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核心是家庭,通过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所展现的家庭生活的平凡小事及主人公的成长故事,来展示不同时代的社会现状和家庭伦理的变化。在叙事过程中侧重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细腻描写。

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意义,纵观影视业发展的悠久历史,早在1913年,中国就产生了首个家庭伦理的影视剧《难夫难妻》,随后相继又有《姊妹花》、《孤儿救祖记》等电影诞生,奠定了我国家庭伦理影片的叙事传统风格。

都市伦理剧电视剧排行榜(国内那么多家庭伦理剧)(1)

《渔光曲》和《万家灯火》这两部电影先后诞生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影片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的坎坷命运和家庭的悲欢聚散,通过家庭的视角深刻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百态和世态炎凉。二十世纪初期的影视作品普遍都带有浓郁的家庭伦理气息,也可以说是我国家庭影视剧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电视剧《渴望》的播出,代表着电视剧产业走向成熟阶段。值得我们关注的一点是,《渴望》的播出引起巨大轰动,创造了新时期电视剧创作的奇迹,它第一次用集中表现的方法把家长里短的百姓生活内容带给受众,由此家庭伦理剧首次成为国内电视剧的主流类型之一,受到了观众的普遍肯定。

《渴望》讲述了普通工人刘慧芳和大学生王沪生的爱情故事,同时穿插了两个家庭中的一些悲欢聚散和催人泪下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基本涵盖了家庭伦理剧的所有要素,表现了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剧中人物坎坷的命运,以伦理道德作为情感线索,成功塑造了温柔贤惠、具有传统美德的女性刘慧芳这一形象,得到了观众的广泛认可。

都市伦理剧电视剧排行榜(国内那么多家庭伦理剧)(2)

继《渴望》之后,又出现了许多具有相似题材的电视剧作品,例如《牵手》、《咱爸咱妈》等,也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影响,并且产生了不菲的经济价值。随后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家庭剧都在表现方式和审美风格上日趋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新的思想文化观念的熏陶下,消费主义观念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也慢慢觉醒。整个大众文化的崛起引领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人们在精神需求上也希望从公共空间向个人空间过渡,于是,家庭类电视剧“更多地强调个人婚姻的狭隘空间中,更侧重表现个人的隐私话题,两性关系及家庭责任,而忽视了对社会历史等宏观问题的表现”。这种趋势也促使了电视剧在题材选择、表现形式上的不断调整。

都市伦理剧电视剧排行榜(国内那么多家庭伦理剧)(3)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系列以平民百姓家庭生活为背景的家庭剧,在表现形式上朴实自然,剧情简单平实,贴近百姓生活,普遍受到观众的认可,主要代表电视剧有《儿女情长》、《咱爸咱妈》等等。这类电视剧普遍都是从某个时代变革的特定时期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塑造剧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那些传统的伦理道德秩序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逐渐淡化,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使这一阶段的家庭伦理剧有了新的价值取向,剧中人物在价值观念上也有了不同的定位和选择。在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夫妻之间、婆媳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观念不合,也难免会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这就形成了剧情冲突。

在这个阶段,随着电视剧作品的日趋完善,经验的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创作者和学术界的研究人员开始认识到,电视剧作为大众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还有更多更大的空间值得挖掘探索,例如观众的家庭收视环境、屏幕信息要贴近现实,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等等。

都市伦理剧电视剧排行榜(国内那么多家庭伦理剧)(4)

除了审美心理的限制,还要达到将深刻复杂的道理转化为浅显易于接受的艺术追求,以及观众对这种追求的心理体验。

“到了21世纪,中国的家庭剧获得了长足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步入艺术风格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时期”。现阶段,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多元并存,并且进一步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格局模式,这一模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满足各个社会群体的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所有的家庭剧,尽管没有统一的美学标准和艺术要求,但是它们在对伦理道德和家庭责任的升华使得很多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艺术的共同特点,尤其新时期以来,无论在创作理念上还是在实践方面,家庭剧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都市伦理剧电视剧排行榜(国内那么多家庭伦理剧)(5)

总的来说,中国家庭剧都是以很老百姓化的生活为故事,以伦理道德为叙事根本,用平淡而又独特的视角,真实反映出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观。研究新时期中国家庭剧对于构造并建构符合现实生活要求的“家庭观”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不管是否以女性形象为“第一视角”,在家庭题材的电视剧中都必然会出现关于母亲形象的刻画。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母亲在家庭生活和社会工作中的地位有了质的飞跃。越来越多的独立人格的母亲形象出现在了受众面前,女性地位的提升继而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