛高手,我怎能望其项背。(《现代汉语学习词典》)(这里的“怎能望其项背”是“不能望其项背”的意思,表示差距很大。)

这段时间,经常有媒体这么用:“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如今,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科研产出国家,很多科技领域实现了从‘望其项背’到‘弯道超车’的跨越,带动华为、格力、中车等中国品牌方阵不断壮大,有效提升了我国核心竞争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过去相差很大,但经过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的核心竞争力。表示“过去相差很大”的意思时,不宜用“望其项背”,因为“望其项背”实际上是说离得近,差距不大。“难以望其项背”等,才表示离得远,差距大。

说明一下:中文编辑校对网整理的一些字词句章的错误,大多来源于在帮助客户(新闻报刊、出版社、期刊社、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审稿、编辑、校稿时的发现,然后查引资料,尽量隐去出版机构的痕迹,形成小段文字,供大家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指责某出版机构工作不认真。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并表示歉意,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