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出版社】

如何能够提升你的公文写作水平(机关实务小技巧)(1)

本书涵盖5种常用公文的写作规范、7种法规性公文的拟制办法、12种事务性公文的办理流程等,精讲获奖范文,分析工作中的真实错例,提炼好公文必过的5关、审核公文需要的5步、提升行文能力的3招,是机关工作人员办理公文的常备工具书。

大到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小到会议纪要、拟发通知等,机关人员每天都要和文字打交道。如果不会耍笔杆子,就很难发挥重大作用。机关人员要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技巧,具备较好的文字水平和文字功底,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招法一 博学强记,完善知识储备

写作源于生活,生活之水积蓄到什么程度,就有什么样的写作水准。要善于从生活中学习,从领导和身边同事学习,增加生活阅历,扩大知识面。“文章合为时而著”,写作是一种应用写作,只有合时、合事、合地才能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提高公文写作水平,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积累生活经验,更好地透过事物表象,洞察内在规律,提高笔头能力。古往今来的写作大家,无不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司马迁年轻时足迹就踏遍半个中国,考察故地,收集历史资料、故事传说,亲身感受山川人物、风土民俗,正是由于这种人生阅历和生活积累,所以才能写出“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徐霞客从 22 岁起开始漫游,跋山涉水,走遍16个省,终于写就了不朽的地理学名著《徐霞客游记》。另一方面,要从书本中学,扩大知识层面。古人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充分说明了读书与写好文章的关系。目前有些机关人员忙于应酬,书读得太少,文化底蕴不足,补救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招法二 深思熟虑,成为行家里手

要善于在学习中思考。思是学习写作的关键,是获得真知灼见、写好机关公文的关键。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经过仔细思考,反复琢磨,才能领悟书中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思”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思古典。古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的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文章揭示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由近到远,由今到古深入地思索。二是思当代。结合现实生活和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多向思维,深入思考,释疑解惑,从中发现规律性和规则性东西。三是思自身。“人品”即“文品”,静坐常思自己过。以书为鉴,揽镜自照,看看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在什么地方,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观念和为人处世的方式,然后行之于文字。要善于在行动中思考。机关人员要深入体验生活,绝不能只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要挤时间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认真思索,细心体验。要根据公文写作的内容,深入工作一线和业务前沿,开展调研研究,绝不能脱离实际去胡思乱想。只有敏锐地把握时代脉搏,捕捉生活热点,才能保持旺盛的写作激情,真正成为文字的行家里手。

招法三 天道酬勤,敢于坐冷板凳

做好文字工作需要有敢于和甘于坐冷板凳的精神,如果整天忙忙颠颠,吃喝应酬,想写好公文是不可能的。提高文字水平和能力,首先,要勤写。成功没有捷径。一个懒得动笔的人是很难学有所成的。因此,一定要在写作上下足功夫,多写多磨、多看多改。俗话说“熟能生巧”,勤写才能出成果,多作贡献。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勤写出成果的例子。唐代诗人孟郊说,“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这个“炼”字充分说明了在写作上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增进笔力,写出好文章。其次,要勤改。文章不要怕改,确切地讲,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有些人写文章,孤芳自赏,刚愎自用,怕别人提意见,更害怕别人提出颠覆性的意见。其实,凡是好文章,过手的人越多越全面,修改的次数越多越精到。勤改,一方面是要自己动手,反复证实自己的谋篇布局、写作技巧和遣词造句;另一方面就是要请别人指点,反复证伪文章中的内容、逻辑和修辞,这样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文章。

一般来讲,撰写完的公文,不能随意出手,公文什么时候出手,什么时候呈送上级领导,要把握好三条标准。一是自己不满意不出手。实践证明,自己不满意的,领导往往也不满意。任何一件公文,只要时间允许,要反复修改,只有自己满意了才出手。要挖空心思、殚精竭虑;不能囫囵吞枣、浅尝辄止。二是出手的公文问不倒。对报出的公文,自己应当没有疑惑,疑难问题上报前一定要事先解决,做到情况清、政策清、法规清,使领导问不倒,签发不犹豫。三是出手的公文无硬伤。该走的程序一定要走到,该把的关口一定要把住,确保每件公文不犯逻辑不清晰、论证不充分、格式不恰当甚至字词标点错字别字等低级错误。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一本书学会机关实务:办文》

编辑:刘雨萱

校对:崔晨

审核:霍伟民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