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常说,“小孩子哪来的腰”,事实上,小孩子也有腰,而家长也很少会去关注孩子的腰围是否合乎正常,往往等到腰围与年龄明显不符时,家长才来重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四岁胖墩睡梦中没了呼吸 4岁胖墩睡梦去世?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四岁胖墩睡梦中没了呼吸 4岁胖墩睡梦去世

四岁胖墩睡梦中没了呼吸 4岁胖墩睡梦去世

老话常说,“小孩子哪来的腰”,事实上,小孩子也有腰,而家长也很少会去关注孩子的腰围是否合乎正常,往往等到腰围与年龄明显不符时,家长才来重视。

浙大儿院副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教授说,很多人都知道,成年人的腰围与健康关系密切,腰的粗细能带反映出腰部脂肪堆积程度,进而与血脂变化关系密切,腰越粗,高血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患病风险也越高。这套理论,同样适用于儿童。

“儿童肥胖最根本的变化是脂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为肥胖引起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衡量儿童肥胖与否,除了看BMI(身体质量指数),还要看腰围身高比值。腰围身高比对于判断儿童中心性肥胖以及代谢综合征很有价值,一旦数值超标,就有患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4月11日上午,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表彰了2017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优秀成果,傅君芬教授牵头完成的“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岁半男孩腰围2尺9,却有一身疾病

近20年来,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让中国人的腰围逐年见涨,儿童肥胖形势也日趋严重。

这是前段时间,傅君芬接诊过的一名患儿,也是让她觉得非常可惜的情况。

4岁半的外省小男孩,父母在浙江打工,平时男孩跟着老人生活,喜欢各种零食,爷爷奶奶也顺着。有时候当他耍脾气闹腾起来的时候,零食也是最好的安抚工具。就这么一年时间下来,男孩身形如吹气球般长胖,腰围更是达到了95cm,相当于2尺9。父亲觉得孩子这样不对,便抽了个时间带着来求诊。

“BMI指数35,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糖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么小就这么多毛病,”傅君芬说,做完全套检查后,还没来得及取报告,她就接到了孩子父亲的电话——回家等报告的第三天晚上,父子俩同睡一张床,凌晨三四点时醒来发现一向睡觉打呼的儿子特别安静,伸手一摸,孩子已经浑身冰冷了……

100个孩子里面有20个存在肥胖或超重问题

傅君芬说,我国儿科疾病谱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已由感染性疾病转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是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肿瘤)滋生的土壤,使其发病风险增加2-5倍。其中,近20年,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上升了近10倍,已达20%。

2012年,我国曾做过一个关于儿童肥胖的全国流行病调查,调查了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六地儿童,发现每一百个儿童当中,就有20个儿童存在肥胖或超重的问题。

为什么如今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

傅君芬认为,肥胖是多因素造成的,基因是其中之一。“如果父母亲都有肥胖问题,那么子女有2/3的概率也会肥胖;如果只是母亲肥胖,那么子女肥胖的几率为40%。”

此外,环境因素也有较大比重。环境要考虑内环境和外环境,此前媒体报道的“兽用抗生素导致儿童肥胖”、“雾霾导致儿童肥胖”等,这些属于外环境因素,是可能引发肥胖的某些因素。内环境因素是指孩子的生活方式、吃住环境,饮食、运动、压力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变胖。有调查发现,很多胖孩子都摄入了过多的蛋白质,尤其是禽类。“有的孩子吃鱼怕卡刺,吃蔬菜懒得咀嚼,就喜欢吃肉,很容易蛋白质就吃多了。”

肥胖不仅仅是外观问题,还会导致代谢综合征

每每说到儿童肥胖话题,傅教授就觉得非常可惜,因为不少家长没意识到肥胖对孩子的危害,对孩子的肥胖问题不够重视。实际上,对孩子来说,肥胖不只是外观的问题,还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等和肥胖相关的并发症,很多家长担心的性早熟问题,也与肥胖有关。

据统计,80%的肥胖儿童存在肝脏异常,20%-40%的儿童还会患上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S)是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集结的临床症候群,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慢病的共同土壤和早期阶段。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Met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儿童肥胖有70%-80%可延续至成年,对其早期识别并干预对成年期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美国曾有医学专家指出,美国每个肥胖儿童青少年一生将多花92235美元,1270万美国肥胖儿童成长过程中总共增加社会成本1.1万亿美元。

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研究团队的一项38年队列研究显示:7岁就胖起来的小胖墩们,如果能在13岁时成功减肥,那么30-60岁的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与正常人无异;如果拖到17岁才瘦下来,发病风险就会上升47%,但也远远低于一直胖下去。

家长要警惕腰围与身高的比值 超过标准要就医

傅君芬教授牵头进行的这项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预警及防治技术研究,完成7-16岁22197例中小学生体格指数的流行病学调查,率先建立了中国儿童青少年MetS诊断标准和诊治规范,参与制定国际ISPAD肥胖糖尿病诊疗指南,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MetS早期心血管病变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预警指标,创立了一整套MetS并发症防治新技术。

“我们发现,针对亚洲人中心型肥胖,以腰围除以身高所得出的数值,能更好地评估儿童中心型肥胖,一旦超过诊断标准中的预估值,就要引起重视,需要前往专科就诊。”

傅君芬介绍,根据研究结果,6-16岁男孩,腰围/身高≥0.48,属于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女孩(6-10岁),腰围/身高≥0.48;(10-16岁)≥0.46,也属于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量身高和腰围也要注意规范,首先,腰围并不是腰最细的地方,而是要这么量:取肋骨最下缘和骨盆髂前上棘之间的中点,水平绕身体一圈,就是真正的腰围。家长可能弄不清楚这个中间点,简单来说,就是肚脐下方一厘米的位置,就是孩子的腰围。

其次,家长在家给孩子量身高时,最好定时定点同一人给孩子量,因为身高在早上和晚上或许有微小误差,测量时,孩子靠墙站立,头、肩、臀、脚后跟要紧贴墙,双眼平视前方。

95%的肥胖是吃出来的

胖小孩吃八分饱即可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接近代谢综合征风险的临界值时,要怎么办呢?傅君芬说,首先要来专科就诊,排查疾病,其次,饮食干预很重要,“95%的肥胖儿是吃出来的”。

饮食上,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每天的食物配比要健康,碳水化合物,即米面主食、饼干等占50%,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脂肪不仅仅是肉类脂肪,炒菜使用的油、花生瓜子等坚果也都是脂肪来源。

“正常儿童吃饱即可,但对于食欲特别旺盛的,或者已出现肥胖苗头的,一餐吃到八分饱即可,日常三餐外不要随意加餐,晚上要做到饥饿12小时,即晚饭后到第二天早餐前,不做任何进食。”

另外,要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运动,要保证儿童有微微出汗的40分钟运动,达到有效运动心率,才有效果。另外,对抗阻力运动如拉伸和仰卧起坐等,都是切实有效的运动。

,