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中亚峰会让千年古都再次聚焦世界的目光,也让每一个陕西人感到骄傲。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和西向首发站。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陕西在项目建设、文化旅游、商贸互通等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往来密切。即日起,西部网·陕西头条推出“丝路有秦人”专栏,讲述更多陕西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展现陕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的生动图景。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1)

在爱菊健康文化体验馆里,陈列着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

西部网讯(记者 郭佳欣 见习记者 王靖升)2023年4月初,爱菊粮油的“一带一路”农产品供应链服务模式,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企业-商品供应链服务创新典型案例。得知这一消息,曾负责爱菊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项目建设管理的孟玲感慨万千,“我很自豪可以搭建起两国人民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展示我们陕西企业向西开放的能力。”

走进爱菊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一幢幢油罐林立,一排排现代化厂房壮观无比。该园区计划占地面积5000亩,由爱菊集团在2016年年底建成,主要建设有油脂厂、乳制品加工区、食品加工区、豆制品加工区等,目前累计进口面粉、小麦、食用油等近30万吨。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2)

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受访者供图)

回忆起园区的建设,孟玲感触良多。2016年年初,为了寻找优质粮源基地建设地点,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出身的孟玲和项目团队成员飞赴哈萨克斯坦北哈州进行考察调研,大家一致认为,“哈萨克斯坦富营养的黑土地深达1.9米,自然条件好,土地没有污染,是粮源基地建设的最佳选择。”

地点一经敲定,项目推进的速度像上了发条。同年5月,爱菊北哈州园区开建,但问题也接踵而来。“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是粮食种植好地方,但对我们生产、生活来说难度不小。”孟玲说,飞机落地哈萨克斯坦后,他们还需再坐五个多小时的车才能抵达项目建设园区,因为这400多公里的路途里,有一半都是崎岖颠簸的土路。

除此之外,生冷的饮食习惯也让团队里大家的“陕西胃”吃不消。“无论什么季节什么温度,当地人喝的都是冰凉的牛奶、吃冷菜沙拉和牛羊肉。”孟玲笑着说,“我在当地学会的第一个哈萨克词语就是——‘热水’。”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3)

孟玲(右三)和团队成员考察项目园区专用铁路建设。(受访者供图)

到了冬季,哈萨克斯坦极端的低温让建设难度徒然上升:电缆不能硬折,因为有可能一折就断;有的设备必须轻拿轻放,因为外壳遇冷变脆一摔就碎;从衣服兜里伸出来的手不能接触钢铁,因为手很可能瞬间就能被冻上……

孟玲回忆到,即使冬季室外温度低至零下40度,也没有一个人退缩。“工人在组装1500吨钢板仓上螺丝时,必须摘下手套操作,但放在旁边取暖的火苗根本起不了作用,大家的手被冻得通红,下班后一个个都在房间里面揉脚、揉手。”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4)

工人在项目现场施工。(受访者供图)

“前期我们没有翻译人员跟随,全靠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交流。”孟玲回忆,大家从最开始的语言不通,到逐渐形成默契,有时仅用几个简单词汇、甚至一个眼神就能完成交流。

此外,项目团队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在尊重当地员工习俗和工作习惯的前提下,制定人性化的奖励机制和晋升体系,并传授生产知识和技术,帮助员工拥有傍身之本。同时,爱菊还积极组织举办各种聚会活动,两国人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碰撞中慢慢熟络起来。“我们专门邀请了管理团队中6名哈族骨干成员来到陕西,不仅参观了爱菊集团的园区,还游览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大唐芙蓉园等文化历史底蕴深厚的景区,增强彼此的交流。”孟玲说。

让项目“半年建成投产”不仅仅是爱菊集团对外的口号,也是每个建设者努力的目标。在孟玲和每个项目团队成员的日夜坚守下,同年12月6日,在哈萨克斯坦政要的远程视频见证下,一滴滴菜籽油缓缓流出,标志着爱菊北哈州园区试投产运行,刷新了当地基础建设的最短期限历史。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5)

爱菊集团在纳吾鲁孜节慰问当地村里老人。(受访者供图)

为了从“走出去”到“融进去”,爱菊集团在北哈州社会公益事业上也步履不停。不仅积极为村庄捐资修路、修建围栏,美化村镇环境,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还资助当地的村镇小学,为学校购置安装全新的暖气设备,为特困生购买学习用品,让孩子们能使用到更先进的教学设施,体验更好的教学环境。

如今,在中哈建设者的共同努力下,北哈州农产品物流加工园区不仅在哈萨克斯坦稳稳“落地生根”,爱菊集团向西开放的步子也越迈越大。“下一步,我们计划投资建设海外粮食集结中心,在哈萨克斯坦科斯塔奈州建设粮库,提升北哈萨克斯坦州美奈食粮库仓容,建成后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0万吨。”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6)

孟玲(中)考察园区内设备情况。(受访者供图)

回望这段海外建设经历,孟玲格外珍惜。她说,爱菊集团作为推进中哈农业合作发展中的陕西企业,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汗水,为共建“一带一路”和哈萨克斯坦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陕西力量,她感到非常自豪。“民以食为天,希望我们可以持续发挥示范作用,吸引更多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上入区建厂,在科研、技术、进出口等多个方面深入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互利共赢。”

丝路随想简介(丝路有秦人孟玲)(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