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可再生能源是天然绿色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队、主力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企业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全面推进风电开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全面推进风电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全面推进风电开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可再生能源是天然绿色清洁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队、主力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电力企业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在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的区域发展格局中,汕头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粤闽浙沿海城市群的重要连接点,是承担引领广东沿海经济带东翼振兴发展历史使命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十四五”时期既是汕头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汕头市构建能源发展新格局、加速培育能源产业的重要契机。

汕头局积极践行“解放用户”理念,全力推进现代供电服务全面融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精准提供“基础 ”服务,服务汕头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保障风电并网消纳,基础服务更完善

拥有218公里大陆海岸线和167公里海岛岸线的汕头,风力资源丰富,有天然发展陆上风电、海上风电的优势。早在1988年,汕头就在南澳县启动了风力发电示范场项目,被海内外誉为“中国风电开发的先锋”。

“十四五”时期,全省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全省新增电源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记者了解到,根据《广东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2017-2030年)(修编)》,汕头市近海浅水区规划风电场址6个,总装机185万千瓦,近海深水区规划风电场址4个,总装机3350万千瓦,汕头海上风电规划装机容量占全省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高达53%,是广东发展海上风电的“主战场”。

近年来,汕头局持续加快海上风电基础设施及并网系统工程建设,助力汕头搭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汕头风能产业从“陆上”加速向“海上”迈进。

在汕头南澳勒门海域,35台风电机组正迎风转动,发出的海上“绿电”由12公里之外的220千伏疏港变电站并入电网,照亮城市每个角落。为全力保障大唐勒门海上风电及时并网及发电,汕头局全力推进汕头首个海上风电——大唐勒门Ⅰ项目于2021年12月成功并网运行。据汕头供电局基建部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将全力保障汕头海上风电的并网消纳,在缓解濠江区供电压力的同时,为汕头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建成奠定基础。

大局上谋事,关键处落子。今年以来,汕头供电局主动落实属地责任,协助汕头市政府和广东电网公司联合编制完成汕头海上风电统一输电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并结合评审意见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力做好海上风电规划和陆上输电规划的统筹衔接,配合市委、市政府科学谋划统筹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加快推进勒门Ⅰ扩建项目和勒门Ⅱ项目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打造粤东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赋能汕头市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打造风电试验基地,延伸服务更多元

以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用电用能需求,是汕头局深化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建设,在“基础 ”服务基础上打造延伸服务运作模式的具体表现。

得益于地处台湾海峡禀赋的风力,汕头市濠江区风力非常强劲,拥有得天独厚的风电测试条件。为填补国内大容量风机检测的“缺口”、支撑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汕头局全力落实汕头市委市政府和广东电网公司的工作部署,加快推进国内首个风电临海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全力打造的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认证检测服务平台”与“公共试验平台”。

日前,该试验基地上海电气段已具备检测运营条件,基地首台海上风电新机组即将完成并网试验和型式认证,并正式投入市场使用。据了解,该基地共规划建设4至6个试验机位,单机最大检测容量可达24兆瓦,检测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满足“十四五”期间国内风机制造企业研发应用大容量新型风机的测试需求,加快推动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

满足风机用户多元检测需求和科技研发,同时兼顾安全与经济实用,是项目投入应用的鲜明特征。传统建干海上的风电试验场所,存在风险大、周期长、成本高等弊端,得益于陆地作业的方便、快捷,临海风电试验成本仅是海上风电试验成本的1/3左右,且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开放共享、可持续的显著优势。对比同类陆上试验场,又具备单机测试容量最大、试验项目最齐全、兼容性最好、接入系统方案最全、示范效应显著等特点。

目前,基地所在的海上风电产业园已有包括生产机舱罩、塔筒、柔性直流设备等在内的多家海上风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试验基地远期还规划融入柔性直流输电、风储协同控制等科技创新元素,支撑风电新技术和新装备研发。未来,在一个园区内完成风机“生产-组装-认证”将成为现实。

汕头局项目负责人介绍道:“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补齐汕头海上风电全产业链认证检测环节,助力我市完善‘1 3 3’海上风电生态体系和国际风电创新港建设,服务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编辑:许鸿斌、潘军)

来源:消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